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60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勘查工作,涉及58.49萬人;完成132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涉及21.91萬人;完成764處地質災害點治理工作,涉及8.12萬人;累計安排災後重建新增建設用地46170.4公頃;已恢復耕地54382.97公頃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最新獲悉,“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國土資源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於發揮部門優勢和技術優勢,與四川、陜西和甘肅三省通力協作,共同編制完成災後重建土地利用專項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積極參與災後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研究制定支持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特殊政策措施,全面指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有力促進了災區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全面開展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治。
大力開展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工作。截至4月30日,完成60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工作,涉及58.49萬人;完成132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搬遷避讓,涉及21.91萬人;完成764處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工作,涉及8.12萬人。同時加強地震災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協助地方實施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進一步健全地震災區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科學編制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
會同四川、陜西和甘肅省共同編制完成《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專項規劃(2008—2010年)》。在編制《規劃》的基礎上,會同各地分別編制了《汶川地震四川省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2008—2010年)》、《汶川地震陜西省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2008—2010年)》和《汶川地震甘肅省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2008—2010年)》。對未來一段時間災區各項用地的規模、佈局和時序進行統籌安排和合理部署,全面有序地開展土地整理復墾,為災區人民重建美好家園提供科學指導和基礎服務。
——及時出臺災後恢復重建特殊支持政策措施。
出臺《國土資源部關於實行保障災後恢復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指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
積極為災後恢復重建提供用地保障。截至4月30日,累計安排災後重建新增建設用地46170.4公頃,及時為災區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提供用地保障。目前,四川成都鐵路局集裝箱編組站、綿遂高速、納黔高速、陜西省天津援建重點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用地得到落實並已開工建設。
調整用地審批程序,實施特殊供地政策,加快災後恢復重建進度。國土資源部和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報批材料,調整審批程序,保證了災區高效、及時用地。四川省及時為蘭渝鐵路、邛名高速、成南高速、廣南高速、宜渝高速、內遂高速等一大批國家和省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批准了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保障了救災需要;甘肅省批復了增強災區防災抗災能力的蘭渝鐵路西嶺隧道項目的單體工程先期開工用地,批復了蘭渝鐵路隴南市、定西市境內單體工程先期用地、對涉及城市(鎮)基礎設施、恢復生産等126宗災後重建項目先期開工用地進行了審查辦理,確保了災後重建項目的順利開展;陜西省對農村居民住房用地統一採用劃撥方式供地,實行先建後批,滿足了農民的生活生産需要。
——加大災區土地整理復墾力度。
地震發生後,在國土資源部統一部署下,各地積極開展災區土地整理復墾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4月30日,三省災毀土地總面積為168704.38公頃,現已恢復耕地54382.97公頃。其中,災毀耕地131251.63公頃,已恢復41884.13公頃;災毀村莊30604.9公頃,已恢復耕地9945.83公頃;搶險救災臨時用地6847.85公頃,已恢復耕地2553.01公頃。(記者 田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