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四川省境內9個縣市、10條河流上形成了33座堰塞湖,最大的一處是位於北川的唐家山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對下游綿陽市沿江城鎮、村社的130多萬群眾生命財産構成嚴重威脅。
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有58家化工廠、危險廢物處理中心等帶污染源的企業,一旦潰壩,帶來的環境危險將不可估量。
5月26~27日,環境保護部西南督查中心迅速組成13個督察組,緊急出動64人(次),集中對唐家山等4個堰塞湖下游國控和危化品企業開展排查,共排查企業58家(國控9家),其中有較大隱患的13家。
商請鄰近省市緊急支援,排查環境隱患
在環境保護部汶川地震工作組第14次會議上,環境保護部汶川地震工作組組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要求,環境監察組要以唐家山堰塞湖下游企業為重點,迅速督察,並督促當地政府儘快轉移危化品。
考慮到人員少、任務急,西南督查中心主任馬寧經請示,于5月24日先後電告重慶、貴州、雲南等省市環保部門,商請緊急支援應急人員及執法車輛。重慶、貴州、雲南3省、市環保部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應急隊伍急赴成都。5月25日,由重慶市環保局組織的第二批共12名應急人員和6輛執法車,貴州省環境監察總隊4名應急人員、兩輛執法車,雲南省環保局支援的兩名應急人員趕到成都市,並迅速投入工作。
5月25日晚,馬寧主持召開抗震救災環境督察專題會,緊急部署綿陽堰塞湖下游地區工業企業環境隱患督察行動。他要求,對堰塞湖下游環境隱患開展緊急督察,摸清情況,督促當地政府儘快轉移危化品。同時,對前期排查的重大環境隱患處置情況進行跟蹤督察,分8個現場督察組用5天時間完成,其餘組配合現場組做好協調、技術、信息等工作。
按照部署,5月26~27日,集中力量對綿陽4個堰塞湖下游58家工業企業污染隱患的排查,特別是對47個危化品生産(儲存、使用)單位開展緊急督察,形成報告並迅速上報環境保護部;5月28~30日,對四川省環保局通報的重大環境隱患和德陽市、成都市部分重災區的危化品企業進行督察。
排查企業58家,有較大隱患的13家
記者跟隨應急督察第13組在江油市雁門鎮四川皇家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雁門硫鐵礦廠採訪時,見到地震導致這家工廠尾礦庫發生潰壩後,約1.5萬立方米的尾礦衝入青江河,河道部分被淤塞。記者了解到,由於工人和機械設備參加搶險救災,潰壩事件至今未得到有效處置,直接影響到青江河水質。督察組已致電四川省環保局,要求迅速督促企業處理。
在綿竹華豐磷化工廠,督察組要求廠內的152噸和存放在漢旺火車站的200噸黃磷全部安全轉移外售,精製鍋裏的約10噸殘留黃磷全部封閉,4個泥磷池均用沙袋和水泥修築高約1.5米的圍壩,在廠內循環水池(存有約700立方米清水)裏安裝抽水泵,適時向泥磷池補充清水,以消除因泥磷池水分蒸發快可能導致的少量泥磷曝露自燃隱患;在江油市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督察人員要求廠裏迅速組織轉移露天堆放的氨氯吡啶酸、氟草煙、仲辛醇等危化品至新建的有應急措施的廠房中。
此次督察中,對有較大污染隱患的13家企業、一般污染隱患的33家企業和無污染隱患的12家企業,西南督查中心均于5月28日通報了四川省環保局,請四川省政府按照環保法律、法規和污染隱患等級迅速對企業進行環境應急處理。
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環保局正組織環保專家研究環境隱患應急處置方案。(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