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文化部關於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9日   來源:文化部網站

文化部關於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文化局,國家文物局,文化部各直屬單位,各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現就加快文化産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七大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重大戰略任務,對加快文化産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極大提升了文化産業的作用和地位。文化産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是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主導力量。加快文化産業發展是文化行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和內在需要,是文化行政部門順應時代發展、轉變自身職能、服務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産業呈現出健康向上、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增勢強勁、規模擴大、質量提升,新興業態迅速崛起,正在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引擎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同時要看到,我國文化産業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還不強。對文化産業發展的思想認識不足,工作力度不夠,與文化建設“兩大一新”的戰略任務要求還不相適應;産業總量和水平偏低,對國民經濟貢獻和影響偏小,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合格的市場主體和骨幹文化企業偏少,産業集中度偏低,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相適應;文化産業領域科技應用和現代傳播手段使用較少,與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還不相適應;對外文化貿易中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産品,與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新形勢不相適應。切實加大力度,加快進度,促進文化産業的大發展,已經成為擺在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行業面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當前,文化産業正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費快速增長,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産業政策不斷完善,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迅猛發展,為文化産業創新業態、擴大傳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條件;文化傳播渠道不斷拓展,為以內容創作生産為核心的文化産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全球性金融危機凸顯了文化産業逆勢而上的特點,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為中國文化産業提供了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平臺。文化行政部門必須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銳意進取,有所作為,推動文化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要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市場主體,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推進産業創新,擴大文化消費,實現文化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文化産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堅持以發展為主題,把發展文化産業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壯大産業規模,提高産業質量,提升産業效益;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為文化産業發展創造良好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創新文化生産、傳播、流通、消費方式,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三)主要目標。文化産業發展速度明顯高於同期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提高,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實現主要文化産業增加值比2007年翻兩番。文化産業結構更加合理,佈局更加科學,文化産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多彩,文化産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更加健全,文化市場秩序更加規範,文化産業發展保障體系更加完備,文化産業整體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涌現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演藝、動漫、遊戲等行業的發展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基本扭轉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出口逆差狀況,顯著提高中國文化産品的國際影響力。完成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一批文化上市企業。建設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文藝演出院線,培育一批跨地域的演藝集團公司,打造一批可供市場長年演出的劇目,建成2-3個國家級動漫遊戲産業綜合示範園區,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華文化主題公園,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會展、節慶活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漫和網絡遊戲企業。

    三、文化産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

    (一)演藝業。繁榮舞臺藝術創作,鼓勵和支持投資興辦演出團體、演出場所、演出經紀機構和舉辦演出活動。按照整合資源、調整佈局、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要求,大力推進資源重組,提高演藝産業整體發展質量和水平,提高演藝業的市場化程度。加強演出網絡建設,促進演出院線與有關服務業的合作。推動演藝與旅遊、會展、傳媒、科技等結合,打造富有特色的演藝項目。大力推動演藝産品走向世界。

    (二)動漫業。鼓勵創造具有中國風格和國際影響的動漫形象和動漫品牌,佔領國內主流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使我國動漫産業躋身世界動漫強國行列。實施國産動漫振興工程,提高原創動漫産品質量,增強動漫藝術、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形成創作、生産和銷售環環相扣的産業鏈。積極發展網絡動漫、手機動漫等新興業態。鼓勵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動漫服務外包。

    (三)文化娛樂業。促進歌舞娛樂場所健康發展,擴大群眾娛樂消費。積極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健康向上和技術先進的新興娛樂方式,創新娛樂業態。調整優化娛樂場所結構,鼓勵娛樂企業連鎖經營。在大中城市積極發展集演藝、休閒、旅遊、餐飲、購物、健身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娛樂設施。重點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堅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有序發展,防止盲目建設。

    (四)遊戲業。增強遊戲産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民族原創網絡遊戲的發展,提高遊戲産品的文化內涵。鼓勵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網絡遊戲技術、電子遊戲軟硬體設備,優化遊戲産業結構,提升遊戲産業素質,促進網絡遊戲、電子遊戲、家用視頻遊戲的協調發展。鼓勵遊戲企業打造中國遊戲品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五)文化會展業。發展各類綜合和專業文化會展活動,重點支持覆蓋全國並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會展活動,重點發展專業化、特色化文化會展活動。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等重大文化會展,打造文化産品展示交易平臺,推動文化消費和文化貿易。辦好2010年上海世博會相關文化活動及會展。擴大會展、節慶的文化消費。促進文化會展、節慶與旅遊、商貿合作。鼓勵國內企業、個人參加國外文化會展活動,推動海外文化推廣活動的産業化運作。加強對地方文化會展、節慶活動的引導和規範。

