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副院長李靜海等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對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進行了考察,參觀了該所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綠色過程與工程院重點實驗室,聽取了常務副所長張鎖江代表領導班子作的研究所發展戰略和工作彙報,與科研和管理骨幹進行了座談,發表了重要講話。
路甬祥對過程工程所近年來在凝練科學目標以及戰略定位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他説,當前我國過程工程科學正面臨著又一個新的機遇期。在過去的近百年中,煤化工和石油天然氣化工、冶金化工的發展,是過程工程科學的重要里程碑。我國過程工程技術産生的GDP已經超過總量的1/6,但能耗卻超過了50%,能耗問題是目前過程工程科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現有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的形勢下,黨中央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將節能減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不僅如此,全球經濟發展也逐步從工業化時代轉移到信息化時代,進一步轉移到循環經濟時代,或綠色經濟時代,或低碳經濟時代,這些轉變都與過程工業革命有著重要關聯,是過程工程科學新的里程碑。進入新時代,過程工程技術要和環境友好、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相適應,值得高興的是過程工程所凝練的幾個重點方向和領域已經適應了這一轉變。
看到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的模擬計算系統,並可用於進行工業過程、生物過程、材料等實際問題模擬時,路甬祥表示讚賞,他説:這是典型的需求拉動的集成創新!過程工程所能夠從實際的應用需求出發,利用已有的市場化計算機資源構建面向典型應用的計算體系結構,這既有基礎性意義,又有廣泛應用前景,改變了原有的研究格局,在理論和實驗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平臺。希望過程工程所能與相關院所合作,完善和進一步發展這一思路,選擇典型的應用方向,推廣到更多的地區、企業、行業,形成網絡化的應用系統,做出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科研成就。
路甬祥對過程工程所創建高效清潔的轉化工藝、流程和設備,解決實驗成果産業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面對能源、資源、環境、生化和材料等領域,加強工藝創新、過程創新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實際行動表示讚賞。他説,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今後的30年到50年,世界上可能會有20億~30億人口進入小康社會,達到目前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如果再按照老模式發展,地球上的資源和環境都會面臨很大壓力,過程工程所不僅看到了這個機遇,而且付諸了實際行動。過程工程所的定位要求該所要做一些集成和轉化型研究,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系統技術,為工業界所接受。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人才、提供知識、提供新技術。
最後,路甬祥希望:過程工程所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進一步培養創新型人才;堅持資源轉化的過程工程特色,為國家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不斷提供新的技術支撐,為産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不斷提供新的技術支撐,在支撐過程工業技術創新,引領過程工程科學前沿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譚鐵牛、辦公廳主任蔣協助、高技術局局長田靜、北京分院黨組常務副書記、副院長項國英等陪同視察。(祝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