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
《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2009年修訂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減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醫療機構內的交叉感染,規範醫務人員的防護行為,根據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展情況,我部組織有關專家對《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進行了修訂,形成了《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2009年修訂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我部于2009年5月13日印發的《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衛發明電〔2009〕79號)同時廢止。
聯絡人:衛生部醫政司孟莉、郭燕紅
聯絡電話:010-68792208
傳真:010-68792513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日
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
(2009年修訂版)
為進一步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減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醫療機構內的交叉感染,規範醫務人員的防護行為,根據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的特點和疫情進展情況,特製定本技術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醫務人員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識的培訓,提高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能力。
(二)指定醫療機構應在易於隔離的地方設立相對獨立的發熱門(急)診、隔離留觀室,定點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醫療機構應當設立專門病區,環境佈局符合隔離要求。
(三)醫療機構應當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建立並落實崗位責任制。
(四)醫療機構應當重視和加強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等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工作效果。
二、隔離技術
(一)隔離的原則。
1.對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應當及時採取隔離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應當分開安置,疑似患者進行單間隔離;確診患者可以同時置於多人房間,床間距>1米。患者的活動應儘量限制在隔離病房內,原則上不設陪護。與患者相關的診療活動儘量在病區內進行。
2.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採取飛沫隔離與接觸隔離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1)應將患者安置在具備有效通風條件的隔離病房內。
(2)隔離病房的門必須隨時保持關閉。
(3)隔離病房應設有專用的衛生間、洗手池。
(4)用於疑似患者的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實行專人專用。非專人專用的醫療器具在用於其他患者前,應當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5)隔離病房配置消毒劑。
(6)隔離病房應當設立明確的標識。
3.對患者應當進行培訓和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病情允許時,患者應當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然後將衛生紙丟入醫療廢物容器。
(3)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當使用清潔劑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劑消毒雙手。
4.指定醫療機構根據實際工作條件設置隔離病區。具體要求包括:
(1)將整個病區分為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清潔區包括醫務人員的值班室、衛生間、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儲物間、配餐間等,潛在污染區包括醫務人員的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內走廊等,污染區包括病室、處置室、污物間等。
(2)在清潔區和潛在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之間應當分別設立緩衝間,並有實際的隔離屏障(如隔離門)。
(3)分別設立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專用通道。
(4)個人防護用品置於不同區域,醫務人員在不同區域穿戴和脫摘相應的防護用品。
(5)整個病區應當通風良好,保證空氣流向從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門的隔離措施。
1.發熱門(急)診
醫療機構應當按規定設立發熱門(急)診,建立預檢分診制度,及時引導相關患者到發熱門(急)診就診。發熱門(急)診應採取如下措施:
(1)獨立設區,出入口與普通門急診分開,標識明顯。
(2)候診區應當通風,其空間應能夠滿足患者候診需要。
(3)有備用診室。
(4)設隔離衛生間。
(5)設獨立掛號、就診、藥房等部門。
(6)發熱和急性呼吸道症狀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然後將衛生紙丟入醫療廢物容器。
(7)醫務人員近距離接觸(距離<1米)發熱和急性呼吸道症狀患者,應採用“標準預防+飛沫傳播預防”的措施;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
2.隔離留觀室
(1)獨立設區,標識明顯。
(2)疑似患者單間隔離,房間內設衛生間。
(3)患者病情允許時,戴外科口罩,並限制在留觀室內活動。
(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點醫院的隔離措施。
1.通風良好,獨立設區,與其他病區相隔離,有明顯標識。
2.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三區無交叉。
3.分別設置醫務人員和患者專用通道。
4.疑似患者單間隔離,房間內設衛生間。
5.患者戴外科口罩,原則上患者的活動限制在病房內。
6.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若必須探視時,探視者應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三、防護技術
(一)醫務人員防護原則。
醫務人員甲型H1N1流感的防護依據標準預防原則,並根據導致感染的危險性程度採取分級防護,防護措施應當適宜。醫院內所有區域應當採取標準預防。
(二)常用防護用品。
1.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常用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手套、隔離衣、鞋套等。
3.應當按照《醫院隔離技術規範》要求,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三)醫務人員的防護。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診療操作中感染風險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並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護:適用於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認真執行手衛生。
2.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4)嚴格執行手衛生。
(5)結束工作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3.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甲型H1N1流感留觀室、甲型H1N1流感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進入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區域管理要求,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防護。
穿戴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
① 清潔區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戴帽子→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換工作鞋後→進入潛在污染區。手部皮膚破損的戴乳膠手套。
② 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穿隔離衣→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戴手套→穿鞋套→進入污染區。
脫摘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
①醫務人員離開污染區進入潛在污染區前:摘手套、消毒雙手→脫隔離衣→脫鞋套→摘護目鏡/防護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或手消毒。用後物品分別放置於專用污物容器內。
② 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脫工作服→摘醫用防護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後,進入清潔區。
③ 沐浴、更衣→離開清潔區。
注意事項:
1) 醫用防護口罩可以持續應用6小時-8小時,遇污染或潮濕,應及時更換。
2) 離開隔離區前應對佩戴的眼鏡進行消毒。
3) 醫務人員接觸多個同類傳染病患者時,隔離衣可連續應用。
4) 隔離衣被患者血液、體液、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5) 戴醫用防護口罩應進行面部密合性試驗。
6) 隔離區工作的醫務人員應每日監測體溫兩次,體溫超過37.5℃及時就診。
(四)醫務人員的健康管理。
1.醫務人員在接診、救治和護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2.可根據實際需要,為醫務人員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3.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工作的醫務人員要每日接受體溫監測和流感樣症狀排查。
4.醫務人員出現發熱或流感樣症狀時,要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並接受排查,被診斷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醫務人員,應立即接受隔離治療。
5.醫療機構應當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的工作,避免過度勞累,並及時對其健康情況進行監測。
四、消毒技術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典型病毒顆粒呈球狀,有囊膜,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對熱敏感,56℃30分鐘可滅活。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醫療機構必須採取適宜的消毒技術。
(一)空氣消毒。
1.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並根據氣候條件適時調節。必要時安裝通風設備,加強通風。
2.可採用循環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不必常規採用噴灑消毒劑的方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
(二)醫療器械、污染用品、物體表面、地面等的清潔和消毒。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常規處理。具體方法按照《醫院消毒技術規範》的要求處理。
五、醫療廢物的管理
在診療甲型H1N1流感患者過程中産生的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