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科學的價值與精神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30年來,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生活,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也是全國科學大會召開30週年。1978年3月18日到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的著名論斷,率先在科技界進行撥亂反正,在政治上端正了知識分子的地位,奏響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先聲,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3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科技的認識也不斷深化,科技發展的理念和發展的戰略不斷地與時俱進。鄧小平同志和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著名論斷,強調科學技術要走在前面。江澤民同志和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提出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的偉大設想。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
胡錦濤總書記2006年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還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性力量。”這一論述是對科技價值當代特徵深刻而全面的闡述,既揭示出科學技術在物質文明中的作用,也揭示出科學技術在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30年來,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之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之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之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新時代、新形勢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新要求,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認清科學技術的價值與精神,認清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將有助於深刻把握科學技術的本質特徵,積極主動適應時代發展,有效推進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動員全社會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經濟社會變革和科技創新都離不開觀念、文化和制度的創新。我想著重談一談科學價值觀和科學精神的內涵。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
科技的價值
科學技術作為生産力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是逐步顯現的。比如,造船技術、指南定向技術、測量技術等的發展推動了地理的大發現,而地理大發現不光促進地球科學、天文學、航海學、天氣預報學以及造船技術的發展,還促進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和世界市場的出現,甚至現在談的全球化的概念都可以追溯到地理大發現時期。又如,牛頓力學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力學基礎,以蒸汽機發明為標誌的工業革命開啟了工業社會的序幕。再如,麥克斯韋方程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促進了電器化和通訊業的發展,照亮了人類前行的道路,人類開始進入電氣化時代。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動力系統從人力、畜力、水力逐步向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方向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斷注入新的動力。科學技術每一次重大的進步,都對社會生産力産生了巨大影響,給人類的生産和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變革。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産力。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推動了激光、通信産業的發展;原子理論的發展導致了核能的軍用和民用;固體物理學的發展,導致了半導體、晶體管、集成電路、磁性存儲材料、計算機技術,還有超導以及太陽能電池等産業的發展;建立在孟德爾、摩爾根基因理論基礎上的育種理論,導致了農作物品質的優化和産量的大規模提高;維納的控制論為當代工程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並催生出智慧生産線。20世紀以來,科學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速度促進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在當今世界,任何重大的科技創新都離不開科學創新的支撐,技術的進步不但為生産力也為科學創新提供了新的手段與動力,兩者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
科學也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牛頓力學對物質及其運動規律的認識,促進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産生和發展,並且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思想基礎;達爾文進化論揭示出生命發生演化的規律,顛覆了西方人長期信奉的神創論;基因結構與功能的發現,揭示了生物的生殖、發育、遺傳、變異的分子基礎及變化規律;數學和系統科學揭示了事物複雜表象底下的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和自然的數量與形態韻律;相對論、量子論深化了人們對快速變化的微小物質世界的認識;天體物理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提出則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
科學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科學研究表明土地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容量都是有限的。知識經濟的發展又證明,單純依靠資本和熟練勞動無法保持競爭力,知識成為創造新財富的核心與基礎。當今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也説明光靠虛擬經濟、投機操作,失去科技進步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經濟增長同樣也是難以為繼的。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地區和企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知識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當然其關鍵還是創造知識的人,以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創新為民為宗旨,應該是中國當代科技工作者的價值觀的核心。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的價值內涵還在不斷擴大。科學技術是對客觀世界系統的認識,是正確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是工程和管理創新的源泉與基礎;是第一生産力,是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社會和諧進步的知識基礎和根本的支撐;也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能力的保障。
