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劉鵬在2009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作工作報告(全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0日   來源:體育總局網站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努力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2009年1月20日)

同志們:

    2009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今天召開了。首先,我代表國家體育總局,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部門和有關方面在過去一年裏給予體育事業的支持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全國體育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2008年對我國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體育也是具有重大、特殊歷史意義的一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我們親身經歷、共同見證了中國體育鑄就輝煌、中華民族實現夢想的歷史時刻。2009年是建國60週年,是體育事業經歷了北京奧運會的榮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強大動力,面向未來、只爭朝夕、不懈追求、不斷超越的新開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召開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胡錦濤總書記9.29重要講話為指引,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繼承發揚北京奧運會的經驗和遺産,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實現體育的新發展、新跨越。認真思考和著力解決影響我國體育科學發展的制約因素,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國務院領導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劉延東同志將親自到會看望大家,並作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對體育工作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是對全國體育工作者的莫大激勵。

    在這次會議上,有8個單位將作大會發言。胡家燕同志將作會議總結。今年,第十一屆全運會將在山東舉辦,總局將對全運會的籌備以及賽風賽紀問題做出部署,提出要求,有9個單位將在第十一屆全運會賽風賽紀工作會議上發言。

    下面,我講幾方面的問題。

    一、認真總結繼承北京奧運週期體育工作的成果和經驗

    2008年北京奧運會隆重舉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總局與地方體育部門、全國體育工作者滿懷為國爭光的豪情壯志,以拼搏奉獻的實際行動,與各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廣大群眾一起,積極投身奧運會的籌備工作,在體育競賽、火炬傳遞、賽事組織、場館運行、工程建設、後勤保障、媒體服務、對外交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做出了重要貢獻。體育戰線全力以赴做好奧運備戰和參賽工作,圓滿完成北京奧運會各項參賽任務,取得51金21銀28銅、位列金牌榜第一的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為祖國、為人民贏得了榮譽;“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活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深入人心。成功舉辦和參加了一系列非奧項目重大國際賽事;體育産業快速發展,為體育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其他各項體育工作也圍繞中心任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全面進展和突出業績。

    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中國體育的優異成績,是共和國奮鬥進取、繁榮強盛光輝歷程的真實寫照,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的集中展示,是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發展道路的成功實踐。我們真切地認識到:

    第一,優異成績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堅強領導。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十六大、十七大等重要會議的報告、決議以及政府工作報告都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作為重要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籌備和舉辦北京奧運會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胡錦濤總書記等領導同志多次對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備戰參賽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親切看望慰問。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堅強領導,是中國體育取得輝煌成績、實現歷史跨越的根本保證和強大動力。

    第二,成績歸功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經歷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國體育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30年。國運盛,體育興。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政治穩定,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基礎、精神支持和政策保障。

    第三,成績歸功於全國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北京奧運會備戰參賽期間,全國人民和社會各界對體育事業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給予了無私幫助和鼎力支持,這是中國體育取得優異成績的力量源泉。

    第四,成績歸功於幾代體育工作者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鍥而不捨、艱苦奮鬥。幾代體育工作者嘔心瀝血、無怨無悔,鋪就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體育發展道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寶貴財富,為中國體育不斷的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北京奧運會的各項工作中,總局和全國體育界同心同德、求實創新,廣大運動員、教練員以“為人生添彩、為奧運增輝、為民族爭氣、為祖國爭光”的精神和意志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奮勇拼搏,共同鑄就了中國體育新的輝煌。我們的體會是:

