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陳建國: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生態資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29日   來源:寧夏日報

    沐著初秋若有似無的細雨,銀川市西北部星羅棋佈的濕地湖泊以及逐水而生的青葦紅蓮煥發出別樣的生機。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在自治區領導崔波、蔡國英、郝林海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下,對銀川市西北部生態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陳建國指出,要多做打基礎、謀長遠的工作,這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證。他説,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生態資源,使銀川真正成為兩個“最適宜城市”。

    隨著大銀川的建設,整個銀川市的面貌可謂煥然一新。可以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已經從大片大片的湖泊、綠地中深切地感覺出什麼是宜居,並且為之自豪。但大多數人可能沒有想到,自己尚未涉足的大片銀川西北部的土地,正是銀川市宜居城市建設的新的起跳臺。在這片土地上,星羅棋佈的濕地湖泊是最為尋常的風景,寂寞的青葦紅蓮孤獨地迎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未來銀川的新增人口到哪去?未來銀川的城市品位在哪體現?西北!如果不是這次調研,隨行的大部分同志還不知道滿目繁華的銀川還有著這樣一塊“處女地”。

    調研中,陳建國對銀川西北部的生態建設提出具體要求。他説,銀川西北部生態建設包括城市治污、溝道整治、城市景觀和生態建設等內容,是打造“塞上湖城”的一項重大舉措,將使銀川市形成完整的生態圈。工程建成後,不僅可以擴大湖泊水面,保護濕地面積,提高湖泊濕地水質的自凈能力,還可以形成10多萬畝的森林,充分發揮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這是我們為子孫後代做出的最大的貢獻,也是為我們國家的生態建設做出的積極貢獻,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記者 高 鵬) 

 
 
 相關鏈結
· 陳建國:寧夏要在地震斷裂帶上設置明顯的標示牌
· 陳建國:走過場、圖形式的學習實踐是失信於民
· 陳建國談發展:打了糧食和改善了生態都是效益
· 陳建國:把促增長、維穩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