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郵政局副局長王渝次解讀郵政業“十一五”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9日   來源:郵政局網站

    2007年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正式發佈《郵政業“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國家郵政主管部門向社會公開發佈的第一個指導郵政全行業發展的五年規劃。如何準確把握“十一五”郵政業規劃的內涵和實質,積極落實“規劃”,全面推進“十一五”郵政業發展?日前,國家郵政局副局長王渝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請您談談“規劃”的編制背景和發佈實施的重要意義。

    王渝次:“十一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郵政體制改革、實現郵政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因此,編制一個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導向性的郵政業“十一五”規劃,對於抓住並運用好戰略機遇期、創建郵政業良好發展環境和實現我國郵政現代化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規劃”是我國郵政政企分開後,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制定併發布的第一個行業發展五年規劃。國家郵政局黨組高度重視“規劃”對全行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把編制“規劃”作為2007年的一項重點工作,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郵政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主線,結合我國郵政業發展和改革實際,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規劃”的發佈和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國家郵政主管部門向社會公開發佈的第一個指導郵政業發展的五年規劃,“規劃”繪就了“十一五”期間我國郵政業發展的藍圖,提出了實現這個宏偉藍圖將要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對郵政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逐步實現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支持、鼓勵和引導郵政業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充分發揮郵政業在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安置就業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郵政業的需求等方面必將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
 
    記者:“規劃”有哪些鮮明的特點?
 
    王渝次:首先,“規劃”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貫穿始終。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加強對行業的統籌規劃,促進郵政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此,國家郵政局舉全局之力編制了《郵政業“十一五”規劃》,以指導“十一五”期間郵政業各項工作的開展。“規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信息産業“十一五”規劃》和《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發展郵政業的需求,突出了深化改革與加快發展,並將其貫徹落實到“規劃”的各個部分,體現了行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二,體現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

    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即由偏重於國有經濟改革轉到為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上來;由過多干預微觀經濟轉到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上來;由部分群體受益轉到社會公眾共享改革成果上來。“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對於普遍服務、特殊服務等主要由政府主導的領域,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建立保障機制和監督機制等加以規範和落實;對於快遞等主要由市場發揮主導作用的領域,通過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建立導向機制來引導企業行為。
 
    第三,體現開門編規劃的原則。
 
    在編制規劃的方法上堅持“開門編規劃”,並將這一原則體現在規劃編制的各個階段。前期在開展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成立了多個項目組,開展全行業規劃和多個專題的研究工作。編制過程中我們分別徵求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和民航快遞、順豐速運、宅急送等10多家快遞服務企業的建議,並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聽取相關部門、行業內外專家和學者、部分省郵政管理局的意見。充分發揚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提高了規劃編制的參與度和透明度。
 
    記者:“十一五”期間郵政業發展面臨的總體形勢是什麼?
 
    王渝次:我們面臨的總體形勢是社會需求旺盛,市場競爭加劇,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商品和服務貿易規模顯著擴大、社會用郵需求持續增長,這使得郵政業擁有更為廣闊的國際國內市場空間;我國互聯網産業化進程加快、電子商務逐步普及,為郵政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跨國快遞公司在世界郵政市場中的地位凸顯,中國已成為其境外拓展戰略的重要目標。在我國快遞服務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郵政市場加速形成新的競爭態勢,迅速擴大國內快遞企業規模,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任務十分緊迫。
 
    從行業自身看,郵政業總體規模偏小,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郵政法制建設亟待加強,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的保障和監督機制尚未完全到位,影響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存在。
 
    為此,我國郵政業在“十五”發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郵政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主線,全面深入推進體制改革,制定系列配套政策,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我國企業競爭力,完善普遍服務、特殊服務和快遞服務發展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郵政業在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安置就業等方面的作用,成為我國郵政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記者:我國郵政業發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王渝次:“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郵政業發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建立一個基礎,完善兩個機制,達到三個目的”。“建立一個基礎”,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建立現代郵政業的制度基礎。一是要加強郵政法律體系建設;二是要健全郵政監管機構體系;三是要完善普遍服務、特殊服務制度;四是要建立郵政市場準入制度;五是構建競爭性服務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六是要推進郵政企業現代企業制度改造。建立了這個制度基礎,才能為郵政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保證社會公眾共享郵政改革成果。“完善兩個機制”,就是要通過體制改革,完善由政府主導、企業承擔的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發展機制;完善由市場主導、公平有序的快遞等競爭性服務發展機制。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郵政業涵蓋兩部分:一部分是現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提供的國家郵政服務;另一部分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外的市場主體提供的快遞服務。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屬於社會公共服務的範疇,主要發揮著“通政、通民”的作用,應該採取政府主導、郵政企業承擔的方式,為社會提供符合質量標準的公共服務;而快遞等服務是競爭性服務,主要發揮著“通商”的作用,應該通過由市場主導、公平有序競爭的方式,為社會提供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服務。根據各自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建立不同的發展機制,才能促進整個郵政業的協調健康發展。“達到三個目的”,一是要改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郵政業在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安置就業等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快發展速度,全面提升普遍服務、特殊服務、競爭性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提高發展質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大幅提高國際競爭力,這是根據“十一五”期間我國郵政業面臨的形勢確定的。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郵政業的第一要務是加快發展,緩解郵政業總體規模偏小、企業競爭力偏弱、還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矛盾。為此,政府部門必須為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只有改善郵政業發展環境,才能促進郵政業加快發展。促進郵政業加快發展是“好”與“快”的有機統一,堅持“好”字當頭,提高發展質量,好中求快,把握髮展的節奏和步伐,才能使較快的增長速度長期保持下去。
 