    (一)抓住北京奧運會這一重大歷史契機,促進中國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北京奧運會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雅典奧運會一結束,體育界就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緊緊抓住北京奧運會這一重大歷史契機,把備戰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東道主,我們面臨不同於以往的更高要求。廣大人民群眾對於中國軍團的成績有更高的希望,國際社會也對中國體育的表現更加關注;運動員面臨本土參賽來自方方面面的熱切期望和巨大壓力;反興奮劑工作面臨更複雜的形勢和更艱巨的任務;人民群眾更加高漲的奧運熱情,對群眾體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體育産業的發展既面臨難得機遇,又面對許多嶄新的課題;競賽組織、奧運工程建設、體育新聞宣傳、外事工作都有著不同於以往的環境和特點;各項政策、後勤保障也有著更高的標準、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我們始終把北京奧運會作為促進中國各項體育事業跨越進步的新契機,錘煉作風的大熔爐,學習提高的大課堂,在做好備戰參賽工作、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同時,使體育事業得到了全面推進,體育隊伍得到了充分鍛鍊,為未來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

    (二)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行科學系統、求實、有效的備戰參賽工作

    一是統一思想,堅定信念,明確目標。通過強有力的思想動員激發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工作者為國爭光的強烈信念,並將其轉化為拼搏奮鬥、刻苦訓練的實際行動;明確提出了“立足於早,著力於細,抓好組織、計劃、責任、保障四個落實”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全力挖掘優勢項目潛能,努力實現潛優勢項目的突破,促進落後項目的全面進步,推動集體球類項目水平的提高”的戰略目標,並將目標責任提前兩年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單位,激發了各項目、各地方體育部門的積極性,激發了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和體育工作者敢於勝利的鬥志。

    二是創新備戰體系,完善備戰措施。全國體育系統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根據北京奧運會備戰參賽工作的特點和需要,成立了各級備戰工作領導小組和備戰辦公室,各項目中心成立了以中心領導牽頭的各項目隊委會和複合型教練團隊;從國家利益出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好參賽人員的選拔工作;從運動員切身利益和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出發,高度重視運動員保障工作;按照“眼睛向下看,圍著項目轉”的方針,盡最大努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做好參賽指揮工作,注重賽前心理減壓,賽時充分發揮各項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制定完善參賽工作方案,建立了集體領導、職責清晰、快捷高效的參賽指揮體系。

    三是狠抓科學訓練這一備戰參賽的核心。認真深入探索項目規律,更新訓練理念,創新訓練方法,科學把握訓練節奏,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各參賽項目進行了七個輪次的逐一督查盤點,圍繞高原訓練、本土參賽因素、外教使用和管理、提高科學訓練水平、三大球項目賽制改革、訓練工作的原則和要求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有針對性地解決了訓練中的大量問題,提高了科學訓練水平和訓練質量,為創造優異成績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四是高度重視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我們把加強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與競技備戰同樣重要的備戰措施,成立了“備戰2008年奧運會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以為國爭光為切入點,在各項目國家隊廣泛開展了“備戰2008年奧運會理想信念系列教育活動”,同時加強了體育道德作風建設和文明禮儀教育。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是北京奧運會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重要保障。

    五是高度重視反興奮劑工作。我們始終把反興奮劑工作作為備戰參賽工作中極端重要的一環,作為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作為為國爭光的重要內容,按照“保險保險再保險”的要求,確定了萬無一失的工作目標。我們不斷完善反興奮劑政策法規,加強反興奮劑教育監督和檢查工作,加大對興奮劑違規事件的處罰力度。總局與地方體育局、項目管理中心簽署了《反興奮劑責任書》,組織參賽運動員、教練員進行了反興奮劑宣誓活動。系統、紮實、有力的反興奮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體育代表團實現了乾乾淨淨參賽的目標,受到了國際體育界的高度讚譽。

    六是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充分發揮舉國體制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我們堅持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總局和全國各省區市體育部門集中有限資源,統籌社會力量,不斷改革創新,完善訓練和競賽管理體系,形成了符合國情、獨具特色、富有實效的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動員力、協調力和戰鬥力。全國體育界上下同心,和衷共濟,體現出舉國體制的巨大優越性,成為奧運會備戰參賽工作的強大保障。

