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堅持科技創新、科學引領,為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為天津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提供高水平環保科技支撐的指導思想,將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擁有核心品牌和核心技術的環科院作為目標,先後承擔了國家、部、市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00余項,取得科研成果197項,獲各級科技進步獎147項。承擔編制的《天津生態市建設規劃綱要》,一次性地通過了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市政府的聯合審查,使天津成為全國直轄市中第一個實施生態市建設的城市。近年來該院先後編制完成各類環境保護規劃、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國家及地方污染減排標準、污染減排預案等重大環保科技服務項目100余項,攻破了“鋼鐵企業節水減排關鍵技術産業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課題,在編制本市污染減排、生態市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創建全國環保模範城市、中新生態城建設等重大環保規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發核心技術 打造核心品牌
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整合資源,提高綜合競爭能力,是環保科技工作的內在需求,也是實現科技興環保戰略的迫切需要。
天津環科院在全國環保科研行業率先建立了科技創新基地,創新基地包括惡臭污染測試與控制、環境規劃與戰略環境評價、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産、環境政策法規與環境標準、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水環境管理與治理技術、大氣環境管理與治理技術、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8個學科領域和一個博士後工作站。創新基地內學科領域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每個領域設首席專家1名,結合學科發展方向配置學科骨幹1至2名。為確保創新基地建設穩步健康發展,該院制定了《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對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研究範圍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界定,對首席專家和學科骨幹的認定及考核辦法和獎勵方式進行了明確規定。目前,科技創新基地已經面向國內外聘任了8名首席專家和14名學科骨幹,具有承擔國家大型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科技專項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天津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進一步整合環保科技資源,前置科研力量,夯實科技創新能力基礎,籌建了“一室五中心”,即國家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國家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環境規劃與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中心、環境政策法規與環境標準研究中心、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為科研工作搭建了堅實的平臺。
培養環保人才 結出環保成果
環保科技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環保科研隊伍能力的提高,優秀的環保科研機構和人才是環保科技事業的有力支撐。該院通過實施《“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建立了有利於激勵自主創新的科研人才評價和獎勵制度,調動了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該院對專業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行政後勤人員等不同性質的工作人員實行分類考核,對專業技術人員重點考核科技成果與業務獲獎情況、知識更新和著作論文情況、指導和培養人才情況、工作態度及獎懲情況,並將人才評價標準、內容、程序和科研成果獎勵範圍、額度、方式進行了細化和規範。同時,作為配套措施還推出了崗位工資制,設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在實行新的分配機制過程中,還積極推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將成果、技術等要素參與到收益分配當中,以充分體現知識價值、人才價值。這些激勵機制,有效地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目標責任意識和專心科研工作、樂於科研工作的能動性。
為了更大範圍、更廣闊領域引進人才,天津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按照“公開招聘,擇優錄用;柔性引進,靈活管理;按需設崗,定向使用;聘前先試,雙向選擇;特需人才,特殊政策”的選才方針,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機制,使人才引進的渠道更加寬泛,人才引進的質量逐年提高。通過公開招聘的形式先後引進了10名博士和5名博士後,通過柔性引進的方式聘用了包括首席專家、學科骨幹、科技顧問等在內的學術帶頭人、客座專家20余名,形成了固定與流動、在編與特聘相結合的人才使用機制。
加強國際交流 引進消化吸收
天津環科院先後與瑞典、德國、美國、日本、法國、以色列、荷蘭、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環保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經常性的、有效的合作關係,拓展了國際影響力,為開拓國際環保市場,學習國際先進環保理念和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1986年該院開始與瑞典皇家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至今已長達23年。兩院先後在環境管理與規劃、水污染防治、污水處理技術、生命週期評價、清潔生産技術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取得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並將其本土化應用到環境管理及污染治理工作中,為天津市政府規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天津環科院瞄準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這一國際環保難題,與世界最大環保企業法國威立雅集團開展技術合作,合資建成了國內首座大型工業危險廢物焚燒處理處置廠,不但有效解決了天津市及周邊地區日益增長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問題,也成為了技術延伸和人才培養的基地。在此基礎上,該院與法國威立雅集團進一步開展合作,共同申報籌建“國家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形成了“項目——人才——基地”相結合的國際合作新模式。
同時,該院積極利用國際合作項目,與國外知名研究機構共同開展科技項目研發工作,在項目合作中提升科技研發水平。與德國合作開展了“ISO14000”和“有效益的環境管理”研究,率先將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中國。與美國環保局合作開展了“飲用水安全”項目研究,以天津飲用水源地于橋水庫的保護為示範和先導,研發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新技術。與日本北九州市合作開展循環經濟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産業園為試點,進行循環經濟産業園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目前,天津環科院已與瑞典、挪威、德國等國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府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申請承擔歐盟等國際組織的科技研究課題。 (記者 張鳴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