    (六)文化旅遊業。促進文化與旅遊相結合,以文化提升旅遊的內涵,以旅遊擴大文化的傳播和消費。打造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品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建立《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扶持名錄》和《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名錄》。鼓勵對演藝與旅遊資源整合,在知名旅遊景區打造高品質、有特色的演藝精品。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對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進行科學開發利用,合理開發傳統手工技藝類和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深度開發文化旅遊工藝品,提升品位,拓寬市場。

    (七)藝術品和工藝美術。繁榮美術創作,促進當代藝術品産業健康發展,鼓勵興辦藝術品經營機構,鼓勵藝術品收藏,培育誠信畫廊,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海外推廣。支持傳統工藝美術面向市場,鼓勵工藝美術技藝創新。鼓勵農民通過手工技藝增收致富。支持發展文物仿製産業,提高文物仿製技術和水準,開拓文物仿製品市場。

    (八)藝術創意和設計。大力發展平面設計、外觀設計、工藝美術設計、雕塑設計、服裝設計及展覽設計,提升設計創意能力和水平。支持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設計産品的國內外推廣。推動藝術創意和設計業與其他産業合作,提高其他産業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效果。鼓勵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藝術設計服務外包。

    (九)網絡文化。提高網絡音樂、網絡美術等網絡文化産品的原創水平,提升文化品位,發揮網絡文化産業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網絡文化産業鏈相關環節的融合與溝通,創新營銷推廣模式。鼓勵和支持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硬體企業和通信企業參與網絡文化內容産品的生産和經營。繼續穩步推進網吧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經營。

    (十)文化産品數字製作與相關服務。發展以數字化生産、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徵的文化數字內容産業。鼓勵扶持對舞臺劇目、音樂、美術、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文獻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大力採用數字技術傳播文化産品,為各種便攜顯示終端提供內容,豐富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渠道。

    四、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按照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國有文化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迅速做強做大。

    (二)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的若干決定》,制定《文化部文化産業投資指導目錄》,引導、扶持、規範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積極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在資金扶持、項目審批、政府採購、職稱評定、命名評比、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

    (三)培育骨幹文化企業。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和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在演藝、動漫、遊戲、網絡文化、數字節目製作等領域發揮龍頭作用。以合資、合作等方式大力發展股份制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上市公司。推動演藝業、動漫遊戲業的資源整合,在全國形成一批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演藝、動漫企業集團。在全國形成若干有聚集效應和強大輻射力的演藝院線。

    (四)不斷延伸文化産業鏈。利用資本力量,加強資源整合,打通創意設計、研發生産、營銷推廣、衍生産品等産業鏈。積極整合創作、院團、劇場、經紀等演藝資源,形成劇本創意、演出策劃、劇場經營、市場營銷、演藝産品開發等緊密銜接、相互協作的演藝産業鏈。以增強動漫遊戲原創能力為核心,通過形象和作品授權等方式,大力開發圖書、音像、服裝、玩具、文具、主題公園等相關衍生産品,不斷延伸産業鏈,提高産品附加值。

    (五)建設現代文化産業基地和園區。建立一批高起點、規模化、代表國家水準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和示範園區,積極爭取在徵地和稅收等政策上給予支持。建立一批提供研發設計、信息諮詢、生産製作、合作交流等便利的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國家級和省級文化産業園區的規劃、認定、調整和指導工作,明確認定標準,嚴格審批程序,開展定期考核,實施動態管理,堅決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設和惡性競爭。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合理規範,使基地和園區成為文化科技創新的孵化器、文化企業快速成長的助推器、文化産業集約發展的大平臺。

    (六)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範作用和産業拉動作用的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切實抓好《文化産業振興規劃》中確定的重大文化産業項目的落實。同時,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本地人才和技術優勢,科學論證,認真策劃一批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重大項目,並在項目立項、政策扶持、銀行信貸、土地使用、配套服務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七)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健全門類齊全的文化産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建立新型文化産品配送體系,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積極推動全國文化票務網絡建設,以大中城市為主,儘快建成遍佈全國的演出票務銷售終端。發展文化經紀代理、評估鑒定、版權交易、推介諮詢等仲介服務機構,引導其規範運作,向品牌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八)建立健全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協調金融監管機構,共同研究制定金融扶持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和辦法。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支持組建文化信貸擔保公司,爭取建立文化企業貸款貼息機制。支持組建多種形式的文化産業創業、風險投資基金。通過改進無形資産評估和抵押辦法,促進銀行開展文化企業授信工作,為文化企業融資創造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融資票據等。積極引進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開展多種形式的長期投資合作,增強文化企業資金實力。