    七是廣大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和體育工作者樹雄心、立壯志,懷著誓奪北京奧運會優異成績、建功立業、為國爭光的強大信念,懷著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勝利的強烈渴望,克服困難,刻苦訓練,加強保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造福人民群眾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精英的競技場,更是人民群眾參與體育、享受體育的大舞臺。我們抓住北京奧運會這一歷史契機,全力唱響“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圍繞奧運會的籌備、備戰和參賽,加大了群眾健身設施建設力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實現了奧運火炬珠峰傳遞的人類壯舉,使體育熱、健身熱充分融入到全國掀起的奧運熱之中。奧林匹克與全民健身深入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極大推動了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營造了濃郁的社會體育氛圍,進一步夯實了中國體育的社會基礎,使北京奧運會創造並留下了面向大眾、面向未來的豐富遺産。

    (四)高度重視體育的綜合功能和作用,為服務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和全局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今體育的發展,日益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併發揮著重要影響。奧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不僅是競技體育的盛會,也是各國團結、交流、競爭、合作的大舞臺。我們緊密圍繞對體育綜合功能的認識,努力做好各項工作,並確立了北京奧運會的綜合參賽目標,提升了體育工作者跳出體育看體育的社會責任感。中國體育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社會,服務大局,以優異成績和精彩表現,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凝聚了中華民族昂揚向上、團結奮發的精神力量;精彩的體育賽事和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體育文化需求,對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抓住機遇推動體育産業的進步,為優化産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出了有益貢獻;緊密配合我國外交工作大局,在極大提升中國體育的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國際交往,展示了我國和平進步的國際形象。中國體育的發展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充分證明了體育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國際交流的大舞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生活的必要元素,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發揮著重要影響。

    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9.29重要講話精神,認清新形勢下體育的歷史使命和奮鬥目標

    去年9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總書記對中國體育的優異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中國體育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發出了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號召。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們做好體育工作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體育事業的新發展、新跨越,我們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認識中國體育的社會價值和綜合作用

    實現體育事業的新發展、新跨越,就要高度重視、充分實現新時期中國體育的社會價值。胡錦濤總書記從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高度闡述了體育發展的重要價值,充分肯定了體育在提高全社會文明素質、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改善群眾精神風貌方面的重要作用。當代體育對塑造大眾人生觀、價值觀,對移風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國際交流具有特殊價值和積極影響。同時,作為以人為本、積極進取、公平正義、規則至上、團結友愛、健康自然的事業,體育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不斷挖掘和充分展現體育的社會價值,發揚“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中華體育精神,不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增添精神動力,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成為時代精神的倡導者和先行者,為構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全面認識新時期中國體育的社會價值和綜合作用,是實現新時期中國體育新發展、新跨越的重要認識基礎和思想定位。

    (二)正視體育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北京奧運會的優異成績標誌著中國體育發展的新高度。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因此驕傲自滿。按照胡錦濤總書記9.29重要講話的要求,用科學發展觀來衡量,中國體育還存在若干與國家飛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發展中、前進中的問題,要認真研究解決。

    1、關於發展群眾體育、滿足人民群眾健身需求的問題

    一是政府向人民群眾提供體育公共服務的職能尚未充分發揮。各級財政對於群眾體育事業投入過少,政府向人民群眾提供的體育基本服務與群眾需求不相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與有限的社會體育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還很突出。傳統的群眾體育組織管理模式需要創新,對全民健身的科學指導有待加強。

    二是體育場地設施不足與利用率不高的現象並存。全國體育場地設施總體數量不足,佈局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平衡。現有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利用率低,造成資源的閒置和浪費。

    三是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較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群眾的體育鍛鍊意識有待提高,國民體質特別是青少年體質令人擔憂。