科學技術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大決策和立法的重要依據,是創造就業和解決貧困的重要手段,是科學教育和終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石,是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人類文明永不枯竭、不斷發展的最重要資源。
科學技術還改變了人們的發展觀。地球科學的進展在消除了人類對於自然的恐懼的同時,也告誡人類地球系統的複雜性和脆弱性,警示人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愛護這個地球。1963年,美國的生態學家Rachel Carson發表了《寂靜的春天》這一著作,抨擊了傳統粗放式工業生産對環境的破壞,開啟了環保運動的先河。環境科學的發展,揭示出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有些破壞是不可逆的,人類應該“敬畏”和尊重自然。科學的進步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使人類的發展觀經歷了從認知自然、開發自然到與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進化。我們的黨中央通過科學總結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歷程和中國發展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科學的精神
科學精神是人類文明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是在人類文明進程當中逐步發展形成的。科學精神源於近代科學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與實證傳統,它隨著科學實踐的不斷發展,內涵不斷豐富。科學精神集中體現為追求真理,崇尚創新,尊重實踐,弘揚理性。科學精神倡導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衛真理的勇氣。科學精神堅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學術自由,用繼承與批判的態度不斷豐富發展科學知識體系。科學精神鼓勵發現和創造新的知識,鼓勵知識的創造性應用,尊重已有認識,崇尚理性質疑。科學精神不承認有任何亙古不變的教條,科學有永無止境的前沿。科學精神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要求對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陳述、見解和論斷進行實證和邏輯的檢驗。科學精神強調客觀驗證和邏輯論證相結合的嚴謹的方法,科學理論必須經受實驗、歷史和社會實踐的檢驗。
科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是倡導追求真理,鼓勵創新,崇尚理性質疑,恪守嚴謹縝密的方法,堅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則,強調科學技術要服務於國家民族和全人類的福祉。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科學精神曾經引導人類擺脫愚昧、迷信和教條。倡導擺脫神權、迷信和專制的歐洲啟蒙運動的主要思想來源於科學的理性精神。科學精神所倡導的崇尚理性、注重實證和唯物主義在推動歐洲國家由封建社會向憲政社會過渡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科學技術的物質成就充分彰顯的今天,科學精神更具有廣泛的社會文化價值。注重創新已經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價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為廣為認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會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日益成為人類的共同追求。在當代中國,富含科學精神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已經成為黨的思想路線,成為我國人民不斷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已成為先進文化的基礎;倡導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社會主義文化;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已經漸成社會風尚。當然,在這方面我們比起發達國家來,還有一定的距離,還要繼續努力。
科學的道德
科學研究因為是創造性的人類智慧活動,高尚的道德標準必然是科學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長期的科學實踐中,科學嚴謹的行為規範、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和國際公認的制度倫理,為科學體系提供了一種自我進化的機制,形成了科學的道德規範。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社會化的宏大事業,成為既有社會地位又有一定利益追求的事業,科研當中的不端行為也開始滋生和發展。對於我國來説,近代科學傳統還不是很長,科學共同體內部的道德約束和制度基礎還不健全。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的轉型期,社會和市場中的不良風氣在科技界也必然有所反映。在當前,通過科學不端行為獲取聲望、職位、利益和資源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加強科學道德規範建設,保證科學的學術榮譽,維護科學的社會聲譽,已成為當前我國科技界的一項重要任務。
建設科學道德規範應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則。
首先是誠實守信的原則,誠實守信是保障知識可靠性的前提條件與基礎,是科技工作者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規範。誠實原則要求科技工作者在項目設計、數據資料採集分析、科研成果公佈的時候要堅持實事求是,同時要尊重他人已有的貢獻。在求職、評審等方面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對於研究成果的錯誤和失誤,應該以適當的方式及時公開承認。
第二是信任與質疑互補的原則。科學是一種不斷積累與進步的人類創新活動,後人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才能不斷前進。因此,所謂信任,就是相信和尊重他人或者前人的知識創造,把科學研究中的某些錯誤歸咎於尋找真理過程中的自然的困難和曲折。質疑就是要求科技工作者對科研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始終保持警惕,即使這種錯誤是由著名的科學家或者所謂權威提出來的(其實科學並不承認權威),也要毫不猶豫予以糾正。信任與質疑還要求科學家始終保持警惕,不排除某些人有違規行為的可能性。
