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不斷發展,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我國經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開拓國內市場、擴大消費需求的任務更加繁重和緊迫。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戰略方針,商務部採取積極措施,努力保障市場供應,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一、加強公共信息服務,引導生産消費
今年我國商品市場波動頻繁,豬肉、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和供求變化較大,近期還發生了三鹿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為及時跟蹤掌握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發揮公共信息引導功能,商務部充分利用城鄉信息服務體系,第一時間啟動應急監測日報制度,掌握重點商品的價格、銷售、庫存等情況,通過“商務預報”等多種途徑,及時向社會發佈。同時,針對市場熱點問題和敏感商品,加強預測預警,建立生豬屠宰信息監測和預警系統,完善一系列商品指數發佈制度,積極引導生産供給和居民消費。
二、增強儲備調控能力,保障市場穩定
今年以來,自然災害和突發性事件頻發,為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商務部充分發揮儲備調控作用,加大市場調控力度。一是積極建立完善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機制,增加儲備品種,擴大儲備規模。截至目前,除中央儲備外,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建立了豬肉地方儲備。二是加大應對突發事件儲備商品投放力度。今年雨雪冰凍災害期間投放2.8萬噸儲備肉,“3.14事件”期間向拉薩投放牦牛肉,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向地震災區投放8000多噸儲備凍肉,奧運期間安排2萬噸儲備凍肉,有力維護了市場的穩定。三是健全應急商品數據庫,提高應急能力。依託應急商品數據庫,年初雨雪冰凍災害期間向災區緊急組織調運了40萬噸蔬菜、1000萬支蠟燭及照明設備、食用油、方便麵等商品,在應對“汶川大地震”中組織調運了大量的飲用水、方便食品、奶製品、手套、口罩、撬棍、照明用品等救災物資,確保災區市場供應和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産需銜接,增加有效供給
受自然災害、出口環境變化、産銷關係脫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我國部分地區農副産品相繼出現“賣難”現象,影響農民增收和農産品市場供應。為此,商務部門積極行動,組織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零售企業與産地建立産銷銜接機制,疏通流通渠道,同時,利用“商務預報”、“新農村商網”等多種途徑,建立農産品産銷對接平臺,引導産銷對接,先後解決了雨雪冰凍災害期間江西臍橙、湖南椪柑、海南果蔬、廣西毛竹、浙江柑桔等銷售難問題,以及四川地震災區果蔬等農産品賣難問題,促進了農産品生産流通,增加了農産品市場的有效供應。
四、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促進消費安全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影響居民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嚴重影響了居民消費信心和預期。為保障食品安全,提振消費信心,商務部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一是完善制度建設,貫徹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酒類流通管理辦法》,落實《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試行)》、《農産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試行)》等,規範約束流通企業生産、經營行為。二是繼續大力推進“三綠工程”,加大綠色市場培育和規範管理力度,加強綠色市場認證標準培訓。三是紮實做好安全消費宣傳推廣,組織印製了近百萬份食品安全消費海報和《奶製品安全消費十問》宣傳折頁,發放到全國各地“三綠工程”綠色市場、“萬村千鄉”農家店等食品流通企業,免費贈發給城鄉消費者,普及奶製品選購、飲用、儲存、保健、維權等方面的知識,取得了積極的宣傳成效。
五、培育品牌展會,發展展會消費
培育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展會是擴大消費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年來,商務部結合繭絲綢行業貿、工、農一體化管理,積極培育組織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匯集國內外眾多絲綢、服裝品牌産品展銷展示,對拓展國內外市場、提升我國服裝品牌、擴大絲綢消費、提高蠶農收益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帶動了住宿、餐飲、交通、通訊等相關消費。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和國內經濟出現的新情況,商務部將積極應對,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市場保供力度,改善市場供需關係,滿足居民消費需求。一是切實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商品市場變化,及時發佈肉、蛋、奶、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信息,加強預測預警,不斷提高市場調控的能力和水平,為擴大居民消費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完善儲備制度。落實豬肉等儲備規模,增加小包裝糧油等儲備品種,建立瓶裝飲用水、方便食品、衛生清潔用品、照明器材等應急商品商業代儲機制。改造現有儲備設施,加強中央儲備庫建設。完善應急商品數據庫建設,擴大重點聯絡企業範圍,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三是繼續加強産需銜接。完善農産品産銷對接平臺服務功能,創新區域間、企業間産銷合作模式,建立解決農産品“賣難”問題的長效機制,增加市場有效供給。四是發揮進口保障國內市場的功能。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增加國內需求大、市場供應偏緊、對外依存度高的生活必需品、日用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進口,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性消費需求。五是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大力實施“三綠工程”,加強綠色市場建設,支持流通企業和批發市場購置食品質量檢測設備,完善自檢體系,加快“放心肉”、“放心酒”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放心食品宣傳力度,確保流通食品安全管理,促進安全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