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吉林:推進市縣政府依法行政 全面建設法治政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5日   來源:吉林日報

    今年5月12日,國務院作出《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法治型政府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政府法制建設工作。特別是《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頒布實施以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組織貫徹落實。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取得顯著成績。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不斷提高;行政決策程序不斷完善,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普遍增強;依法履行行政復議和信訪職能,行政執法機關的違法行為不斷得到糾正,行政爭議有效化解,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通過完善監督制度,強化行政監督,行政機關的行為日趨規範。各級政府及部門還積極探索行政管理新模式,通過清理行政許可和年審年檢項目、簡政放權、建立政務大廳、推行政務公開、開展綜合執法等措施,促進了向法治型和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市縣兩級政府作為我國政權體系的基礎部分,處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線,是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在基層的執行者。實際工作中,直接涉及人民群眾具體利益的行政行為大多數由市縣政府作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大多數發生在基層並需要市縣政府處理和化解。市縣政府能否切實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府依法行政的整體水平和法治型政府建設的整體進程,直接關係到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按照《決定》的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吉林省在推進市縣政府依法行政方面,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建立完善行政決策制度,增強行政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市縣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都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決策制度,明確規定行政決策需要堅持的原則、決策的範圍、決策的程序、決策的評估和決策的責任。一是堅持依法決策。未經合法性審查論證的,行政機關不得作出決策。二是堅持民主決策。市縣政府及其部門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前,除情況緊急或涉密事項以外,要採取座談會、公眾列席旁聽、聽證會、社會公示等形式廣泛聽取各領域和各階層的意見,並將公眾意見的吸收和採納情況向社會反饋。三是堅持科學決策。市縣政府對涉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或事項,應當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四是堅持權責統一的原則,定期對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超越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的決策行為。對因決策失誤造成嚴重後果的,通過建立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權責統一、客觀公正的原則,追究決策者的責任。

    二、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提高行政權力運行的透明度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發佈實施,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一個重要舉措。要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市縣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應當做好政

    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的編制、修訂工作,嚴格按照《條例》規定的內容、程序和方式,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的發佈機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責任追究等制度。要注意搞好政府網站信息的維護和更新,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人員和場所,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

    三、加強對行政行為的規範和監督,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一是要規範行政執法行為。為了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體現執法權力的有限性,必須對行政自由裁量權進行規範。當前要側重搞好行政處罰裁量權的細化和量化,對於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的處罰過於原則,或對同一違法行為規定了多個處罰種類,或處罰規定幅度較大的條款,都應作出細化的規定。裁量標準要經政府法制部門審核把關,並由制定機關向社會公佈,接受群眾監督。大力推進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並搞好評議考核。

    二是要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市縣政府法制部門要切實負責,對進入行政執法隊伍的人員必須依照有關規定嚴格把關,並進行相關法律知識培訓和考試,只有經過培訓並考試合格的才能上崗執法。對在崗的行政執法人員,也要定期組織法律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政治業務素質,以更好的適應工作需要。

    三是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大力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逐步擴大相對集中處罰權的領域和事項,進一步鞏固、擴大城市管理領域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成果,加強隊伍建設、規範執法程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是要完善行政執法的財政保障機制。行政執法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所需經費,應納入財政預算並加以保障。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解決執法與利益挂鉤的問題,堅決防止各種形式的亂收費、亂罰款行為。

    五是進一步加強對市縣政府及部門行政行為的監督。不斷完善和創新依法行政考評和行政執法檢查的方式,由過去單一式的檢查向複合式的檢查轉變;由公開式的檢查向明察與暗訪相結合轉變;由單純的按計劃實施檢查,向按計劃檢查與隨機檢查相結合轉變,避免考評檢查搞形式、走過場。要把依法行政考評作為行政機關績效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

    四、認真貫徹落實《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

    市縣政府要將《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作為公務員和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安排,提高行政機關領導同志和履行行政復議職責人員的思想認識和辦案能力。

    要依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最大限度地通過行政程序解決行政爭議。對於符合行政復議立案條件的,要積極受理。一般案件在保證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可適用簡易或書面形式進行審理。對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必須進行聽證。對於專業性較強的疑難案件可以請有關方面的專家諮詢論證,力求將每個案件都辦成“鐵案”。

    要加強對市縣政府行政復議工作的監督指導。《行政復議法》和《實施條例》都明確規定了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復議活動的監督職責,並對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等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市縣政府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行政復議工作責任制,作為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納入公務員考核指標體系,並與獎懲挂鉤。

    要大力加強市縣行政復議機構和隊伍建設。《實施條例》中規定“行政復議機構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應當由2名以上行政復議人員參加”,市縣政府要採取有力措施,依法配齊、配全行政復議人員。

    五、創新管理方式,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要鞏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對已經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切實加強後續監管工作,堅決杜絕各種變相審批行為;對已有的行政審批流程,要按照合法、簡化和方便相對人的原則進行規範;要堅持和完善部門內部集中行政許可權的制度,堅持辦好政務大廳,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市縣政府電子政務建設,提高辦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改進管理手段,方便人民群眾。要強化和完善市縣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對經濟社會事務實施管理,儘量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後監督管理等手段,充分發揮行政規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調解、行政獎勵等方式的作用,實現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六、加強教育、培訓和宣傳,努力使執法人員隊伍適應依法行政的新形勢

    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法律知識。要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養成依法辦事,按制度、按規矩辦事的習慣。領導幹部工作任務繁重,但對憲法、規範政府共同行為的法律法規以及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法律知識要熟悉,在實際工作中注意提高依法辦事的意識,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

    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各市縣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陣地,大力開展法制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增強公民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的意識,並監督、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打牢推進依法行政的社會基礎。

    七、強化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維護法制統一

    市縣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制定規範性文件。所有規範性文件發佈前都要經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審查,並要通過政府公報、網站、新聞媒體等載體向社會公佈。要強化對規範性文件的監管。市縣政府要將涉及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文件,一律納入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的範圍。上一級行政機關發現下級行政機關規範性文件與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或超越法定權限,或合法不合理,違反法定程序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對逃避監管、有件不備的,要專項督察,並通報批評。要建立健全規範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市縣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在制定規範性文件時,要根據規範性文件的內容規定有效期。要定期對規範性文件的效果進行分析、評估,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規範性文件,要及時進行清理,消除制度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推進依法行政,是各級政府及部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它作為一項基礎性、全局性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切實加強領導,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確保加強依法行政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建設法治型、服務型政府,為吉林發展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吉林南坪口岸改善通關軟環境滿足國內鐵礦粉需求
· 吉林紀檢監察部門上半年查處6起損害群眾利益案
· 吉林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會議部署下階段工作
· 吉林人事廳認真清理 21項審批項目取消下放11項
· 吉林大力清理年審年檢項目 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 吉林將推出教育、醫療等多項社會體制改革新舉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