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徐德明:著力構建數字中國 推動測繪信息化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1日   來源:測繪局網站

國家測繪局局長 徐德明

    近年來,測繪部門瞄準數字中國,大力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積極推進數字省區、數字城市等建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在舉國上下全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大形勢下,國家測繪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務,就是要以構建數字中國為龍頭,加快自身發展,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新貢獻。

高度重視 構建數字中國

    人類社會生産生活中的各類信息80%以上與地理位置有關。地理信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整合各類自然資源信息和經濟社會人文信息的基礎平臺。在信息化時代,地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越來越重要,關乎國計民生。構建數字中國,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選擇。

    黨中央國務院對數字中國建設高度重視。胡錦濤同志指出:“推進‘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提高測繪保障服務能力”。溫家寶同志強調:“加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積極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全面提高測繪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李克強同志要求測繪部門“加強自主創新,著力構建數字中國,加強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曾培炎同志要求,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加強測繪公共服務,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産業,全面提升測繪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國務院關於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要求:“著力自主創新,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

    “數字中國”從醞釀提出到熱潮涌動,至今已走過10餘年。1998年6月,江澤民同志在接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對“數字地球”進行了高屋建瓴的論述。1998年下半年,國家測繪局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數字中國建設進行研究。簡單地説,數字中國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於地理空間信息的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是指對中國的一切自然資源信息與經濟社會人文信息在空間位置上的統一的數字化表示;它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衛星定位等高新技術手段,把海量信息數字化,加載在地理信息框架上,在計算機空間中進行虛擬表現;它是一項開放式的複雜系統,需要著力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共享信息資源,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數字中國首先要建設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為集成我國自然、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等信息提供統一的地理空間載體。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測繪部門紮實建設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其成果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測繪部門全力服務抗震救災,累計向中辦、國辦、武警部隊等100多個部門和單位提供地圖5.3萬張、基礎地理信息數據12TB,為了解災情、決策指揮、空投空降、搶險救災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抗震救災測繪保障服務之所以能夠做到迅速、高效,其重要原因是初具規模的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為測繪應急服務打下了較為良好的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

加大投入 豐富地理信息

    我們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時代,信息化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中國是中國信息化的一個制高點。為充分發揮測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測繪局提出了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的基本思路。

    在以往測繪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力度,加快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和更新了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建成了由約4.8萬個控制點組成的國家平面控制網,由約22萬公里水準路線組成的國家高程控制網,由2500余個控制點組成的國家高精度衛星定位控制網,由259個重力點組成的國家重力基本網,2008年3月,國務院批准採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係。獲取了覆蓋全部陸地國土的衛星影像和超過80%陸地國土的航空影像。測制和更新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其中1:100萬、1:50萬、1:25萬、1:10萬地形圖已覆蓋全部陸地國土,1:5萬和1:1萬地形圖分別覆蓋陸地國土約84%和47%,1:5000、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圖基本覆蓋了全國城鎮地區。建成了一批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其中全國1:400萬、1:100萬、1:25萬、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國家大地測量數據庫已經建成,並開展了數據庫更新工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了精確復測;會同有關部門,發揮優勢、整合資源、集中財力,完成了全部省、縣級行政區域界線勘查測繪,為政府管理決策、加強宏觀調控、重大工程論證規劃等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作為構建數字中國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省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大部分省(區、市)明確了數字省區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數字省區建設由政府主導,相當一部分省(區、市)政府領導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各地測繪部門在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全國30個省(區、市)已開展了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一批1:1萬和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已經建成,並進行適時更新,為省(區、市)發展規劃制訂、重大工程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數字城市建設進展很快。2006年至2008年,國家測繪局組織開展了40個城市的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工作,各試點城市投入近5億元,加強城市地理信息資源建設,一批大中城市的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已經建成並初步實現了按需更新,建成了一批交通管理、市政服務、地下管網、公安消防等方面基於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統,扭轉了城市管理與信息化建設中地理信息資源匱乏的局面。數字城市建設成果的應用使政府部門的決策、管理和服務更加科學、準確、及時,極大地促進了政府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

