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通告
 
粵出臺十六條措施刺激經濟發展 進一步擴大內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7日   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內需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粵府〔2008〕98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應對世界經濟金融危機衝擊的戰略部署,經省委同意,省政府決定加大投資力度,統籌使用2009年至2012年各項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資金、集中投入財政性資金約1000億元,並安排重點工程投資3000億元,進一步擴大內需,有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資金集中投向完善公共交通網絡、節能減排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現代産業體系、推動重點領域自主創新、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帶動2009年全社會投資1.3萬億元左右。

    一、主要措施

    (一)加快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安排交通重點項目投資約1080億元。一是加快推進鐵路幹線網建設,投資約400億元,建設里程約2100公里。二是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區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投資約300億元,建設里程約695公里。三是加快高速公路網絡建設,投資約250億元,建設里程約2100公里。四是加快沿海和內河港口及航道建設,投資約80億元。五是加快民航機場建設,投資約50億元,主要包括白雲國際機場二期擴建、深圳機場擴建、揭陽潮汕機場等項目。六是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與港澳地區相連接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儘早開工。(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交通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國資委、海洋漁業局、港澳辦、口岸辦,廣州、深圳市政府等單位負責落實)

    (二)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安排能源重點項目投資680億元。一是規模化發展核電,投資80億元,2008年底正式開工建設陽江核電項目,爭取2010年前開工建設臺山等核電項目,使核電在建規模達到1600萬千瓦。二是優化電源佈局和結構,投資280億元,抓緊建設一批交通運輸便利、電網輸送條件好的環保型燃煤骨幹電廠,力爭2009年新開工燃煤骨幹電廠1400萬千瓦。三是加快電網工程建設,投資300億元,加快在建電源送出工程和跨區域輸電工程進度。四是加快油氣基礎設施及LNG接收站建設,投資20億元。(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經貿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環保局、國資委等單位負責落實)

    (三)加快發展重大主導産業。2009年安排先進製造業重點項目投資300億元。大力發展汽車、機械裝備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適度集聚發展石化等原材料産業。加快推動廣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深圳比亞迪電動汽車、東方核電和西電集團廣州南沙輸變電設備等續建項目建設。抓緊開展湛江鋼鐵基地、中船集團廣州船用低速柴油機和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2009年開工建設。繼續做好重大工業項目的前期及儲備工作。(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經貿委、財政廳、建設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四)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項目。2009年安排服務業重點項目投資200億元。一是加快建設廣州、佛山、東莞、中山等地樞紐型現代物流園區,打造華南地區物流樞紐中心。二是加快建設廣州、深圳、佛山等金融創新服務中心項目,進一步優化金融環境。三是加快建設廣東移動、聯通、網通基礎傳輸網絡工程,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四是加快建設廣州創意産業基地。五是加快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高級商務區,打造總部經濟基地。六是加強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旅遊休閒黃金線路。(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經貿委、財政廳、外經貿廳、信息産業廳、旅遊局、金融辦,省通信管理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五)大力支持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産業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十大創新工程”,2009年安排重點項目投資約100億元。一是加快建設南海奇美二期、廣州樂金飛利浦二期、惠州TCL-三星等液晶電視顯示模組項目,加大力度引進液晶面板建設項目,儘快形成完整的平板顯示産業鏈。二是大力實施高技術産業化專項計劃,抓緊開工建設2008年新批的16項國家高技術産業化項目。2008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2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三是加快信息産業、生物、新材料等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建設,重點推進廣州天河軟體園高唐軟體産業基地、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科學城等項目建設。四是加強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華南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基因工程藥物、南海海洋生物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抓緊開工建設再生型醫用植入器械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加快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深海海洋科技創新基地、華南新藥創制中心等一批省部産學研合作項目。(由省科技廳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教育廳、國土資源廳、信息産業廳、海洋漁業局、知識産權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六)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在全省擇優挑選1000家高增長、有自主品牌、市場競爭力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幫助有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困難,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發揮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解決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省財政從2008年起3年內每年投入1.8億元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引導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完善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發展直接融資。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工作,切實減少行政干預,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由省經貿委牽頭會同省監察廳、財政廳、外經貿廳、國資委、金融辦等單位負責落實)

    (七)努力促進出口穩定增長。整合現有扶持外貿發展資金,支持擁有自主品牌、核心技術的産品和大型機械設備以及農輕紡等有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産品擴大出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出口退稅政策,提高退稅效率,縮短退稅時間,及時撥付退稅資金,確保企業正常運營。2009年省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用於補助一般貿易産品擴大出口,重點用於補助企業開拓新興國際市場的商品出口退稅徵退稅差。推進加工貿易企業特別是港資企業轉型升級,對內銷納稅大戶以及創立內銷品牌的企業予以獎勵。加大對吸引重大直接投資項目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大型企業、跨國企業、高科技企業等到廣東省投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境外開展經貿合作,特別是資源開發合作。(由省外經貿廳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資委,省國稅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八)以亞運會、大學生運動會等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帶動城市建設。緊緊抓住廣州籌辦2010年亞運會、深圳籌辦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惠州籌辦第13屆省運會的機遇,積極推進體育場館和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以此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由省建設廳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體育局、代建局,廣州、深圳、惠州市政府等單位負責落實)

