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四川省農業廳、省畜牧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飼用玉米生産的意見》(下簡稱《意見》)。這不僅使四川口糧供應緩了口氣,也為四川畜牧業發展鼓足了後勁。
根據《四川省畜牧業“十一五”規劃》的指標測算,到2010年,四川飼用籽粒玉米的消費量將達到950萬噸以上,比2007年增加70多萬噸。相關材料分析,畜産品消費的剛性增長必將導致飼用玉米需求量的增加,“此外,工業飼料的需求也將增多,這部分飼料對玉米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四川省畜牧局生産科教處相關負責人説。
根據玉米的生長特性,《意見》著重提出玉米種植面積的挖潛和提高單位面積産量,即通過“三田一村”(高塝田、望天田、漏篩田、旱山村)改種玉米;推廣改制復種等模式,四川玉米麵積能在現有基礎上增加300萬畝以上,而通過推廣優質高産玉米及配套高産技術也能把四川玉米畝産再提高100公斤以上。
《意見》的另一個內容是調整結構。即在飼用玉米增加的同時不壓縮食用玉米種植面積,推廣飼用玉米在幼齡果桑地或田邊(埂)灘塗種植。目前四川有幼齡果桑地360多萬畝,田邊(埂)灘塗地近400萬畝,通過“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可發展飼草型玉米500萬畝以上。飼用青儲玉米是葉莖稈全面利用,一畝能收一兩噸,一年能收兩三茬,有了這部分補充,豬就不會與人爭糧了。
《意見》顯示,到2010年,力爭四川玉米麵積恢復到2000萬畝,比2007年增加120多萬畝,總産達到750萬噸以上,凈增10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