    2、關於促進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問題

    第一,運動項目成績結構問題。我們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51枚金牌,但優勢項目發展空間趨於飽和;田徑、游泳等基礎大項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巨大;廣大群眾喜愛的集體球類項目大部分水平不高,特別是足球,不但技不如人,還暴露出思想作風方面的嚴重問題,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很不滿意;一些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市場效應的項目,我們的競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冬季項目雖有進步,但總體上也大大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運動員文化教育、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和傷殘保障等長遠性、根本性問題尚未得到系統、全面的解決。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文化教育十分薄弱,體校培養的學生和省級以上專業隊運動員綜合能力和素質難以滿足進入社會後的需要,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面臨相當大的困難;各地在推進運動員社會保險制度方面尚不平衡,運動傷病防治和救助沒有建立起長效機制。

    第三,有的項目訓練理念還比較落後,訓練方式還比較粗放,對項目規律認識不深不透,訓練質量和效益不高,違背科學訓練的規律,造成運動人才的浪費和運動傷病的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第四,體育行業作風建設仍然面臨嚴峻挑戰。在體育比賽中弄虛作假、裁判員執裁不公、徇私舞弊時有發生,有時還比較突出,反興奮劑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3、關於體育産業發展問題

    我國體育産業伴隨著經濟發展和體育事業的進步而快速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缺乏系統、全面的體育産業政策,與體育産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二是體育産業發展的基本制度不健全,沒有建立起科學系統的體育産業統計體系;三是體育場地、設施、用品和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低,體育市場的服務、監督、管理體系不健全。

    4、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認真思考和應對

    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推進,給體育工作帶來了新機遇,也給傳統的體育發展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戰。比如社會結構的變化、流動人口的增加和身份關係的變化、老齡化社會的來臨等都給群眾體育的組織開展帶來重要影響;勞動就業制度的變化、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對如何完善舉國體制,加強新形勢下的體育人才培養、運動隊管理提出了新課題;職業體育的發展使我國體育項目發展和管理工作面臨新情況、新矛盾,如何既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急需研究探索和應對;既要強化政府的體育公共服務職能、又要發揮市場配置體育資源的作用,還有若干問題未破解;如何進一步推動體育産業的發展進步,既為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發揮作用、又拓寬向人民群眾提供體育資源的渠道,還有很多理論和實際問題需要解決。總之,面對迅速發展和不斷變革的社會,我們的管理理念、體制機制、政策法規還不能及時準確地做出反應和調整,實踐中面臨管理關係不順、權利利益不清、法律定位模糊、責任難以界定等問題,對我們不斷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明確中國體育的奮鬥目標和總體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促進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奮鬥目標,這一目標是不斷推進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對體育工作的要求,是對我國體育事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面向未來發展目標的科學定位。我們要以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指導、為綱領,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進一步樹立發展信心,拓寬發展思路,改進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後勁,努力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我們就要以人為本,更加注重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我們要認真研究新的歷史條件下體育在人民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新特點、新定位,根據社會環境新變化,著眼於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新追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體育公共服務,讓更多的人享受社會進步和體育發展的成果。要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體育健身意識,培養群眾的健身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更多的人投入全民健身運動,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因時制宜,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全民健身體系的建設,切實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學化、法制化、生活化水平。

    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我們就要面向國際競技體育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認真探索競技體育發展規律,認真研究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冷靜分析競技體育成績、結構、效率等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在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保持我國競技體育特點和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培育新的金牌增長點,特別是對那些具有重要基礎地位的項目、對那些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的集體球類項目,我們應當有更高的、更全面的追求。我們要對競技體育發展的目標、方向、佈局、策略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完善,不斷挖掘潛力,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推動競技體育內部各門類均衡發展,增強中國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就要努力實現體育事業與體育産業協調發展,不斷增強體育發展的後勁與活力。要加強和改進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強化政府發展體育事業、提供基本體育公共服務的責任,同時大力發展體育産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體育需求。發展體育産業是深化體育改革、創新體育發展模式、壯大體育發展基礎、增強體育發展動力、擴大社會體育資源、向社會提供多元化體育服務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引導消費、擴大內需、增加社會就業、優化産業結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的重要方面。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完善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資金、社會力量投資體育、興辦體育的積極性,為體育發展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

