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發展改革委召開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4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7月23至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吉林省遼源市召開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議,總結交流經濟轉型經驗,分析研究當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形勢,對下一步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做出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做了題為《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 大力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報告。國家有關部委及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同志,相關省市區發展改革委、44座資源枯竭城市、部分資源型城市有關負責同志20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我國資源型城市基本上都是在我國的工業化初期迅速形成的,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經濟時期及經濟轉軌時期,政府對資源的配置長期實行計劃調撥,加之受過去“先生産後生活”指導思想和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忽視的影響,資源型城市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不僅僅是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還涉及體制機制問題,必須採取特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方法解決我國資源型城市的問題。做好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戰略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和戰略任務,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和戰略任務。

    會議指出,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取得了良好開端。一是政策支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並在逐步得到較好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分兩批界定了全國44座資源枯竭城市,財政部下達了2007和2008年度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累計43億元。國家發改委設立了資源型城市充分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專項。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貸款。二是工作機制初步建立並在探索走法制化道路。已初步建立起國家有關部門共同推動、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資源型城市為主體的上下聯動、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啟動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立法工作。三是轉型試點取得突破並在積累經驗。資源型城市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體制機制創新、接續替代産業發展、生態環境整治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群眾生活得到改善,逐步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轉型之路。

    會議同時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同時又面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的雙重挑戰,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給資源型城市的經濟增長與就業帶來巨大衝擊,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會議強調,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凸現出來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還只是剛剛破題。進一步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擴大開放為條件,以接續替代産業發展為根本途徑和戰略突破口,著力發展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著力整治環境和改善民生,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促進資源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一要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産業,積極推進工業調整改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建設現代産業體系。二要深化改革開發,加快以國有企業改制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三要著力解決就業等社會問題,實施就業援助,做好棚戶區改造,努力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現象。四要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抓緊組織治理深部採空區、特大型礦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五要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研究進一步促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相關政策措施。六要加強長效機制和法制建設,加快建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會議要求,各部門、各地區及資源型企業要充分認識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各司其職,抓緊落實,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國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支持力度。省級人民政府要負總責,加強領導。資源型城市要開拓創新,科學轉型。資源型企業要轉變觀念,切實承擔社會責任。

    會上,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介紹了本部門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工作情況。黃石市等8家資源枯竭城市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吉林省等3家省級發展改革委、阜新市等13家資源型城市做了經驗交流發言。大會還組織代表實地考察了遼源市接續替代産業項目。 

 
 
 相關鏈結
· 我國資源型城市探索轉型路 可持續發展開局良好
· 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
· 國務院常務會部署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
· 吉林省白山市:發展循環經濟促資源型城市轉型
· 圖表:伊春調整經濟結構 成功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