強化基礎 建設共享平臺

    當前,國家測繪局通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查找制約測繪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進一步轉變了發展觀念,強調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宗旨,著力構建數字中國、豐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臺、保障社會需求,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統一監管,創建和諧測繪、服務科學發展,努力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有力的測繪保障服務。為夯實測繪基礎,加強能力建設,國家測繪局目前正致力於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來,測繪部門積極應用遙感、全球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傳統測繪技術體系進行現代化改造,我國實現了從傳統模擬測繪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跨越。然而,我國測繪工作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國家測繪局將繼續大力實施“科技興測”戰略,進一步完善測繪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産學研的有機結合,加強測繪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測繪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和推廣應用,加快推進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對測繪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二是實施一批重大測繪工程。國家測繪局正全力推進西部測圖工程,到2010年將完成我國西部200萬平方公里1:5萬比例尺地形圖空白區測圖任務;加快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工程建設,大幅度提高數據現勢性;加快國家測繪成果檔案存儲與服務設施項目建設,顯著提高我國測繪成果管理與服務水平;儘快實施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儘快啟動海島(礁)測繪項目,填補我國海島(礁)測繪空白;協同有關部門研製高分辨率立體測圖衛星,做好應用工作,提升我國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獲取能力。

    三是推動數字省區、數字城市建設。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發展最快、信息最豐富的區域,國家測繪局將以數字城市建設為抓手,繼而輻射帶動全國測繪工作實現大的發展。2009年國家測繪局將繼續選擇60至80個城市開展數字城市建設的試點與推廣,帶動各地數字城市建設。力爭通過國家、省、市的協同努力,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使城市信息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基礎測繪投入機制,配合財政部繼續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測繪實施專項補助,積極推進各級基礎測繪協調發展。

    四是建設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國家測繪局將著力建設以國家電子政務內、外網為依託,以實現中央與地方地理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為政府部門、企業和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網絡化地理信息服務為目標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爭取到201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數據體系,實現1個主節點、31個分節點以及333個信息基地的互聯互通,建立“一站式”在線地理信息協同服務機制,為政府宏觀決策、國家應急管理、社會公益服務提供在線地圖與地理信息服務,全面提升信息化條件下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發揮作用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是2009年全黨全國的頭等大事。測繪部門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發揮好測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先行作用、服務保障作用、應急救急作用、統籌協調作用、管理監督作用、維護安全作用。按照《國家測繪局關於為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好測繪保障服務的若干意見》,加快調整測繪生産力佈局,把項目更多地調到現實需求上來,把建設更好地放到公共服務上來,把産品更快地轉到有利於民生上來,把資金更有效地用到擴大內需上來,把工作重心切實落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為各級政府的宏觀決策部署、國家和地方的重大工程建設等提供快速有力的測繪服務保障。抓好一批國家重大測繪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數字城市建設, 搭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並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實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工作,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服務。國家測繪局將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實施“萬村千鎮測繪工程”,包括“萬村測繪工程”、“千鎮地圖工程”和“百縣涉農系統建設工程”。擬在全國新農村建設重點區域獲取10萬個村測圖比例尺以1:2000為主的農村基礎地理信息;完成全國所有縣的“一縣一圖”,每個省份300個鄉鎮共計9300個鄉鎮的“一鄉一圖”;完成全國93個縣域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93個涉農地理信息應用服務系統建設,為新農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農業發展等提供有力測繪保障。

    二是全力做好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測繪保障工作,著力提高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以來,國家測繪局組織獲取了16萬平方公里航攝數據,240余萬平方公里的衛星遙感數據,建立了災區應急測繪基準,製作了98個受災縣的分縣影像地圖共7000多幅,滿足了災區重建規劃的急需。當前,正在加緊全面重建災區測繪基準基礎設施,測制災區系列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地圖,滿足災區重建規劃和建設的需要。同時,加強應急測繪保障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裝備建設和技術攻關,著力提高我國應急測繪保障能力。

    三是大力促進地理信息産業發展,讓全社會共享測繪發展成果。國家測繪局將儘快制定促進地理信息産業發展的政策,以安全為前提、以需求為導向、以適用為目的,積極培育發展地理信息産業市場。合理調整市場準入門檻,適當放寬測繪活動的市場準入條件,擴大産業規模,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構建新的地理信息保密制度,加快開發測繪公共産品,加快推進測繪成果社會化應用。大力支持衛星導航電子地圖、互聯網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等高新技術産業化發展,推動汽車、通訊、物流、網絡服務等産業發展,更好地發揮測繪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的作用。

 
 
 相關鏈結
· 測繪局發佈進一步加強涉密測繪成果管理工作通知
· 國家測繪局局長徐德明聽取江西省測繪工作彙報
· 國家測繪局印發2009年立法工作計劃涉及九個項目
· 徐德明:切實抓緊抓好地理信息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 測繪局副局長看望實施黑瞎子島測繪項目測繪隊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