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學習與實踐”網站登載了《海南省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步伐 推動“三農”工作躍上新臺階》一文,全文如下:
海南省面對農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省委、省政府牢記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作為以農業為支柱産業的省份,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針對欠發達省份的實際,深入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步伐,推動“三農”工作躍上新臺階。
一、發揮經濟特區優勢,大力推進農村體制機制創新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大力推進農村體制機制創新,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産力。一是促進經營向有利於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轉變。加快家庭經營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産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産要素投入,提高集約化水平;促進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向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不斷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二是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設項目佔用耕地嚴格落實先補後佔措施。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三是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大幅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增加對中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整合各部門、各渠道安排的支農資金,形成責任明確、管理規範、運行安全、使用高效的運行機制。提高農資綜合直補和良種、退耕還林、農機具、標準魚塘等補貼標準,加大對促進農民持續快速增收項目的補貼。健全生態環境補償制度,加快制定有利於形成保護森林、水域、耕地等自然資源和農業物種資源激勵機制的辦法。四是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功能。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到農村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農村小額信貸規模。對金融機構支持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的項目,提供政府貼息、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五是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探索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統籌城鄉産業發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統籌城鄉勞動就業、統籌城鄉社會管理、統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等一體化制度建設的基本路子。
二、圍繞加快農民增收,大力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緊扣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一是明確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方向和重點。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方向是,以農産品出島出口為導向,打造綠色品牌農業,構建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調整的重點是,繼續大幅度提高具有海南特色、在國內外市場具有競爭力的冬季瓜菜、熱帶水果、水産品、畜産品等優質農産品的比重。二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把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同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産業轉移結合起來,提高農民在非農産業領域就業能力和收入。在畜産、水産、林産、果蔬等農産品主要生産區域,加快建設佈局合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區域性綠色農産品加工園區。圍繞國際旅遊島建設,加快發展中部特色旅遊、鄉村旅遊,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三是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加強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科技研發、推廣和産業技術體系建設。認真辦好海南儋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等農業科技示範區,建設一批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強化鄉鎮公益性綜合服務功能;保障和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待遇,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站所工作。四是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水平。以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為重點,加快大隆水庫、紅嶺水庫、小妹水庫及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等工程建設。以“沃土工程”建設為重點,大規模開展田洋綜合整治,增加穩産高産農田比重。以中心漁港、一級漁港和西沙綜合補給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漁港體系建設。以瓊北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多元化投資的農産品批發市場網絡和鮮活農産品冷凍物流系統建設。五是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機構,2009年在全省普遍建立包括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産品質量監管等在內的綜合性、公益性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到2012年在全省行政村普遍建立村級農業服務站點。建立多元化服務體系,健全農産品質量監管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省的“農産品質量安全實時監測系統”。完善農資、農産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以配送中心加連鎖經營為主要方式,帶動農村服務業發展。六是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把文明生態村建設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專業村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全省生態循環農業快速發展。大力扶持生態保護核心區特色産業加快發展。加快南渡江、萬泉河等五大流域治理保護工程建設。建立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水源的管理績效評估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效益補償機制,逐步提高補償標準,逐步對保護核心區農民實行民生性補償。
三、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一是積極推進農村先進文化建設。繼續把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貫穿到文明生態村建設當中,到2010年完成全省鄉鎮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的建設和改造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村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省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完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長效機制。積極做好“家電下鄉”工作。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豐富鄉村旅遊文化內涵。二是加快發展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標準,確保到2012年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按時上學。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對高中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對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費、住宿費,逐步實現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三是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做到應保盡保。整合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在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到2012年實現行政村“村村有衛生室”目標。建立一支穩定的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和藥品的監督管理。四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做到先保後徵,把失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和就業援助範圍。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動態增長制度,建立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聯動機制。五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調整“百鎮計劃”投資方式,加大投資力度,整合財力物力和引進社會資金,分年度分批次高質量地建設重點鎮、重點村。繼續加快農村路網、水網、電網、氣網、通信網建設。繼續抓好少數民族地區茅草房和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建立衛生環境建設工作責任制,在全省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環境建設工程。
四、健全黨管農村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三農”工作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農村黨的建設,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一是健全組織領導體制機制。探索實行農口大部門體制,形成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通過聯絡點制度等多種形式,切實為農民解難題、辦實事。建立考核機制,把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耕地保護、環境治理、和諧穩定等作為考核領導班子績效的重要內容。二是發揮幹部隊伍的帶頭作用。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完善村黨組織成員“兩推一選”辦法,把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選進村級領導班子。推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成功做法,從農村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外出務工返鄉農民中選拔村幹部。三是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以樹立理想信念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築牢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廉潔自律的思想根基。以規範和制約權力運行為核心,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提高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黨務公開水平。 (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