第三是公開性原則。科學是建立在研究成果公開發表、被同行認可的基礎之上的,科學研究最終的目的在於造福全人類,因此公開性原則強調只有公開了的知識和發現在科學界才被承認,才具有效力。在強調知識産權保護的今天,科學界仍要強調維護公開性的原則,追求科研活動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推動和促進全民共享公共知識産品。這跟知識産權的保護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並不矛盾。
第四是相互尊重的原則。相互尊重是科學合作的基礎。科學研究要求尊重他人的著作權;通過對他人科研成果的引證給予其研究以承認與褒獎;對於他人的質疑採取開誠布公和不偏不倚的態度;尊重他人對自己的科研假説的證實和辯駁以及質疑;合作者之間要承擔彼此尊重的義務,尊重合作者的尊嚴、能力、業績和價值取向。
嚴謹的科學道德規範不僅有助於我國科技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且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中國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應該自覺履行科學的社會責任,珍惜職業榮譽,承擔起對科學技術後果評估的責任。對自己工作可能帶來的社會後果進行檢驗與評估,一旦發現存在弊端或者是可能帶來危險,應改變甚至中斷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獨自作出抉擇,應該暫緩或中止相關研究,並及時警示,最大限度規避或減少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需要講信用,重承諾。中國科技界應當大力倡導求真唯實的科學精神,踐行我國科技界長期形成的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和嚴肅、嚴密、嚴謹的作風,促進誠實守信社會風氣的形成。
科技的社會倫理
現代科學與技術正在醞釀著新的突破,它必將引發人類未來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等發生重大變革,同時也必然帶來新的道德倫理問題。譬如説,信息技術將繼續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産方式以及商業與社會管理等産生積極、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但是也可能帶來或已經帶來網絡欺詐、黑客攻擊、信息洩露、數據作偽、虛假、賭博與色情信息的非法傳播等問題。而且,由於各國、各地區和個人間信息獲取與應用的不平衡,産生新的貧富差距——數字鴻溝。
又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發展,將為農業、醫療保健、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帶來新的革命性變化和作出無可衡量的貢獻。但是,也有可能發生個人生命信息的洩露,人的社會屬性難以界定等倫理問題,並且導致生態安全受到人為的攻擊,人類的遺傳發育健康面臨新的威脅等倫理挑戰。
又如納米技術的發展,當然會導致信息、電子、製造、化工、醫藥、材料和環保産業的新的革命性的變革。但是,如果在沒有科學防範的情況下納米技術得到大規模的應用,也有可能在人類健康、社會倫理、生態環境等方面引發諸多挑戰。研究表明,一些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毒性,納米顆粒與納米碳管可能引發腫瘤,而且有能力穿透動物包括人的腦血屏障。納米材料廢棄物的處理也將是人類面臨的新課題。一旦納米技術成為攻擊性的武器,至今人類還尚未準備好防範的辦法。
又如認知科學的進展將為計算機、通訊、腦神經科學,乃至學習和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為人類腦與精神系統的健康、發育和精神疾病防治提供更為有效的手段。但是,一旦認知科學被濫用,有可能引發心理誘導、心理傷害、認知誤導等對人的行為、情感和思維的控制,帶來人的隱私權、行為自主權受到非法侵害等新的嚴重倫理問題。
又如空間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全球信息系統和遙感系統)的完善與廣泛運用,擴大了人類認知的視野,促進了地球、資源、環境科學的發展,為保障農業生産、監察生態環境的變化、預測預報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建設數字地球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但是,在新的空間監測手段下,個人的隱私難以保障,企業的商業機密容易洩露,掌握先進空間技術的國家自然就把握了信息的優勢,從而造成國與國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乃至於個人與個人之間信息新的不對稱,生存發展新的不公平等問題。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所産生的這些倫理問題,我認為並非是由於科技發展本身所致,主要是源於對科技的不恰當運用。倫理並不能成為人類放棄或者限制科技發展的理由。探索未知世界,創新生産生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是科學與技術發展永恒的動力與追求。科學技術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與基石。發展科學技術、造福人類是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全人類的共同社會責任。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必將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發展新的人類倫理準則。
科學技術是人類共同創造的知識財富,具有可積累、可共融、可分享、可再創造等特點,理應造福于全人類。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技術也是一柄雙刃劍。科學技術一旦被濫用,也可能危及自然生態、人類倫理以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不平等、不安全、不和諧、不可持續,甚至帶來人為的災難。
所以,人類應該共同恪守科學的社會倫理準則:科學家和工程師不僅應該有創新的興趣與激情,更應該有崇高的社會責任感;科技創新應該要尊重生命,包括人的生命以及生物生命,尊重自然法則;科技創新應該尊重人的平等權利,不光是當代人的平等權利,還要尊重世代人之間的平等權利,我們不能光為了我們當代人的福祉而犧牲我們子孫後代的發展權、生存權;科技創新應該尊重人的尊嚴,不應該分種族、財産、性別、年齡和信仰;科技創新應該尊重自然,保護生態與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我堅信只要加強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緊密結合;只要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只要不斷完善法律、規章、公約和規範,加強公眾對科技的理解和監督;只要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共同攜手,迎接挑戰,加強交流,充分合作,我們一定能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科學和諧持續發展,一定能共鑄中國科技新的輝煌,建設創新型的國家,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且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文為12月3日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79場報告會上所作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