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召開2010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2010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1月28—29日在江蘇南京召開。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江蘇省副省長何權、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朱步樓出席會議。會議分析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背景下醫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部署了2010年全國醫政重點工作。會議開幕式由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主持。
馬曉偉説,2009年全國醫政戰線的同志和醫務工作者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主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積極穩妥地做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工作,二是組織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三是進一步完善了醫療服務要素準入和管理體系建設,四是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五是積極應對重大傳染病和突發事件,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馬曉偉表示,過去的一年裏,儘管全國醫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醫政管理和醫院管理尚有諸多領域亟待加強和完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狀況仍有待改進,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還需進一步提高,醫政工作面臨著嚴峻挑戰,任重道遠。
他要求,全國醫政戰線要緊緊圍繞公立醫院改革這個中心,服務大局,支持和參與醫改,積極投身醫改,圍繞改革安排、部署工作。一是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要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地把醫政工作放在醫改工作的全局,緊緊圍繞公立醫院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原則去謀劃、安排和部署醫政工作。要抓住機遇,從我做起,集中力量解決多年積累的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問題,為改革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二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醫政重點工作。開展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繼續做好單病種質量控制工作,推進電子病歷相關工作,促進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同時積極完成醫改的各項其他重要任務。三是要進一步改進服務,方便群眾看病就醫。要傾聽群眾意見,關心群眾疾苦,尊重群眾訴求,從患者角度重新審視和梳理群眾看病就醫過程中可以改進的環節,可以優化的流程,可以改善的服務,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全面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在方便群眾上下功夫,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深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在談到醫療質量和病人安全問題時,馬曉偉表示,2009年全國在加強基礎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醫療安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反思這些事件,主要原因在於醫療機構對醫療安全工作缺乏足夠重視,缺乏各項制度的執行力,管理水平和手段不適應需要,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監管不力,水平有限。針對這一問題,馬曉偉要求2010年各地在加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理清發展思路,注重內涵建設;落實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突出工作重點,持續改進質量; 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責任追究。
馬曉偉強調,根據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部署,2010年,醫政工作要繼續建立和完善醫政管理法制體系、準入體系、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推動醫政管理的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一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繼續深入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逐步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繼續完善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二是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和重點科室管理。加強醫療機構規劃管理、醫療機構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加強對醫院專科建設的指導,繼續完善醫療機構科室管理,推進院務公開工作。三是繼續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和醫療行為規範管理。加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力度,加強手術分級管理和植(介)入類醫療服務項目行為規範管理。四是加強血液管理,保證血液安全。繼續大力提倡和發展無償獻血志願工作者隊伍規範化建設,開展血液篩查核酸檢測的試點工作,進一步落實採供血機構設置規劃,完善供血網絡和採供血機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血液管理相關培訓工作。五是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在醫療服務中重要地位和作用,保障護士尤其是合同制護士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六是統籌做好醫師管理、臨床合理用藥、康復醫學管理等其他醫政工作,繼續做好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和上海世博會等重大事件醫療保障工作,協助有關單位做好《禁毒法》和《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範性文件的貫徹落實工作。
衛生部、總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武警總後勤部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各省(區、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各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衛生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有關大學醫院管理部門負責同志,部管醫院,衛生部直屬有關單位、有關學會、協會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馬曉偉:2009年全國醫政工作成績顯著
馬曉偉1月28日在2010年全國醫政工作會上説,2009年全國醫政戰線和醫務工作者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主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國醫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積極穩妥做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工作。“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共計為全國21.1萬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印發了《衛生部關於多點執業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廣東省和雲南省昆明市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完成了22個專業11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編制和發佈工作,印發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擬於兩年內在14個省73家醫院和公立醫院試點城市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組織制定了《電子病歷基本規範》。
