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張文岳:抓好抗旱救災工作 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7日   來源:遼寧日報

    8月16日,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文岳就進一步做好遼寧省遼西北地區抗旱救災工作到朝陽縣進行工作調研。他強調,受災地區的黨委、政府要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抗旱救災工作,千方百計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産生活,最大限度地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省委常委、秘書長周忠軒參加調研。

    今年6月下旬以來,遼寧省遼西北地區持續高溫少雨,部分地區發生了歷史罕見的嚴重乾旱,農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其中朝陽、阜新、錦州、葫蘆島等市受災嚴重,有的縣多數鄉鎮的農作物幾乎絕收,人畜飲水出現困難。旱情發生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組織受災地區幹部群眾抗旱救災,在全省範圍內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生産生活。

    乾旱的遼西大地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冒著近40℃的高溫,張文岳來到受災嚴重的朝陽縣七道嶺鄉黑達溝村,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裏,實地考察災情,了解群眾生産生活,並同當地幹部一道研究抗旱減災的具體措施。當看到由於乾旱缺水造成玉米秸稈已經乾枯、基本沒有收成時,張文岳對市縣的負責同志説,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要解決好災區群眾的飲水困難和基本生活。旱區各地要及時組織排查,準確掌握人飲困難現狀,採取拉水、送水等辦法幫助缺水群眾解決困難,確保群眾飲水需求。要科學調配水資源,解決畜牧業用水、設施農業和經濟作物的灌溉用水。條件具備的地方,要把握時機,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要加強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把集水節灌工程與發展設施農業緊密結合,大力開展節水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要全面落實各種惠農支農政策,及時發放社會救助資金和抗旱應急資金,認真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七道嶺鄉雙廟村,張文岳來到受災群眾家中,坐在炕頭上詳細詢問村民受災和飲水情況。當了解到這個村多數村民的山坡地全部絕收、家中口糧儲備又不足時,張文岳動情地説,請鄉親們放心,黨和政府一定會千方百計採取措施,保證每一戶受災群眾不斷水、不斷糧,一定會全力幫助鄉親們渡過難關。在南雙廟鄉抗災自救保護地建設現場,張文岳對當地利用抗旱減災契機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受災地區要支持鼓勵農民因地制宜地發展節水、抗旱的保護地生産,發展設施農業,幫助農民增加收入。要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做好農業科技普及工作,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業和綜合利用,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推動全省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他要求當地黨委、政府要在發展生産、增加農民收入上繼續多想辦法、多辦實事,要把勞務輸出作為抗旱抗災的重要措施,使有輸出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勞動力走出家門、外出務工,有效彌補旱災給農業生産帶來的損失。

    張文岳在調研中反復強調,這次特大旱災,對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幹部是一次考驗, 我們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受災地區的各級黨委、政府要繼續一手抓抗旱、一手抓民生,妥善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負起責任,深入基層,包鄉包村,到第一線直接指揮抗旱救災工作。要組織發動群眾,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著力抓好大旱損失晚秋冬菜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農業損失勞務補,幫助災區群眾增收。同時,現在就要抓緊核查災情,全面掌握情況,並制定有效措施,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對特困戶、低保戶要及時發放救濟糧和救濟款,對缺糧的群眾務必保證送糧到戶,確保今冬明春每一戶受災群眾有飯吃、有乾淨的水喝,確保災區的每一名學生不因災輟學。要繼續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強救災資金監管,確保專款用在災區和群眾身上,各部門新增的支農資金和救災資金以及財政的轉移支付,要向重災區傾斜。受災地區各級黨委、政府要緊緊依靠廣大幹部群眾,積極組織和廣泛發動各方面力量,在做好抗旱救災工作同時,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記者葛傳東)

 
 
 相關鏈結
· 遼寧省政府緊急新增5000萬元資金用於抗旱減災
· 遼寧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全省進入緊急抗旱狀態
· 遼寧:五成播種面積受旱 抗旱應急響應升至三級
· 遼寧省2400萬為遼西北解渴 已投入55.09萬人抗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