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18日)起,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的産品出口到歐洲,又有了一條新通道———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五定班列的國內段,昨天開始試運行。這條在原歐亞大陸橋基礎上進行優化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最多可比鐵海聯運省下2/3的時間。同時,這也是重慶市通往歐洲的第3條物流通道。
此前,重慶通往歐洲共有兩條通道,一是今年5月開通的鐵海聯運,起點為重慶團結村集裝箱中心站,通過渝懷線、滬昆線、京廣線、廣九線、平鹽鐵路到達深圳鹽田港站,再由深圳鹽田等碼頭的每週100多條國際海運航線到達全球各大洲。另一條則是9月開通的重慶—比利時列日的航空物流通道。
“新開通的這條路從重慶到新疆,經俄羅斯直達歐洲,可以算作是一條新的歐亞大陸橋。”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該路線初期每週一班,始發于重慶,經達州、安康、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轉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全程運行時間約13天,比原最長時間的鐵海聯運39天減少2/3。目前,其試運分兩個階段:昨天進行的是國內段試運,即重慶至新疆阿拉山口邊境;預計11月會進行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全程試運。
昨天上午,第一批經這條線路出發的“重慶造”貨物共有40個車皮,約2800噸。下個月,一批重慶造的IT産品則會從這裡首發,走向歐洲。“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運費比走航空線便宜,運到時限比海運縮短,安全性更高,通關也更加便捷。”該負責人稱,“這條大通道會和今年5月開通的渝深鐵海聯運一起,滿足重慶以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IT産品對鐵路國際經貿大通道的需求。”重慶海關負責人稱,下一步,將加強與烏魯木齊海關的聯絡配合,簽訂兩關支持促進渝新歐班列運行的合作協議,保證轉關運輸順暢,確保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記者 項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