    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就要樹立科學發展理念,銳意改革創新,建立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刻領會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含義,加強理論研究,完善發展戰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路徑,創新發展機制,改進發展措施。要認真處理好體育發展的內外部關係,做到體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城市與農村以及不同區域之間體育的協調發展,促進體育內部各項工作、不同項目的協調發展;要牢固樹立崇尚科學、崇尚法治、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堅持科教興體、人才強體、依法治體;要大力加強體育文化建設,增強中國體育文化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要加強對體育發展的戰略研究和科學規劃,努力推動體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快體育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體育管理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加快中國體育的現代化進程。

    (四)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發展信心

    北京奧運會後,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對未來中國體育的價值、任務、發展方向、發展模式等非常關心,對於舉國體制、協調發展、政府角色等重要問題非常關注,這些問題也是體育界非常關心的,正是我們不斷思考的。通過對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體育騰飛的思考和總結,我們的體會是,中國體育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組成部分,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服務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過去是、今後仍然是中國體育的重要價值所在。北京奧運會的成功並不意味著中國體育完成了歷史使命,而是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新起點;對於舉國體制,我們的認識也很明確。舉國體制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國家目標、社會利益出發而逐步形成的富有實效的競技體育運作模式。沒有舉國體制,中國體育就不可能實現歷史跨越,動搖了舉國體制,就必然導致我們喪失原有的優勢,導致競技體育水平大滑坡,同時也將對群眾體育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一要堅持、二要完善舉國體制,既發揮它的凝聚力、戰鬥力,也發揚它的整合力、協調力;關於群眾體育,我們既要努力實現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協調發展,也要反對形而上學的觀點,將二者簡單對立,把二者理解成非此即彼、此消彼長的關係,既要把握二者協調發展的規律,也要探索其各自不同的規律;關於政府定位,應當明確的是,隨著體育在社會發展、大眾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政府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我們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政府對體育工作的領導,把向社會提供基本的體育公共服務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對於中國體育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我們絕不能諱疾忌醫,但也不能以偏概全、以發展進步中存在的問題來否定中國體育的輝煌成就、核心價值和基本經驗。

    胡錦濤總書記在9.29講話中對體育工作高屋建瓴的重要指示,為全國體育界統一思想、繼續前進提供了思想動力和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明確發展方向,樹立發展信心,邁出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堅定步伐。

    三、以紀念改革開放30年和迎接建國60年為契機,抓好開局,突出重點,認真做好2009年的體育工作

    2009年是中國體育以紀念改革開放30年和迎接建國60年為新的契機,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努力實現新發展、新進步的重要一年。我們要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總結30年來中國體育基本經驗,朝著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目標,開好局,起好步,認真做好今年的各項體育工作。

    (一)做好推動全民健身長效化、機制化的重點工作

    第一,切實履行提供體育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的職能,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繼續推動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加強對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繼續推動把“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納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加強統籌。進一步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引導各地方以及社會力量興建更多百姓身邊的體育設施;總結“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的建設經驗,提高工程建設的針對性、適用性,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健身需求。

    二是提高現有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推動學校體育設施開放。積極採取措施,推動全國體育系統場館對公眾開放。爭取各級政府主導,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加強合作,總結推廣成功經驗,進一步提高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率。

    三是嚴格執行有關體育設施的政策法規。《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對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使用、保護做出了全面具體的規定,國家建設部制定發佈了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體育設施的具體規範,但這些法規和規章在實踐中落實得不好。體育部門要盡最大努力,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執法監督檢查,使制度落到實處。

    第二,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的政策法規和規劃

    一是推動《全民健身條例》早日出臺。近年來,體育總局會同有關部門經過艱苦努力,已經完成《全民健身條例》起草工作,並上報國務院。我們將繼續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做好《全民健身條例》的審定工作,推動條例儘早出臺。

