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實施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7日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了《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現將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落實情況及實施效果通報如下:

    一、《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情況

    《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主要圍繞依託重點工程、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基礎配套水平、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等調整和振興目標,提出了四大重點任務和10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積極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貫徹落實調整振興規劃,抓緊制定各項政策措施。《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共有9項實施細則需要制定,增值稅轉型、實施技術改造專項、農機具購置補貼、提高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調整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稅收優惠政策等5項政策已經出臺,還有4項實施細則正在制定中。這裡,著重介紹以下幾項政策的落實情況。

    (一)調整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稅收優惠政策

    2009年8月20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09〕55號),決定從2009年7月1日起,對國內企業為生産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産品而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同時,取消相應整機和成套設備的進口免稅政策。我部制定了具體工作程序,已啟動相關工作。

    (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工作

    我部與發展改革委制定發佈了《裝備製造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今年聯合審核通過的地方和中央企業裝備製造類技術改造項目361項,總投資958億元,安排貼息75億元。這些項目涵蓋了高檔數控機床、基礎零部件、能源裝備、鐵路及軌道交通、農用機械等重要領域。裝備類中小企業技改投資計劃也已完成審查。

    (三)制訂鼓勵使用國産首臺(套)裝備實施細則

    我部作為參加部門,主動配合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鼓勵使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和示範項目實施辦法》,明確了首臺(套)裝備的認定、試驗示範項目申報與確認、用戶獎勵程序、落實補貼資金渠道等內容。我們已于8月底聯合發展改革委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有關方面意見,正在抓緊推動政策的出臺。

    (四)支持裝備産品出口政策

    配合財政部,提高了部分機電産品的出口退稅率,鼓勵和支持裝備産品出口;正在配合商務部開展支持裝備産品出口政策的研究工作。

    (五)研究制訂基礎裝備和基礎部件稅收扶持政策

    這項政策主要是考慮從1994開始實施的鑄件、鍛件、模具、數控機床産品增值稅先徵後返政策已于2008年12月31日停止,2009年起全部適用增值稅轉型政策。根據基礎裝備和基礎部件實際發展情況,我們提出將鑄件、鍛件、模具等增值稅先徵後返政策調整為設立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目前還在同財政部共同調查和研究。同時,為貫徹提升四大配套産品水平夯實産業發展基礎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組織行業協會和專家制定《基礎件專項實施方案》。

    (六)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

    為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我部加快組織“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進度。課題已經三部委綜合平衡後批准正式立項,並通過了財政部課題經費預算審查。這些課題涉及27個省市區的318家單位,經費投入72.71億元(國撥16.23億元,地方配套及企業自籌56.48億元)。

    (七)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

    按照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的要求,我部制定了《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提出了19個重點領域自主創新産品及關鍵技術,正協調有關部門擬聯合發佈;同時,我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能源局組建了大型鑄鍛件自主化協調推進小組,推動大型鑄鍛件自主化。

    二、《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效果

    今年以來,在中央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作用下,裝備工業企穩向好勢頭日趨明顯,調整振興規劃的政策支持效果已逐步顯現。主要表現為:

    一是總體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其中7、8、9月份同比分別增長15.9%、16.1%、16.8%。

    二是經濟效益穩步回升。1-8月,裝備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06%。其中,1~2月同比下降24.32%,1~5月同比下降6.31%。

    三是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減輕了企業成本壓力。通過提高部分機電産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稅收優惠政策,對減輕企業的成本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1~8月,裝備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38.9%,高於全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5.9個百分點。從投資構成看,裝備工業改擴建項目的投資遠快於新建項目的投資增速,表明企業更加重視加強技術改造。同時,由於今年開始實行增值稅轉型,企業在投資中購置新設備的比重有所提高。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抓緊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的4項實施細則,要加快協調,確保年底前全部出臺;對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要密切跟蹤評估實施效果,及時調整和補充完善;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和行業發展需要,及時加強儲備性政策的研究制定。

    (二)進一步加強技術改造工作。加快實施投資計劃內技術改造項目,跟蹤檢查項目執行情況,確保取得投資效益;根據行業發展需求,提出明年技術改造的方向和重點,做好項目儲備,完善重點項目庫;加快建立推進技術改造的長效機制。

    (三)重點抓好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儘快出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和示範項目實施辦法》和《投資項目設備評估管理辦法》,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環境;按照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出的“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的總體要求,研究制定《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行動綱要》,發佈《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明確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的方向和重點任務;抓緊與有關部門協調,爭取在裝備發展發展基金政策上取得突破,加快推進大型鑄鍛件、基礎零部件自主化專項工程的實施。

    (四)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儘快出臺加快推進裝備製造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增強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消除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的政策障礙。制定促進風電設備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防止産能過剩。

    (五)抓好新興産業的培育和發展。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支撐條件,我們初步考慮選擇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通用飛機和支線飛機、高速軌道交通設備、高性能船舶等作為新興支柱産業培育的重點領域。研究制定《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發佈《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和《新船型開發科研項目指南》,制定通用飛機和支線飛機産業化扶持政策。通過制定發展政策,依靠技術進步,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的增長點。

 
 
 相關鏈結
· 三季度中經裝備製造業景氣指數為99.3點(基數100)
· 中國裝備製造業60年來立足自主創新不斷加快發展
· 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鑄就中國經濟騰飛的“脊梁”
· 第八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在遼寧瀋陽開幕
· 第八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在瀋陽開幕
· 滬裝備製造業創三個"世界之最"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