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穩步推進 産業鏈加速延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1日   來源:福建日報

    10月26日,莆田湄洲灣秀嶼港旁各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喜人景象:福建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新增的2個儲罐正在加緊施工,莆田燃氣電廠2台新機組正在安裝,冷能空分項目的冷箱塔已高高矗立,精細膠粉項目在進行“三通一平”……“做大LNG,拉長産業鏈”已從精心的謀劃變成活生生的現實。

    從2005年4月福建LNG項目正式開工,到2008年4月接收第一船LNG用於調試,作為我國第一個完全由國內企業自主引進、建設和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福建LNG衍生了一條不斷延伸的産業鏈,天然氣市場領域不斷拓展,並創下多項全國第一。

    2007年6月9日,投資51億元的福建省首個燃氣電廠——莆田燃氣電廠開工建設。2008年12月,首臺機組投産發電,實現福建省燃氣發電零的突破,也填補了福建省重型9F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空白。莆田燃氣電廠自動化程度國內最高,廠用電率國內同類機組最低,處世界領先水平。之後,晉江和廈門2座燃氣電廠也相繼投産。眼下,3座燃氣電廠已有6台35萬千瓦機組投産,莆田和晉江燃氣電廠還有4台機組正加緊安裝,爭取明年上半年並網發電。10台機組總裝機容量350萬千瓦,全部投産後年發電量140億千瓦時,年可實現産值70多億元,實現稅收9億多元。

    -161℃的液態天然氣在大氣壓力下轉變為常溫氣態的過程中,可提供大量冷能。科學利用這些冷能,是做大LNG産業,實現增值提效的有效途徑。2008年3月30日,由中海油基地集團控股,美國空氣化工産品(AP公司)聯合投資的福建LNG冷能空分項目在莆田秀嶼開工建設。該項目係我國第一個LNG冷能空分項目,投資2.6億元,佔地40畝,是以空氣為原料,利用LNG冷能和少量電能使之低溫液化,並分離出液氧、液氮等工業氣體産品。項目今年底建成投産後,日耗LNG冷能約100萬兆焦耳,日産液氧、液氮等液態空分産品610噸,是一個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項目。

    今年,LNG冷能利用又取得新進展,國內首個深冷精細膠粉生産項目落戶莆田。該項目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投建,是利用LNG冷能低溫源進行橡膠低溫粉碎,生産精細、微細膠粉,以替代進口橡膠原料,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三通一平”,項目投産後,年可處理廢舊輪胎2萬噸,生産精細膠粉1.3萬噸,附産鋼絲5000噸、纖維2000噸。

    目前,莆田市又把産業鏈瞄準下游的丁基橡膠項目,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力爭這個投資20多億元的項目落地。LNG産業鏈還將伸延向前景光明的冷軋項目。而我國第一個LNG冷能綜合利用産業示範園區,也將在莆田市打造。

    與此同時,天然氣市場領域正加快拓展。省內首座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正在泉州加緊建設,將於年底建成。5年內,全省將建成30座LNG汽車加氣站;至2020年,全省將建147座LNG汽車加氣站。福建省還將利用LNG,在全國率先推出船舶“油改氣”。擬先對閩江流域航運規模較大的1000多艘運沙、運煤、運水泥的船舶進行試點改造,同時研究近萬艘漁船與近海運輸船舶的油改,並積極探索廈門—金門、台灣—湄洲島等“三通”航線客輪利用LNG燃料的可行性。(記者 陳建平 王永珍)

福建LNG:央企與海西合作的典範

    秋日的湄洲灣天高海藍。福建LNG接收站,投資16.5億元新建的地面全容式混凝土3#、4#儲罐已打好樁基,進入承臺施工。2011年建成投用後,接收站可同時存儲64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福建LNG是我國對外合作重大能源項目和國家戰略項目,也是造福福建人民的清潔能源項目。該項目2005年4月正式開工,創出國內企業自主引進、建設和管理大型LNG項目的先河。而今,福建LNG站線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一條長達356公里的天然氣主管網,正源源不斷地為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5個城市輸送天然氣,已有100多萬城市居民以及商業、工業企業用上這一清潔、高效、安全的優質燃料。

    LNG落戶福建,來自於海西發展對高效清潔能源的迫切需求,來自於海西發展所蘊含的巨大商機,更來自中海油和福建省雙方高層的遠見卓識和科學運作。正如省委書記盧展工所言:福建LNG是福建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的典範。

    國家戰略性項目花落海西

    7月26日,隨著福建LNG成功接卸來自印尼東固氣田的首船天然氣,海西從此邁入天然氣時代。福建LNG項目資源購銷協議合同期為25年,從2009年起,印尼東固項目開始向福建省提供液化天然氣,2013年達産期年供應260萬噸。

    在國務院出臺支持福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海西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福建LNG項目的投産,正好為海西騰飛“加油鼓氣”。

    在經濟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強勁,而清潔能源成為發展方向的今天,國際市場對天然氣需求不斷增加。福建LNG25年的供貨合同,每年約36億立方米的優質天然氣,是決策者把握主動,搶抓機遇的結果。

    “引進液化天然氣是我國建立能源安全體系的戰略之一。這個項目雖是中海油提出、中央批准的,但我們不得不佩服福建,如不是福建領導高瞻遠矚、有事業心和對地方發展的責任,並敢於承擔投資風險,這朵花是不會這麼早開在福建的。”中海福建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浩由衷地表示。

    上世紀90年代中海油超前意識到東部沿海發展的一大瓶頸:這一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無論是陸地還是近海都沒有油氣資源,也缺乏煤。中國經濟的發動機迫切需要強勁的能源保障。經過國際調查,中海油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清潔能源LNG”。

