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測繪局:第24次南極科考極地基礎測繪再次展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7日   來源:測繪局

    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本月啟動,科考隊員將分乘雪龍號科考船及飛機,于本月中旬及下旬奔赴南極。其中,由國家測繪局派出的來自黑龍江測繪局和武漢大學的8名測繪隊員將在南極內陸冰穹A區域、長城站及周邊地區以及中山站地區開展相關基礎測繪。

圖為黑龍江測繪局測繪隊員正在備戰極地科考

    為在南極內陸冰穹A地區建立中國第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進行選址測量,是本次科考的一項重要任務。南極內陸冰穹A區域冰厚達3000米,制高點海拔4093米,終年積雪,氣溫寒冷,氣候環境變化無常,最低氣溫達零下80攝氏度,最高氣溫只有零下30攝氏度,年平均氣溫為零下58.4攝氏度,且空氣稀薄,被國際科考界稱為“人類不可接近之極”。測繪隊員吳學峰將負責第24次考察隊前往南極內陸冰穹A地區的導航工作,並對沿途的GPS點進行選測。在冰穹A地區,吳學峰將圍繞冰穹A地區海拔4093米的最高點,在東西方向30公里、南北方向200公里的矩形區域內,進行約2平方公里範圍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圖測繪。為研究冰蓋的升降和移動規律,還將在冰穹A區域建立一個6000平方公里的冰蓋運動控制網,並進行首次觀測。其中,對冰穹A最高點進行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圖測繪,冰面測繪將採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實地掃描,冰下測繪採用穿透力超過3500米的冰雷達,獲取的數據再以GPS控制點的實測數據進行改正,最後通過數字化成圖軟體成圖。

    在長城站及周邊地區,測繪隊員王連仲、孫微將進行200平方公里的航空攝影測量,並對已有的7個控制點鋪設標誌。此測區平均海拔70米,氣候終年寒冷、乾燥,有中國長城站站址及附屬科學設備,以及智利費雷站、俄羅斯別林斯高晉站、烏拉圭阿蒂加斯站和韓國世宗王站等站址及附屬設備。地面為山地碎石質,行走困難,只有一條貫通各國考察站的簡易道路。測繪隊員將採用人工布設地面像控點標誌,以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直九”直升飛機為載體,利用蘇哈H1D數碼照相機進行航空攝影,並對影像進行室內外綜合判讀。測繪隊員沈強將開展一年一度的GPS國際會戰觀測,這是由國際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SCAR)組織的全南極GPS會戰觀測,我長城站已連續參加12年。

    在中山站地區,測繪隊員韓惠軍、馮海波將以南極協和半島團結湖以北的中山站站區為核心,測繪約2平方公里的1:500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此測區氣候條件極差,平均氣溫零下2.8攝氏度,地面為石質,沿海邊有常年積雪地及不容冰區,給野外作業帶來極大危險。測繪隊員將採用極坐標法,對所有的地物、地貌要素點進行三維坐標採集。測繪隊員艾松濤和張辛將主要開展GPS常年跟蹤站設備改造和新觀測墩建設,併為冰穹A考察隊提供GPS實時差分定位導航服務。

    國家測繪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極地基礎測繪科考成果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信息資源,將為中國積極參與人類和平利用南極活動提供有效的基礎和保障。在過去的20多年內,國家測繪局先後派出了70多人次的科考隊員,參加了歷次的南極科考工作,為南極科考提供了有力的測繪保障,並在南極測繪科考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國家測繪局已經把極地基礎測繪列入國家基礎測繪計劃。在近兩年內,國家測繪局將為南極第三個科考站建站提供測繪保障,建立西南極高分辨率影像動態監測區,進行南極地圖的整合和編制。

    為保證南極基礎測繪任務順利完成,國家測繪局委託黑龍江測繪局和武漢大學日前已經組織專家對中國第24次南極科考內陸冰穹A區域測繪、長城站周邊地區航空攝影測量、南極中山站1:500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測繪等專業技術設計書進行了評審,對測繪設備和軟體進行了調試,並對測繪隊員進行了培訓和訓練。

 
 
 相關鏈結
· "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啟程 南極科考迎來"大年"
·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定於12日從上海啟程
· 中國開始為建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進行選址測量
· 第24次南極科考11月啟動“雪龍”號下水“熱身”
· 中國考察隊員在南極“創造”節日氛圍歡慶春節
· 第22次南極考察隊在中山站工作全面展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