    二是圍繞“全民健身日”,大力宣傳、精心籌劃全民健身活動。國務院已經正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為全國的“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設立是體育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我國第一個全國性體育節日的誕生,表明了黨和國家對全民健身事業的高度重視,是北京奧運會遺産社會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和體育愛好者的共同願望。我們要以節日的設立為契機,結合以往工作經驗研究制訂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的宣傳,組織開展生動活潑、富有實效的活動,形成規模,擴大影響,促進全民健身運動廣泛、深入開展。

    三是研究制定好新週期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年發佈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到2010年將完成歷史使命。要總結綱要實施的成果和經驗,研究2010年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方案,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再上新臺階。

    第三,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

    一是要認真抓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落實。各級體育部門要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切實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推動青少年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要求落到實處。

    二是要努力構建學校、社區和家庭相聯絡的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網絡。要配合教育部門,把每年一度的校運會恢復起來。廣泛開展社區青少年體育競賽交流活動。充分利用節假日吸引廣大青少年走向運動場。

    三是要配合教育部門有名有實地辦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將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辦成廣大青少年參加體育鍛鍊的樂園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搖籃。

    第四,充分利用和延伸北京奧運會對推動全民健身的綜合和持久效應,促進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以落實《群眾體育“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二期工程第二階段任務為目標,圍繞全運會、全民健身日、建國60週年慶典等重大時間節點,發揮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各行業體協、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的優勢,廣泛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認真籌備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促進非奧運項目的發展。要抓住非奧運項目數量多、普及面廣、在基層群眾中易於開展的特點,積極發掘其特有的健身和文化價值,積極參加非奧項目的國際交流,促進非奧項目的普及和提高。

    第五,做好農民、老年人、職工、婦女體育工作

    農民體育、老年人體育、職工體育、婦女體育是群體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有規模、影響大、示範性強的群眾體育活動。要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受農民喜愛的體育健身活動;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要更加重視老年體育,讓體育成為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認真籌備第一屆全國老年人健身體育大會,真正把它辦成一屆老年人歡樂健康的盛會;要加強與全國總工會的配合,指導全國職工體育工作深入開展;要配合有關部門辦好第四屆全國婦女健身展示大會。

    (二)在保持競技體育發展優勢的基礎上,以改革創新精神努力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競技體育要始終堅持“為國爭光”的核心目標,繼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實現新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2001—2010年的《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即將完成歷史使命,要研究制定新的《奧運爭光計劃綱要》,明確下一個時期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目標和措施。

    第一,繼續保持優勢項目水平,力爭潛優勢項目實現新的突破,打造競技體育的集團優勢。優勢項目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居安思危,繼續保持領先;已取得一定突破的潛優勢項目和其它潛優勢項目也要認真總結,查找不足,繼續提高水平,力爭更大突破。

    第二,努力提高基礎大項和集體球類項目的水平。要系統規劃基礎大項和集體球類項目的發展,積極研究制定國內競賽、人才交流、體教結合、獎勵、後備人才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導全國體育系統加大投入;要進一步完善訓練管理體制,優化資源配置,學習先進經驗,探索項目規律,更新訓練理念,提高訓練的效益和水平。

    要著眼未來,系統規劃,加強各運動項目後備人才隊伍建設。要下決心抓好嚴重後繼乏人的足球項目的青少年後備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改革全運會賽制、組建省級青少年足球隊伍、開展青少年足球聯賽、與教育部門合辦學校足球活動和比賽、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加大對大眾足球活動的投入等多種方式,調動各方面培養青少年後備人才的積極性。

    第三,努力提高科學訓練和科學管理水平。總局要抓緊籌備成立教練員學院,逐步建立制度化的各級教練員培訓體系,切實提高各級各類體校和專業運動隊教練員的水平,打造一支能夠深刻把握項目規律、具有先進訓練理念的複合型訓練管理團隊。促進一些項目的訓練、管理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化。