    1996年,這一規劃設想上報當時的國家計委,與國家在東南沿海引進天然氣的思路不謀而合,一路綠燈。中海油組成團隊,到各地開展調研工作。當時,福建省就對LNG表現出了異常的熱情,主動跟進,並專門指定相應人員積極配合。1997年4月,雙方簽署LNG項目合作原則協議,之後又聯合上報了總體項目建議書。

    當時LNG還是買方市場,因為有實力建接收站、造船的地方並不多。權衡各方面利益,我國決定從兩個國家引進LNG。除了廣東,還可上一個項目。

    之前福建已開展相關研究和投入,馬上形成了項目計劃書。這個機會自然就給了有準備的福建。2002年8月,國家在宣佈廣東LNG資源招標結果的同時,宣佈提前啟動福建LNG項目,並確定印尼東固項目為供氣方。2003年2月,福建LNG總體項目獲國家批准立項。

    精誠合作科學運作的榜樣工程

    “這是一個全新的項目,投入大、風險高,而回報期又長,地方政府會盡全力配合嗎?”中海油曾經有人表示出疑慮。

    2003年10月,中海福建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由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福建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分別佔股60%和40%。

    “當時福建財力並不雄厚,但參股40%的實質性舉動,説明是真正看好這個項目,才敢承擔投資風險。這一‘同生死’的舉動感動了中海油。”福建投資集團一位負責人説。

    為推動福建LNG項目的進展,福建省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任組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市16個成員單位組成的福建液化天然氣總體項目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省LNG籌建辦公室。還專門請中海油專家給省領導上課。

    當時一位從北京來採訪的記者在報道中寫道:“我們處處感受到福建省、市領導對LNG項目的高度重視。在莆田,人們有‘想LNG、盼LNG、服務LNG、發展LNG’的順口溜,連80歲的老婆婆也知道‘LNG’的念法。”

    從2005年開工到2008年,這個建設週期,國內很多項目都推遲工期或增加投資,而福建LNG在安全、質量、進度、費用四大控制方面均取得非常好的成績,高標準按時投運。經過一年的試運行,順利通過各種嚴峻工況的考驗。福建LNG正成為行業的標桿,成為後續項目參觀取經的榜樣。

    “LNG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它的成功,重在運作,是雙方精誠合作、科學運作的結果,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結果。”福建省重點項目建設功臣張浩的話,代表了福建LNG建設者發自肺腑的共同感受。

    佈局海西 共創雙贏

    2007年10月,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海西發展迎來新的契機。次月,在LNG項目進展順利之際,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專程來到福州,與省長黃小晶分別代表中海油和福建省政府,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商定,抓住機遇,擴大合作,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

    雙方明確,將在項目佈局、投資計劃等方面把福建省作為重點區域,擴大投資,啟動更多的合作項目在福建落地,加快LNG總體項目一期工程進度和二期前期工作,延伸福建LNG産業鏈。雙方決定,大力開發冷能項目,加快LNG冷能空分項目建設,以及廢舊輪胎深冷粉碎、低溫冷庫、海水淡化、乾冰製造、冷能發電等LNG冷能利用項目的深度開發。同時,大力拓展天然氣市場,啟動全省汽車加氣、城市鍋爐改造、冷熱電聯供等LNG利用項目。

    傅成玉表示,“福建生態環境優越,投資環境理想,發展潛力巨大,後發優勢明顯,中國海油對在福建投資充滿信心。”

    之後,根據國際國內資源、市場發生變化的情況,福建LNG開工新增兩個儲罐。這標誌著福建LNG接收站可同時存儲64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供氣可靠性、穩定性、靈活性大大提高。

    2009年5月,國務出臺《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海西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又是次月,中海油就與福建省舉行高層會晤,雙方簽署了《關於加快三都澳溪南半島開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合作協議》,成為國務院《意見》出臺後第一家與福建簽署合作協議的央屬企業。

    根據協議,雙方近期將投資230億元,在溪南半島重點實施500萬噸原油儲備、260萬噸/年LNG接收站和管網工程以及與之配套的冷能利用工程項目等。

    落子閩中南,佈局東北翼,海西正成為中海油加快發展的新平臺。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天然氣管網建設規劃》,雙方將共同合作,在充分利用福建LNG總體項目一期工程設施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啟動二期工程,加快建設立足福建、輻射周邊的海峽西岸液化天然氣産業基地。

    作為國內LNG項目的先導者,福建LNG項目成為中海油實施天然氣戰略,建設“沿海輸氣大動脈”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廣東LNG和福建LNG項目已相繼建成投産,上海LNG接收站即將投産,浙江LNG項目6月也正式獲得國家核準。中海油在東南沿海的LNG産業佈局塵埃落定。

    至2020年,福建省將建成LNG輸氣管3609公里,接收站2座、分輸站72座、衛星站96座。福建管網將與浙江、廣東管網三網相連,並實現福建管網從贛州、南昌兩個連接點對接西氣東輸二線。屆時,“覆蓋全省、對接兩洲、縱深推進、清潔安全”的海西天然氣管網將全面落成。

    放眼未來,LNG將在促進海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提升城鄉人民生活品質、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王永珍 陳建平)

 
 
 相關鏈結
· 福建大規模下派駐村幹部破解"雙薄弱"村發展難題
· 福建加強七大行業排污管理 全面規範排污許可證
· 福建首批約52萬工作人員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
· 福建09年前9月旅遊總收入逾824億 同比增長5.1%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