    記者:請您解釋一下“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問題。
 
    王渝次:根據“十一五”發展思路,在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規劃”提出了由完成體制轉型、改善發展環境、提高普遍服務水平、提升特殊服務能力、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和具體發展目標等六方面組成的行業發展目標體系。
 
    基本完成體制轉型,就是按照建立一個基礎、完善兩個機制以及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間實現郵政政企分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基本完成現代企業制度改造,普遍服務與特殊服務一家承擔、競爭性服務多家經營的行業格局得到加強,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現代郵政業初步建立。
 
    明顯改善發展環境,就是要健全政府依法監管、企業依法經營、用戶依法用郵的法律體系,完善與現代郵政業相適應的郵政監管機構體系,清理整頓郵政市場,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確保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政策,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提高普遍服務水平,就是要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的原則,確保城市和發達地區的普遍服務質量穩中有升,重點加強農村、中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縣以下、鄉以下普遍服務網絡能力建設,增加局所數量,優化局所配置,提升信息化水平,保證全國普遍服務總體水平有所提高,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提升特殊服務能力,就是改善服務設施,提高裝備水平,提升傳遞速度。在全國大多數省會城市增加特殊服務網點,合理配備人員,加強安全工作。形成指揮統一、協調有序、技術先進、運轉高效、安全暢通的通信體系,滿足新形勢的需要。
 
    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就是基於對郵政業面臨形勢的判斷和我國企業的現狀,貫徹落實“走出去”戰略,培育數個規模較大、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我國大型快遞企業,抓住有利時機,拓展海外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具體發展目標由經濟與社會效益目標、服務水平目標和網絡建設目標等三個方面的量化指標構成。主要是“十一五”期間,郵政業將以高於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郵政業業務收入達到1445億元人民幣,五年年均增長15.5%。其中,不含郵政儲蓄的郵政業業務收入達到97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8.1%;快遞服務收入達到73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5%。郵政業業務收入(含郵政儲蓄)佔國內生産總值由2005年的0.385%增加到0.49%。新增就業崗位25萬至30萬個。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安置就業的貢獻能力進一步增強。
 
    記者:“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是什麼?
 
    王渝次:為了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規劃”確定了七項主要任務:
 
    一是推進法律體系建設。郵政法律體系是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興業的基礎。為適應郵政改革的新情況,應抓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進行修訂,儘快頒布新郵政法。同時,應制訂《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建立郵政業法律體系基礎。
 
    二是健全監管機構體系。按照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重組國家郵政局。國家郵政局負責研究提出郵政業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起草郵政行業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依法監管市場,保障市場競爭;負責郵政市場準入;保障通信與信息安全;研究提出郵政服務價格政策和基本郵政業務價格建議,並監督執行;制定郵政服務標準,監管郵政服務質量;推進郵政普遍服務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負責紀念郵票的選題和圖案審查;負責審定紀念郵票和特殊郵票年度計劃;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郵政組織,處理政府間郵政事務。組建地方郵政監管機構,健全郵政市場監管組織體系。
 
    三是確保郵政普遍服務。保障普遍服務是政府的職能,一方面要根據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和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指導郵政企業加強普遍服務局所、郵路建設,合理規劃佈局,提升網絡信息化水平,提高人員素質,增強普遍服務和網絡服務能力;另一方面要健全普遍服務制度,指導和督促郵政企業建立內控機制,規範服務行為,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監督郵政企業履行普遍服務責任。
 
    四是促進快遞服務發展。快遞服務是郵政業最具活力的領域,也是存在諸多體制性障礙的領域。要將促進我國快遞服務又好又快發展作為快遞監管工作的核心,採取有力措施,建立促進快遞服務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環境。解決制約我國民族快遞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鼓勵和支持民族快遞企業加快發展。
 
    五是強化網絡基礎建設。郵政網絡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要重點加強郵政通信網絡和特殊服務網絡建設,增強全網郵件運輸能力,特別是增強投遞能力,重點加強農村、中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普遍服務網絡建設,在全國尚未設立郵政局所的鄉鎮增設局所。加強縣到鄉、鄉到村郵路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建立服務穩定、方便用戶的村郵服務點,實現村村通郵。
 
