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重慶市文物局聯合主辦,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承辦的首次“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展示與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隆重開幕。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並作了題為《從水下考古到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主題發言,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小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項目官員卡貝絲、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關強致辭。來自中國、法國、瑞典、韓國、埃及、土耳其、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80多位水下文化遺産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單霽翔在主題發言中,闡述了20多年來我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歷程,提出了我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工作目標和原則理念。他説,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起步以來,先後舉辦了五期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和一期出水文物保護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業務骨幹,在陽江、寧波、青島等設立一批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基地和專業博物館,逐步摸索出原址保護、整體打撈等一系列先進的保護理念,同時通過開展水下文化遺産普查、鼓勵公眾參與等方式,豐富和深化了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外延和內涵。他指出,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正處在由單一的水下考古,向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過渡的關鍵時期。目前,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在組織架構上表現出“國家主導、地方支持、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特點。隨著國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理念、技術、人員裝備、後勤保障等方面不斷進步,工作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向著“建立法規健全、隊伍精幹、技術領先、基礎紮實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體系,形成國家主導,以沿海海域為主,適當兼顧內陸水域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格局,實現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邁進。
在為期3天的研討中,與會代表分別就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産展示和出水文物保護三大議題展開討論,還就《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公約》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者對我國水下文化遺産原址保護的成功嘗試和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理念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中國的成功經驗將大大推動原址保護理念在世界範圍內的實踐。
此次研討會搭建起了中外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交流合作的橋梁,將對推動我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