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陽光明亮溫和,在蒲縣農民李保平的羊圈裏,記者看到,他養的20隻小尾寒羊正擠擠挨挨地吃著飼料。李保平笑著告訴記者:“過去養殖山羊20多只,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縣裏開始禁牧後購買了20隻小尾寒羊,年收入超過2萬元。”可以説,封山禁牧的實施不僅加快了生態保護恢復,也推動了畜牧業生産方式的變革,找到了一條為農民增收的渠道。
從2000年起,為了加快推進封山禁牧的步伐,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2004年,省委、省政府在《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為了保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工程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在工程區實行封山禁牧。發展舍飼圈養等先進的畜牧業養殖方式,把發展林業、改善生態與發展畜牧、農民致富有機結合起來。”去年,省政府正式出臺封山禁牧辦法,從今年6月1日開始,陽泉、運城、臨汾、長治、晉城實行封山禁牧。
其實,近年來,山西省許多地方因地制宜,相繼出臺有關政策或決定,陽泉市在2003年就實施封山禁牧,去年提出“身邊增綠栽大樹,山上治本靠禁牧”,在國家重點工程、省級六大造林綠化工程以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全面實行封山禁牧,全市散養的山羊由封禁前的30多萬隻下降到目前的1.02萬隻,舍飼養羊0.7萬隻。忻州市自2002年5月出臺《關於實行封山禁牧發展舍施養畜的決定》以來,新建圈養面積120萬平方米的圈舍,圈欄養羊80萬隻。五寨縣採取“大戶牽頭、小區示範、規模養殖、群體發展”措施,出臺了不收圈舍佔地費,無償投資畜草種植,財政補助建設基礎設施等優惠政策,累計發放貸款400多萬元。大同市2003年7月發佈《大同市封山禁牧管理暫行辦法》,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用於貸款貼息,建立養羊、養牛發展風險基金,逐步轉變落後的畜牧業生産方式。
封山禁牧加快了生態保護恢復。各地在國家和省級工程以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重點部位實行拉網保護,實施禁牧封育。全省以通道綠化為重點,高速公路綠化工程基本實現拉網保護,累計長度達到1500多公里。陽泉市保護恢復天然植被200萬畝,朔州市對1000多公里的通道綠化工程全部實行拉網封育,重點工程封禁面積170多萬畝。另外,晉城、太原等市也圍欄拉網。通過實施封山禁牧,平順縣水土流失面積由75%下降到30%,柳林縣綠化覆蓋率達到21%,大同縣巨樂鄉植被覆蓋率由30%提高到80%。
據悉,從今年12月1日起,太原、晉中、呂梁實行封山禁牧;從明年6月1日起,大同、忻州、朔州實行封山禁牧。(記者 康梅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