    第四,關注和研究世界職業體育發展動態,對相關項目研究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運作機制。世界職業體育是體育運動與市場經濟高度發展並融合的産物。我國是一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發展中大國,在發展職業體育問題上,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而是要從實際出發,從中國國情出發,處理好公共目標和企業目標的關係,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處理好政府職能和市場機制的關係,協調好不同主體的利益關係。我們一方面要積極研究符合中國國情和項目發展實際的體育聯賽發展機制,認真思考和探索我國一些競技水平高、群眾基礎好、觀賞性強的優勢項目開展體育聯賽的可能性和具體辦法,既堅持為國爭光的核心目標不受影響,又搞好當前聯賽,還要繼續抓好立足於青少年後備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既要借鑒國際經驗,也要符合中國國情,發揮自身優勢,明確發展目標,立足項目特點;既要借鑒已開展體育聯賽項目的成功經驗,又要認真汲取産生嚴重問題的深刻教訓;既充分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還要下決心加強與有關職能部門協調合作,齊抓共管,加強和完善已開展體育聯賽項目的市場監管,加強宏觀調控和綜合治理,健全制度和機制,建立秩序,優化環境,提高水平。

    (三)從運動員切身利益和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出發,進一步做好運動員文化教育、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和傷殘保障工作

    第一,從國家層面研究制定體教結合的相關政策。近期,國務院正在牽頭研究制定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方面的政策。我們要抓住這一機會,在體教結合、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方面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

    第二,建立體教結合、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督導制度。積極與教育部協調,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商討體教結合的相關問題;建立體教結合督導制度,對全國各地體教結合、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第三,完善運動員文化教育運行機制。積極與教育部協商,從落實九年制義務教育入手,將小學、初中階段的縣級“少年體校”納入普教序列,由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各司其責,共同管理;地市級中專性質的體校所附帶的小學、初中部分以“體校附小”、“體校附中”的方式或與其他優質中小學合辦的方式,納入普教序列,由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各負其責,共同管理;改善體校高中(中專)的文化教育,體育部門負責訓練工作,教育部門統一管理文化教育。

    第四,拓寬體校培養方向。要研究制定符合運動員特點的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教育標準、教學大綱、教材和課程體系;結合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強化體育職業培訓;重視對體校學生適時“分流”,對不能成為尖子運動員的學生著重進行體育職業技能培訓;為體校畢業生進入大專院校爭取新政策,開闢新途經,包括通過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渠道進入大學讀書、通過單招渠道進入大學讀書、進入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和高等體育職業(技術)院校學習等。

    第五,拓寬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渠道。在組織安置、自主擇業、優秀運動員免試上大學等方面進一步爭取國家有關政策,擴大受益範圍。要特別利用好運動員保障工作的各項制度,特別是執行好職業轉換過渡期制度,針對運動員開展專門的職業輔導。在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上,對退役運動員進行政策傾斜。支持和引導運動員利用體育技能和其他技能創業,併為退役運動員自主創業創造條件、提供幫助。

    第六,做好運動員傷病防治和傷殘保險工作。提高教練員的科學訓練水平,減少運動性傷病;引進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提高傷病防治水平;推動將常見的運動性傷病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範疇,保障因公致殘運動員的合法權益。

    (四)全面啟動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備戰工作,做好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最後階段的備戰工作

    要以在倫敦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為國爭光為核心目標,一是立足於早,著力於細,研究制定新奧運週期備戰工作規劃,明確新週期備戰工作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工作措施,以正在進行的冬訓為開端,投入新一輪備戰工作;二是繼承和發揚備戰北京奧運會在體制機制、科學訓練、參賽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充分融匯貫通到新一輪備戰中;三是認真分析倫敦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的相同處和不同處,認真分析新一輪備戰的新形勢、新特點,完善備戰工作的相關措施、政策和保障體系。

