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重慶抗戰遺址實行掛牌保護 共183處涉及13個區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8日   來源:文物局網站

    7月28日上午,重慶市在渝中區牛滴路抗戰遺址保護區李根固舊居舉行簡樸而隆重的抗戰遺址文物點掛牌保護啟動儀式。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雅棠、市政府副市長譚棲偉、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出席掛牌儀式。這標誌著重慶全面啟動了抗戰遺址保護工作,曾經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有望重現往日的風采。儀式由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文物局)副局長程武彥主持。

    抗戰八年,重慶是中國的戰時首都、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臺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不但留下眾多抗戰歷史遺跡,而且留下了十分豐富和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和文物藏品。大後方抗戰歷史文化資源是中國很多地區難以企及的歷史文化遺産,是創造重慶新文化的重要歷史內涵。

    近年來,重慶市高度重視抗戰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一方面加強抗戰遺址的立法保護,並將其納入重慶城鄉總體規劃。在《重慶城鄉總體規劃》和《重慶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明確了對抗戰遺址保護的內容和相關要求。另一方面公佈了一批抗戰遺址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劃定保護範圍,編制保護規劃加以保護,編制了《黃山抗戰歷史文化遺址保護規劃》等一批保護規劃,建立和開放了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特園與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史迪威陳列館、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馮玉祥舊居陳列館、陳獨秀舊居等63處抗戰遺址博物館、陳列館。

    但是,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一些地方和單位在工程建設中忽視文物保護,造成文物損毀的事件時有發生,抗戰遺址保護利用形勢十分嚴峻。

    為此,從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結合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重慶在全市15個區縣組織開展了抗戰遺址的專項調查。目前初步查明,全市共有抗戰遺跡720處,其中現存348處,消失37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26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52處。根據此次調查結果,製作了重慶市抗戰遺址電子地圖,完成了調查分析報告和保護利用工作方案。

    此次普查,摸清了抗戰歷史文化遺址的分佈區域、位置特點、類別情況、保存現狀、數量狀況、權屬關係和存在問題。重慶市將按其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按照“重點搶救一批、整合利用一批、掛牌保護一批、留取資料一批”的思路,逐步建設抗戰文化保護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抗戰遺址三級保護層次,形成完善的抗戰遺址保護利用展示體系,加強重慶市抗戰遺址的保護,推進抗戰遺址的開發利用。重慶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還明確提出,要紮實推進國家重點文化和自然遺産地、歷史文化名城、搶救性文物保護。到2012年,完成中共代表團駐地舊址、劉伯承六店舊居等120處重要革命遺址、抗戰遺址的搶險維修,並逐步對外開放。

    據重慶市文化廣電局局長汪俊介紹,本次抗戰遺址掛牌點183處共197個點,涉及13個區縣,這批抗戰遺址名錄是經過專家評估認定、有關區縣核實、市級相關部門確認産生的,包括抗戰時期的行政機構、外事機構、文教科衛機構、金融機構、名人故(舊)居、工業遺産及其他近現代代表性建築,生動展示了重慶抗戰時期城市經濟發展和文化。隨著普查和研究工作的深入,這批掛牌保護的抗戰遺址和文物點數量還可能增加。

    汪俊認為,抗戰文化是重慶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戰遺址是抗戰文化的重要載體。充分保護、整理、挖掘、利用好抗戰文化遺産,讓更多的抗戰研究成果進入世界主流視野,提高世界人民對重慶抗戰及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歷史作用和地位的認識,是重慶應該承擔也是必須完成好的任務;同時,對於凸顯重慶市城市文化和歷史風貌、展示重慶曆史文化名城魅力,也具有重要意義。舉行抗戰遺址掛牌保護儀式,堅持“不改變原貌”和原址保護原則,保護這些已公佈的國家級、市級、區級以及具有歷史實證、傳統風格的重要抗戰歷史文物建築,保護其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和傳統風貌的整體性,這是落實市政府剛剛下發的“關於切實加強危舊房改造工程中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貫徹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精神的具體舉措。(顏毅)

 
 
 相關鏈結
· 胡錦濤:汲取抗戰勝利經驗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李長春在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 賈慶林3日會見許歷農等台灣抗戰老將軍老戰士
· 胡錦濤向抗戰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頒發紀念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