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2009年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紮實有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4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2009年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農業氣象災害多發重發。針對不同階段發生的各種氣象災害,各級農業部門提前預警,迅速行動,及時落實防禦措施,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大力推進科學減災,加強工作督導和技術服務,加大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力度,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據農業部農情調度,2009年全年改種補種農作物面積8207萬畝,比去年增加430萬畝。其中,改種補種糧食面積5740萬畝,比去年增加1129萬畝,改種補種挽回糧食産量447億斤,比去年增加75億斤。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紮實有效,在大災之年實現了糧食連續6年增産、總産連續3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多次召開部防汛抗旱領導小組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在抗擊冬小麥主産區特大冬春乾旱過程中,及早動員,迅速行動,在去年12月旱象露頭之際即下發做好冬季農作物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今年2月先後召開全國抗旱保春管工作視頻會和全國小麥抗旱春管現場會,對抗旱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並先後啟動抗旱二級和一級應急響應。部領導赴安徽、山東、河北、甘肅等地開展抗旱督導工作,3萬多名各級農業部門機關幹部深入基層,逐縣逐鄉逐村發動群眾,落實農業抗旱措施。

    二是著力完善工作機制。農業部為加強農業防災減災工作,重點建立完善四項工作機制,完善災害預警機制,加強與氣象、水利、民政等部門合作,暢通信息溝通和共享渠道,及時發佈災害預警信息,及早落實防範措施。完善災情會商機制,在今年初抗旱春管期間,與中國氣象局開展了4次聯合會商,研究分析乾旱發生的趨勢及其影響,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嚴格執行應急預案,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全年下發14個緊急通知,啟動抗旱一級應急響應1次、抗旱二級應急響應1次、抗旱三級應急響應1次、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1次。完善災情評估機制,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組織專家深入春旱重災區,科學評估抗旱救災成效和旱災對小麥産量的影響。

    三是全力推進科學減災。在應對冬春連旱和北方地區夏伏旱過程中,根據不同農時季節、抗旱條件、作物受災程度和抗逆性特點,實行“分類指導、水肥並進、早促早發、防控病蟲”的科學抗旱技術路線。依託小麥專家指導組和産業技術體系專家隊伍,指導農民抓好技術措施落實。據統計,農業部共派出46個工作組和專家組深入重旱區指導抗旱工作,動員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27.9萬人次深入抗旱一線開展巡迴技術指導,組織群眾澆灌受旱耕地2.3億畝次,追肥1.5億多畝次。

    四是增加防災減災投入。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向28個省(區、市)、黑龍江農墾、廣東農墾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下撥農業生産救災資金6批4.04億元,支持災區購買救災種子、種苗、化肥、柴油等農業生産資料,儘快恢復農業生産。並根據災區恢復生産的需要,及時調劑調運國家救災備荒種子448萬公斤。同時,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抗災中的作用,組織300多萬台農業機械參加防汛抗洪,完成抗洪排澇面積2000多萬畝,抗洪搶險拉運土石方3000多萬立方米,拉運救災物資2000多萬噸。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工作組赴7個冬小麥和蔬菜主産省區指導工作
· 農業部通知:做好元旦春節期間農機安全生産工作
· 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發佈2009年9月全國生豬疫情
· 農業部召開全國畜牧獸醫工作會議部署新一年工作
· 農業部召開全國漁業工作會議部署2010年工作重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