    六是加強行業監督管理。要積極推進依法行政,按照合法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原則,規範行政權力,加強公共服務,完善行業突發事件處理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辦事水平,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要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監管工作,加強對普遍服務的監督檢查,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權利。加強對快遞市場、集郵市場、郵政用品用具市場的監管,依法維護信件寄遞業務專營權,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維護消費者利益。
 
    七是確保用郵安全。依法保護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要加強對郵政通信安全的監管,依法保護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要加強危險品、毒品檢查制度,嚴格執行《禁寄物品指導目錄及處理辦法》,防止利用郵遞渠道進行非法或危害我國安全的活動。
 
    另外,“規劃”提出了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基礎設施、郵件集散樞紐、信息技術改造和政務信息化四項重大工程。這些重大工程,是在國家郵政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信息産業部進行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程序確定下來的,既是落實“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發展重點的具體體現,也是增強規劃可操作性的重要舉措。對提升西部地區郵政服務水平,逐步實現郵政普遍服務的均等化,對加強全網性集散中心建設,提升郵運網絡的運行效率,對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郵政業,對貫徹落實國家電子政務工程的要求,提高政務運轉效率,實現郵政政務信息化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記者:郵政業“十一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已經明確,最後,請您談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規劃”制定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王渝次:根據我國郵政業“十一五”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規劃”制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制定加快發展政策,服務經濟建設大局。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總要求,針對不同所有制形式,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分類指導,共同發展。鞏固公有經濟在郵政業的主體地位,鼓勵郵政企業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功能合理的郵政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郵政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水平,支持國有郵政企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持企業服務“三農”。支持我國民營快遞企業加快發展,消除影響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允許我國民營企業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業務領域,鼓勵我國民營快遞企業開展品牌化、網絡化經營,積極拓展國際業務。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抓住國家推進信息化戰略的機遇,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郵政業的應用,促進産品創新和産業升級。推進郵政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提升我國郵政業標準化水平。
 
    二、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深化郵政體制改革。依法行政、依法興業是加強行業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加快行業立法方面,一是要儘快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修訂並頒布實施,二是要全面清理現行有關法規,三是要啟動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配套法規制訂工作,四是要加強地方郵政法規建設。在深化體制改革方面,要加強對改革工作的領導,按照“統一思想、齊心協力、積極穩妥、加快推進”的原則,繼續深入推進郵政體制改革,“十一五”期間基本完成《郵政體制改革方案》提出的主要改革任務。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能力。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需要國家在資金和政策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規劃”從開展普遍服務情況調查,建立普遍服務台賬和檔案;核算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成本,建立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成本核算制度;研究制定合理的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成本補償辦法,建立規範的財政補貼長效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給予支持;加強局所和郵路建設,改變普遍服務網絡“幹強、枝弱、葉少”局面;提高基層職工待遇;依法確定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範圍,將農村及邊遠地區的郵發報刊、郵政匯兌等業務納入普遍服務或特殊服務;探索提供普遍服務的新途徑和研究建立普遍服務基金等九個方面,系統地提出了提高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能力的具體政策措施,目的是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的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監督機制,逐步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四、規範郵政市場秩序,建立郵政業發展良好環境。建立公開、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是實現郵政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政府要加強管理和規範,把行業監管的重點放在加強對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監管上。一是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平等對待國有、民營等各類市場主體。二是要依法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郵政市場準入制度,形成郵政市場準入、退出的正常運行機制。三是要完善快遞郵件丟失損毀賠償辦法,建立合理的理賠制度。四是要建立行業自律制度,規範市場秩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五、落實“人才興國”戰略,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郵政業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創造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也吸引了各方面的人才。人是最寶貴的財富,對於如何充分利用這筆財富,規劃從兩個層次明確了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一方面是貫徹落實“人才興國”戰略,培養造就一支引領郵政業發展的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在全行業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加強郵政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實行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推進快遞服務職業教育,培養不同層次的快遞專業人才。
 
    六、健全監督管理體系,提升監管和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作保障。規劃提出:一要構建“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實現對普遍服務和快遞等競爭性服務的有效監管。二要提升行業監管和服務水平,營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場環境。“規劃”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結合我國郵政業發展實際,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郵政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是我國郵政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制訂有關政策措施、加強行業管理和組織實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據。隨著“規劃”的貫徹落實,對郵政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逐步實現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支持、鼓勵和引導郵政業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充分發揮郵政業在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安置就業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郵政業的需求等,必將發揮巨大促進作用。

 
 
 相關鏈結
· 國家郵政局21日發佈《郵政業“十一五”規劃》
· 馬軍勝赴滬浙閩調研 強調要加快郵政業發展進程
· 中國郵政業務年增11.6% 快遞經營規模達到300億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