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上海各級部門推出新舉措 找差距辦實事改善民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4日   來源:解放日報

    民生福祉無小事。改善民生無止境。

    “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黨的十七大報告生動闡明了社會建設的美好願景。

    連日來,上海各條戰線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加深認識“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義,頻推新舉措,找差距、辦實事、深化改革,著力促進社會和諧。

    辦實事 改善民生

    近來,上海交通便民舉措應接不暇———

    7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乘坐軌道交通和公交車,內環線內409條公交線路又擴大換乘優惠幅度;明年底前,全市940條公交線路將全部實現換乘優惠。

    因市政建設,許多市民搬到城郊結合部、郊區居住,出行成本高了。市交通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近日再推新舉措:明年起實行車費遞遠遞減制,即乘車距離越長,優惠幅度越大。如市民乘坐572路公交從南匯康橋到淮海路上班,目前每天從起點坐到終點要花7元,從明年元旦起只要4元,降幅達42.9%。

    市城市交通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文輝認為,民生問題不僅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和諧之本、和諧之源。公交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部門,應該在如何使公共交通更便捷、舒適、經濟和環保上做好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上周,市勞動保障局決定,創業培訓補貼將不再限于上海市失業人員、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和在職人員也被納入。10月31日,全市首個非農創業園區落戶浦東川沙,離土農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成為扶持對象……

    社會和諧,夯實社會保障這塊“基石”必不可少。

    到2010年,上海市各類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對市民基本實現全覆蓋,市民享有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權益人數達到98%左右;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人數覆蓋面不低於90%。圍繞這一目標,上海市相關舉措正在深入醞釀。

    圍繞“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工作核心,市醫保局下一步將加緊完善制度體系,讓所有無醫保的城鎮居民均有保可參,實現全覆蓋,並逐步縮小城鄉之間、不同人群之間的醫保待遇差別,促進社會公平。

    破難題 解決“三最”

    面對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海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各司其職,著力破瓶頸、解難題,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十七大報告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令人備受鼓舞。”市教委主任沈曉明覺得肩上擔子更沉了。

    最近,市教委對上海市適齡殘障兒童、青少年入學情況作專門排摸後決定,除了醫學上鑒定不可能接受教育的孩子外,要讓所有適齡殘障兒童和青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做到義務教育“一個不能少”。

    上海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也正在醞釀製訂中,力爭使上海的特殊教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讓更多殘障青少年學成後回歸社會,自食其力。

    促進教育公平,外來務工農民子女不能“被人遺忘”。市教育部門今年專款改善農民工子女學校,今後將逐步把農民工子女學校納入民辦教育管理範疇。擁有5萬適齡民工子女的浦東新區,正考慮落實農民工子女享受戶籍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同等待遇。

    醫療衛生服務可謂民生最“貼肉”的部分。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為上海衛生事業發展指明了“路標”。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建光表示,將聚焦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建設三大“板塊”,進一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年內全市19個區縣全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明年全面完成1000所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在實施新一輪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將基本實現上海市70歲以上老年白內障患者復明脫盲,無業貧困精神病人的醫療救助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積極化解發展中可能影響和諧的社會矛盾,是民生一大訴求。“沒有社會穩定,談不上民生,更談不上普惠共享。”市信訪戰線的同志研讀十七大報告後,倍覺化解矛盾對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性。市信訪辦主任張示明表示,市信訪戰線將更加注重收集社情民意,積極鼓勵和引導群眾參政議政,推進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不斷規範初信初訪工作流程,提高初信初訪一次辦結率,努力減少重信重訪、越級信訪;積極推進巡迴接訪制度,市、區信訪部門定期深入街鎮、居村巡迴接待來訪群眾,現場釋疑解惑,化解矛盾糾紛;積極在基層建立並推廣信訪代理制度,維護人民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合法權益。

    科學發展 成果共享

    上海許多區縣、系統的領導在學習中強調,十七大報告以很大篇幅闡述民生問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依靠科學發展,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是黨和政府永遠的追求。

    近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特大型城市區域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及示範工程”在滬啟動。借助這一共享服務平臺,滬上三甲醫院和部分社區醫院的醫療檔案、診斷信息、圖像數據等,可望在3年內聯網。今後市民在不同醫院看病,不用再攜帶病歷、CT、X光圖片“兜圈子”,重復檢查將大大減少。

    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透露,今年市科委佈局的各類項目中,50%以上項目與民生密切相關。最近新佈局的20個本年度市重大科技項目中,也有不少項目聚焦生命健康與食品安全。今後,在創新源頭上,也將不斷增加對民生和公益的關注度。

    人生最美夕陽紅。上海是全國第一個步入老齡化的城市,也是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民政部門同志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補上薄弱環節,把實事做好,讓廣大老年人享受晚年幸福光景。據市民政局有關方面介紹,民政部門將繼續以老年人福利服務為重點,著力構建與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養老福利服務模式,基本形成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養老格局。明年,上海市養老床位數將新增1萬張,達到8萬張,居家養老從今年的13萬人增加到17萬人,托老所也將保持每年增加20個。目前全市13個區縣69個街道設置了118個助餐點,有關部門表示,明年也將繼續推進居家養老助餐服務。

    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的社會建設,在上海又開始了新的探索、新的征程…… 

 
 
 相關鏈結
· 江蘇省興化市積極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
· 山西省八成以上財政支出增量資金用於改善民生
· 海南農墾暫不建辦公樓節省2億多元解決民生問題
·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中國走進改善民生新階段
· 十七大代表王軍: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大財政投入
· 遼寧省政府會議研究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