二是組織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2009的活動主題為“持續改進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是近年來時間最集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次“國檢”,對全國28個省(區、市)的280家醫療機構進行督導檢查,有500多名管理和業務專家參加檢查。除了大型綜合性醫院,還首次深入到縣醫院和民營醫院進行檢查,首次採取各省專家組省際循環互查的形式,為各省搭建相互學習、促進、提高的平臺。針對117個採供血機構和醫院感染薄弱環節進行了重點專項檢查。各地也成立了領導機構,制定了工作方案,採取多種方式督促落實。各醫院在活動中,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內外互動、責任明確、協調統一的工作格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衛生部還組織開展了全國三級綜合醫院病歷質量評比活動,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建,進一步規範病歷書寫,提高病歷內涵質量,促進各項醫療質量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實。
三是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要素準入和管理體系建設,醫療服務要素管理逐步向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啟動了《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評定管理辦法》,《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等文件制修訂工作,頒發了《衛生部關於加強醫院業務科室建設和管理的通知》,著力加強專科建設,加強病理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等臨床“短板”科室能力建設。完善醫師資格考試相關工作,對醫師資格信息和護士執業註冊信息進行實時網絡化管理,31個省(區、市)全部實施護士執業註冊的電子化管理,建立了全國註冊護士信息庫;對四川、貴州、雲南、甘肅四省少數民族地區鄉鎮衛生院參加2009年臨床、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單獨劃定合格分數線,解決基層和少數民族地區缺少執業助理醫師問題;對港澳臺醫師獲得內地醫師資格、在大陸短期行醫做出管理規定;推進專科醫師試點工作。繼續貫徹實施《護士條例》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護士隊伍數量大幅度增加,臨床一線護士配置明顯提高。頒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對醫療技術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實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前第三方技術審核制度。下發首批允許開展的15個第三類醫療技術管理規範,指定中華醫學會等5家單位作為衛生部第三類醫療技術審核機構。湖南、江蘇、上海、廣東制發了第二類醫療技術目錄並指定審核機構,指導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技術審核申請工作。繼續做好心血管介入、婦科內鏡等診療技術準入管理。
四是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以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為基礎,促進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制和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框架,指導各地質控中心規範化建設,目前,全國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283家省級質控中心,涉及30個專業,開展醫療質量控制工作。對急性心肌梗死等6個病種進行質量控制,制定質控指標,建立質控信息系統,對全國三級醫院單病種質控信息報告進行培訓。推進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病例信息報送工作,加強植(介)入類醫療技術和服務項目的管理,對全國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病例信息進行質量控制。自2009年7月以來,全國報送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病例近20萬例,接近2009年全年病例總數的80%。確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13家醫院對2-型糖尿病、冠心病、終末期腎病等10個病種進行單病種質量管理和費用控制試點。完成了試點病種質量管理和費用情況的基線調查,已經進入中期評估階段。
五是積極應對重大傳染病和突發事件,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及時組建甲型H1N1流感臨床專家組,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診療、隔離、醫院感染控制方案、指南開展人員培訓,指導醫療機構科學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按照關口前移、分級分類救治和“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加強重症病例早期識別和治療。各省際間、地區間、綜合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間、醫療機構不同專業間建立了醫療救治對口支援機制。開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體血漿採集、應用和抗甲型H1N1流感免疫球蛋白生産工作。及時調整充實手足口病臨床專家組,加強培訓,對疑難、複雜、重症病例組織會診和搶救,建立省際對口聯絡制度,組織全國醫務人員對河南、山東等省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支援。集中力量做好“7.5”事件傷員醫療救治工作。“7.5”事件期間,醫療機構共接診傷員1850人,搶救病危重症傷員319人次,出動救護車700余次。各省繼續保持和發揚2008年抗震救災過程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良好作風,主動伸出援手,提出對新疆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樹立了醫療系統良好形象。
此外,衛生部還組織了“志願服務在醫院”活動,開展了優化醫院服務流程試點工作,完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相關規定,加強血液管理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繼續做好康復、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有關工作,成效顯著。
嚴重醫療安全事故必須問責
衛生部將建立健全醫療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近年來,我國醫療安全事件增多。1月28日在南京召開的2010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上,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指出,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這些負面事件容易使群眾弱化對醫療衛生工作的信任,增加改革的阻力。今年,衛生部將對醫療機構的醫療安全事件進行統計排名,嚴重的要通報並實行責任追究。
馬曉偉説,這些醫療安全事件、醫院感染事件以及“急診不急”等問題,暴露出一些醫院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過分注重規模擴張和服務數量的問題;少數醫務人員對醫療質量和病人安全的核心制度熟視無睹,許多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他指出,這些問題的出現,不排除有技術上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現有的規章制度沒有真正得到落實。這些年,衛生部出臺了很多醫療質量和病人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但醫療安全問題仍然不斷出現,而且都發生在管理制度已經建立的領域,反映出這些出問題的醫療機構執行力不夠。此外,醫院規模擴大、床位擴張后,不能以新的管理思路研究醫院在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現有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隊伍數量、質量都不能滿足需要。另外,一些地方的衛生行政部門缺少對行業重大問題的思考,陷於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中,工作難免浮在表面,流於形式。
馬曉偉強調,醫療安全工作,責任重於泰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增強醫療安全意識和做好醫療服務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醫療機構要進一步端正辦院方向,理清發展思路,推動醫院進入科學、良性發展軌道。要落實管理和有效監管的措施,特別是核心醫療制度,加強對醫療機構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的管理。要建立健全醫療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對管理不善、出現問題後反應遲鈍、調查不力、處置不當的醫療機構要依法進行查處,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