    (九)大力推進産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統籌使用省級400億元財政扶持資金,突出抓好省示範性産業轉移園建設,原計劃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的15億元、共60億元重點産業轉移園專項資金,提前至2009年安排到位,並繼續採取競爭性招標方式安排。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10億元用於鼓勵全省重點産業發展,促進重點産業在各市的合理分佈;每年安排産業轉移獎勵資金5億元用於鼓勵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企業加快向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轉移;每年安排7億元資金用於培訓欠發達地區勞動力。(由省經貿委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勞動保障廳、環保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十)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加快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採取政府新建(含配建)、收購、改建和鼓勵社會捐贈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供應。2009年至2011年省財政每年安排廉租住房專項補助資金2億元,支持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建設廉租住房,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全面解決2007年統計在冊的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推進住房供應結構調整,引導開發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提高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和貸款額度,加快發展二手房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由省建設廳牽頭,會同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等單位負責落實)

    (十一)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增長情況,及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城鎮職工特別是低收入職工收入水平。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制度,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等標準。繼續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大農民培訓力度,促進農民增加非農收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提高農業集約經營效益。堅持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完善城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市場,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完善撫恤補助經費增長機制,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擴大城鄉一體化的醫療保險制度覆蓋範圍,推進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體的補助辦法,逐年適當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由省人事廳、勞動保障廳、民政廳、農業廳分別會有關單位負責落實)

    (十二)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加大對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和公共設施的投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改造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快重點中醫院和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府補助水平,提高補償水平,擴大受益面。安排專項資金積極穩妥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支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舍維修改造。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工程。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加快建設省博物館新館等重點文化設施。(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財政廳、教育廳、勞動保障廳、文化廳、衛生廳、中醫藥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十三)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適當提高省級補助標準,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快發展農村沼氣,扶持規模化種養場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全省農村公路改造任務,實現鎮到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底化,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網絡。統籌安排80億元推進現代標準農田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引導市縣開展貧困戶危房改造。(由省水利廳、農業廳、交通廳分別會有關單位負責落實)

    (十四)加快城鄉防災減災工程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全省293宗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力爭3年內全面完成城鄉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任務。2008年至2009年籌集資金127億元支持重點水利建設。加快灌區節水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江海堤圍達標加固、內澇整治和中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設。(由省水利廳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廳等單位負責落實)

    (十五)加強生態環境建設。2009年安排生態環境重點項目投資150億元。一是推進建設珠江、練江、漠陽江等綜合整治工程。二是加快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008年至2009年省級財政投入25億元,支持一攬子建設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確保2009年底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鎮、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縣城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三是加快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四是重點建設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生態公益林體系、紅樹林和沿海防護林體系等工程。管好用好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和項目研究。(由省環保局、建設廳、林業局分別會同有關單位負責落實)

    (十六)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務,通過貸款貼息、封閉貸款、設立政府性再擔保基金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技術改造項目、重點工程、“三農”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加大對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信貸支持,同時限制對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和産能過剩行業企業的貸款。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落實省政府與有關銀行的合作協議,搭建融資平臺,鼓勵企業創新增信方式,提高融資能力。鼓勵設立各類信貸公司。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債券,探索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爭取國家儘快批准我省設立“廣東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基金”和“廣東空港産業投資基金”,支持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由省金融辦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財政廳、環保局,廣東銀監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二、工作要求

    應對當前經濟困難,促進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關鍵在於抓好中央和省有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迅速行動,認真組織,紮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要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為支持企業穩定發展,省政府決定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維護企業穩定發展協調小組。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研究出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全力以赴做好當前經濟工作。

    二要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各地、各部門要強化目標責任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確保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積極作用,共同應對當前困難和挑戰。牽頭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組織協調,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儘快啟動、順利實施,確保中央和省的投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三要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各地、各部門必須增強工作主動性,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只爭朝夕的幹勁,細化工作方案,加快工作進度,狠抓工作落實。要進一步深入基層、深入企業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和正確把握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和機遇,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和調節,密切關注企業經營環境變化,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解決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工作督促檢查,對關鍵環節、重點難點問題要一督到底,切實抓出成效。要管好項目,用好資金,監察、審計等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投資項目和資金的監督。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更加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決反對鋪張浪費,防止年底突擊花錢,嚴肅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四要加強宣傳,增強信心。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要加強輿論宣傳,客觀報道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宣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以及保持經濟長期發展的優勢和有利條件,廣泛宣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主動引導社會預期,增強公眾信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相關鏈結
· 廣東5年400億推進"雙轉移"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 廣東再次向汶川震區運送棉被2.46萬床冬衣6000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