    (九)運用高新科技促進文化産業升級。加快文化與科技的結合,用現代科技創新傳統文化行業,催生新的文化業態。積極推廣舞臺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虛擬技術、倣真技術、語言文字技術、聲音技術、圖形圖像技術、動漫製作技術和新材料技術。推動有關部門對大量運用高新技術的文化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制定“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加快演藝、動漫遊戲等領域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十)大力推動對外文化貿易。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方式的工作機制。加強文化行政部門與文化企業和商會(協會)之間開拓海外市場的溝通及協作。開展對外文化貿易統計和信息研究。積極搭建對外文化貿易平臺,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鋪設道路。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品牌意識,加強地區間協調合作,防止中國文化産品在海外市場惡性競爭。積極扶持和指導文化精品創作和生産,為進入海外主流市場,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創造條件。

    五、完善文化産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文化産業,將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進一步強化對文化産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文化産業專門工作機構的建設,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必要保障。

    (二)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促進作用。各地要深入研究,全面、準確、系統地把握中央和地方制定的一系列文化産業政策,把優惠政策用好用足。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優惠政策。通過政策的引導、調控作用,促進文化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完善文化産業法制體系。把行之有效的産業政策,上升為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使文化産業納入法制化的發展軌道。加強文化市場法規建設,進一步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文化産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加強文化産業規劃。做好《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文化部《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的評估檢查工作,對照評估檢查結果,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加強貫徹實施力度,確保“十一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各項目標和重大項目的完成。同時,積極開展“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的研究工作,並將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納入本地“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五)完善文化市場準入機制。建立和完善以許可制度、備案制度、進口文化産品內容審查制度相結合的文化市場準入機制。加快文化産業各領域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管理辦法的制訂、宣傳和實施。根據文化産業各門類的特點,開展文化企業等級評估和資質認定工作,提高文化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制定國家重點扶持文化企業的有關認定管理辦法,為落實國家對文化企業的財稅金融優惠政策提供依據。認真貫徹《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做好動漫企業認定工作。

    (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堅持分工負責與齊抓共管、日常巡查與技術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建立健全統一、高效、便捷的全國文化市場監控管理體系。紮實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伍。以打擊盜版為重點,嚴厲查處和制裁破壞文化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凈化文化市場環境,維護誠信、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

    (七)指導組建全國性、區域性行業協會。發揮好行業協會在行業規劃、行業協調、行業管理、行業自律、行業培訓、制定行業標準、維護行業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為聯絡文化産業界的橋梁和紐帶,努力形成文化企業、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文化行政部門由辦文化為主向管文化為主的轉變。

    (八)建立健全文化産業的激勵約束機制。開展《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錄》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評選認定工作,對出口業績突出的文化企業給予獎勵。研究制定完善文化産業基地、園區管理辦法。建立文化企業信用檔案和信用評級制度,提高誠信企業的知名度和貸款授信額度。

    (九)加強文化産業的人才培訓及使用。建立健全文化産業在職人員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重點培養文化産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創意創新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完善文化産業人才職稱評定制度。鼓勵文化單位與高等學校合作舉辦研修班、培訓班。鼓勵在有條件的大型文化企業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鼓勵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文化産業人才培養基地。完善公平競爭和分配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優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比照科技人才引進政策和科技留學歸國人才政策,加大引進文化産業人才的力度,促進高端文化産業人才就業和創業。

    (十)充分發揮我駐外文化機構作用,構建通往國際市場的平臺和渠道。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文化中心要提高對對外文化貿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促進對外文化貿易工作納入日常工作,積極協助文化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幫助企業開展海外市場調研和建立海外貿易基地,利用國外大型文化活動擴大中國文化産品的國際影響,協助和指導企業做好海外市場權益維護工作。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日

 
 
 相關鏈結
· 文化部等部門有關負責人:60年文化發展成就輝煌
· 文化部發佈通知公示全國文化先進縣復查結果名單
· 文化部副部長:把文化節辦到世界百姓的心裏去
· 文化部印發《網吧連鎖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 文化部副部長率中國政府文化代表團訪問塞爾維亞
· 文化部等三部委年底將完成職責"劃入""劃出"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