    溫哥華冬奧會將於2010年2月12日開幕,離現在只有一年的時間了。促進冬季項目的普及與提高,是完善我國體育項目結構佈局,促進項目均衡發展的重要方面。冬季項目要增強緊迫感,全力以赴投入備戰。要認真吸取我國參加以往冬奧會的經驗教訓,認真借鑒北京奧運會的備戰參賽經驗,加強最後一年備戰工作的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盡最大努力爭取創造好成績。

    第16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在廣州舉辦,各有關單位、各地體育部門要與廣州市密切配合,認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五)辦好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為共和國成立60週年增光添彩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0月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這是北京奧運會後國內舉辦的第一個大型綜合性賽事,恰逢我國建國60週年。本屆全運會不僅將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鍛鍊隊伍、發現人才,同時也對推動群眾體育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總局和各省區市體育局要積極主動配合山東省和十一運組委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賽風賽紀是衡量全運會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要把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第十一屆全運會的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作為辦好全運會的最重要的任務。要強化責任,建立健全第十一屆全運會的賽風賽紀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和責任制度。要從“教育、自律、制度、監督、懲處”五個環節入手,圍繞參賽資格、暗箱操作搞君子協定、執裁不公、打架鬥毆、停賽罷賽等可能出現的問題,採取堅決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措施。要加強輿論引導,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充分認識到反興奮劑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任務,決不可能一蹴而就,稍有懈怠,就會反彈。要借鑒備戰參賽北京奧運會反興奮劑工作的成功經驗,繼續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繼續堅持“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的反興奮劑方針,加大反興奮劑工作力度。在22日下午舉行的賽風賽紀會議上,總局將與各項目中心、各參賽單位簽署第十一屆全運會《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責任書》,希望各單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共同努力,把第十一屆全運會辦成一屆文明、公平、乾淨的全運會,為共和國成立60週年增光添彩。

    (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體育産業大發展,為戰勝國際金融危機和當前經濟困難作出貢獻

    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認真研究體育産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認真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下體育産業發展的特點和機遇,引導群眾的體育消費,為擴大內需作出貢獻。由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共同起草的《關於促進體育産業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草案)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正式上報國務院,我們要積極推動其儘早出臺,促進體育産業的新發展。還要抓緊抓好今年其他幾項重點工作。包括:完成首次體育産業專項調查,加快把體育産業統計工作成果納入國家産業統計體系;加快體育設施、用品、服務等方面的標準化建設工作;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拓體育彩票市場,提高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和管理的規範化水平。全面總結體育彩票發行15年的經驗,創新體育彩票的發展思路,促進體育彩票工作再上新臺階;做好北京奧運會後中國奧委會的市場開發工作;建立完善體育賽事資源輸出渠道;建立健全商業開發活動中的利益分配機制。

    2009年我們還要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做好理論研究、政策規劃、財政支持、後勤保障、隊伍建設、對外交流、教育科研、新聞宣傳、行業作風建設等一系列基礎性、保障性工作,這些工作都是體育事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志們!在告別令人難忘的2008年、迎來2009年之際,新任務、新使命又擺在我們的面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體育戰線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汲取思想動力,以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為國爭光為己任,繼承奧運會遺産,發揚優良傳統,不斷加強體育隊伍的思想、作風和能力建設,開拓創新,團結拼搏,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實現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而努力奮鬥!

    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中國傳統曆法中的牛年。牛既是紅火興旺的象徵,又是勤勞耕耘的象徵。我也借此機會,向大家並通過你們給全國的體育工作者,給所有關心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朋友們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興旺、闔家幸福!祝願體育事業在經歷了歷史性的榮耀之後,再接再厲,全面進步,再創輝煌;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乘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東風、在喜迎共和國建國60年華誕的時候,繼往開來,蒸蒸日上,繁榮富強!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體育總局改組所屬項目中心 謝亞龍離職另有安排
· 國家體育總局宣佈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
· 國家體育總局:體教結合 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
· 體育總局以“體教結合”為突破口貫徹科學發展觀
· 體育總局2008年安全保衛、信訪工作總結會召開
· 體育總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認真學習胡錦濤重要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