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交通破除瓶頸 貴州威寧特色農業鋪就“小康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8日   來源:貴州日報

    8月的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藍天白雲下是花的海洋,是風吹草低牛羊壯的風光。越野車穿越幾條幹道公路上,粉紅和白色的馬鈴薯花連綿鋪展田野村莊,形成了夏天貴州高原上的亮麗風景。

    威寧自治縣作為“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和貴州種薯基地,今年的馬鈴薯種植達到了160萬多畝,佔全縣土地面積的一半,涉及種植戶25萬戶,佔威寧農村人口的90%。按照每畝馬鈴薯1500元的純收入計算,很多種植戶年收入超過萬元,120多萬總人口人均擁有1畝以上的馬鈴薯收入。

    進入新世紀,隨著內昆鐵路經過威寧縣城和沿線10多個鄉鎮,以及通縣油路、鄉村公路的提級,當地的農産品得以出山。威寧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選擇馬鈴薯、畜牧、烤煙及夏秋反季節蔬菜和中藥材作為農民“招財進寶”的産業來培育。

    馬鈴薯産業的迅速勃興,是當地政府帶領威寧人民,經過多年的傾心培育的碩果。但他們並未因此停歇該産業發展的腳步。6月23日,中國南方馬鈴薯文化節在威寧舉行。通過此項活動,引進龍頭企業進行馬鈴薯深加工,讓富民的産業鏈條扣得更緊。

    畜牧業是威寧的傳統優勢産業。過去,威寧農民依靠寬廣的天然草場飼養豬、牛、羊為主的牲畜,成為享譽省內外的“中國南方畜牧之鄉”,畜産品銷往臨近的雲南昭通、宣威、貴州省六盤水市等地。近年來,威寧的出欄畜禽已坐上火車和汽車,俏銷雲南、廣西等地。為解決天然草場載畜量有限、牧草冬枯夏榮的季節演替掣肘畜牧産業升級難題,威寧當地政府引導農民改良天然草場,利用冬閒田土種植綠肥、蘿蔔等優質牧草,解決牲畜越冬問題。

    威寧擁有河谷地帶和低凹丘陵壩地。當地高原氣候培育了“清雅飄逸、柔美香甜”的優質煙葉,是全國優質煙葉生産基地。他們扭住烤煙生産不放鬆,煙葉生産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縣種煙10余萬畝,共收購煙葉25.56萬擔,實現煙稅3921.92萬元,農民增收1億多元。今年的烤煙種植面積近20萬畝,計劃收購煙葉45萬擔,預計實現煙稅6000萬元,農民增收2億多元。

    威寧還利用涼爽的氣候發展夏秋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晝夜溫差大的特殊氣候,滋養出味甜的“草海牌”大白菜,俏銷貴陽、昆明、南寧、長沙等省內外城市。經過6年的培育,蔬菜面積近7萬畝,畝年收入達4000元以上,收入萬元以上的蔬菜種植戶不再稀有。

    中藥材是威寧的優勢産業。近年來他們在生態植被好的哲覺、黑石、海拉、麻乍等10余個鄉鎮發展百合、魚腥草、半夏、天麻等中藥材1萬多畝,為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為加大中藥材的發展力度,今年安排了100萬元發展中藥材産業。

    多項特色産業的同步發展規模經營,使威寧出現“光熱條件好的河谷種烤煙,水資源豐富的壩子種蔬菜,水源較差的臺地壩子種馬鈴薯和牧草,生態植被好的區域種中藥材,高山草場上養牲畜”的塊狀特色産業區域,種植結構更加合理,農民獲利頗豐。資料顯示,2007年,威寧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10元,其中僅馬鈴薯佔25%。但有關人士指出,這是一個“縮水”的數字,單從馬鈴薯的收入計算,去年的馬鈴薯種植140萬畝,人均1畝以上,就佔去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二。加上與馬鈴薯一樣覆蓋面廣,經濟總收入不遜色于馬鈴薯的畜牧業,以及12萬人務工和烤煙、蔬菜、中藥材等收入,農民的人均收入不應該是這個數字。對此,一位縣委領導釋惑:威寧人不喜歡張揚。

    以草養畜,畜糞還土,種養互補,成了農民簡單卻實用的致富秘訣。6月下旬,記者在該縣麻乍鄉探訪,在嘎利村,農民李貴才介紹,全家老少三代7口人,有12畝土地,10畝用來種馬鈴薯,2畝種包谷喂牛和雞,馬鈴薯和養牛的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為了供子女讀書,肉和米倒是不缺,家用電器還買得不多,生活條件在村裏屬於中偏下。在箐腳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才省坦言,村裏90%的人家天天可以吃上大米和肉,彩電、洗衣機、電磁爐等家用電器成了家庭的必需品。

 
 
 相關鏈結
· 寧夏應對世界氣候變化發展避免災害特色農業紀實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用2億元支持新疆特色農業發展
· 海南以"出口出島"為導向走熱帶特色精緻農業新路
· 地理標誌産品助推廣西特色農業經濟
· 新疆發展優勢特色農業 農民增收實現歷史性突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