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分類指導 科學抗旱減災
——專訪農業部小麥專家組副組長郭天財
當前,我國北方冬麥區旱情持續發展,據氣象部門預測,後冬早春降水依然偏少,旱情可能持續。持續旱象將會給小麥生産帶來什麼影響?苗情錯綜複雜的麥田在抗旱中各自應該採取什麼措施?1月24日,記者專訪了農業部小麥專家組副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
記者:華北和黃淮地區已經連續乾旱100多天,當前小麥長勢如何?乾旱對小麥生長的影響主要在什麼時期,哪些方面?
郭天財:近日農業部小麥專家組對當前冬小麥苗情進行了會商,認為由於前期整地播種質量高、底墑充足,旱情對小麥越冬尚未造成嚴重影響,總體苗情好于去年。
但是旱情威脅是直接的,春季是小麥第二個分蘗和次生根發生的高峰期,如果旱情持續發展,苗情逆轉的可能性非常大,冬小麥生産面臨嚴峻考驗,抗旱促春管任務十分艱巨。
冬小麥生育期將近8個月時間,前4個月是為産量打基礎的階段,而後4個月才是決定産量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小麥起身期,是爭穗數的關鍵時期;拔節期,是爭穗大的關鍵時期。而春季隨著溫度回升,小麥生長快、變化大,任何一項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都將對最終産量造成嚴重影響,在這個時期,如果抗旱措施跟不上,將給小麥生産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記者:一提到抗旱,很多人往往就想到澆水。我們知道小麥生長有其規律性,要不要澆水、什麼時候澆水、澆多少水與苗情、墑情、當時的氣溫條件等很多因素息息相關,不當澆水甚至會造成小麥凍害,您在這方面有什麼建議?
郭天財:我們現在要防止一種傾向,就是一發動抗旱,該澆的不該澆的全開始澆水。今年的小麥苗情類型極為複雜,在麥田管理上要特別強調分類指導、科學管理。
簡單説來就是兩類麥田應當早澆:一是凡0-20厘米土壤相對含水量在50%以下,且群體頭數不足的麥田,尤其是搶墑播種又從未澆過水的麥田,或整地播種質量差、土壤懸松翹空、失墑嚴重的麥田,開春後都應及早澆水。二是對於因晚播苗小苗弱的麥田應盡可能早澆水。
一類麥田應當晚澆:凡冬前已經澆過水,且麥苗生長基本正常,畝群體頭數在80萬頭左右及其以上麥田,可適當推遲澆水時間,待春季氣溫回升,小麥進入起身拔節期再進行澆水。
澆水時間的時間和方法也應該注意,要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以上的晴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小水細澆,注意澆透,杜絕大水漫灌。澆水時如遇大幅降溫,應立即停澆,待氣溫回升時再澆,以防凍害發生。澆水量以晚上降溫前全部滲完、地面無積水為宜澆過水的麥田最好在能及時進行劃鋤保墑,以免板結裂縫。
還有些丘陵旱地麥田沒有水澆條件的,要採取中耕鎮壓的方法,先壓後鋤,以起到提墑保墑增溫,促根壯蘗,促苗早發快長的效果。
記者:持續乾旱還有可能給今年小麥生産造成哪些危害?還有哪些措施需要加強?
郭天財:春季麥田管理要達到“保穗數、爭大穗”的預期目標,在做好抗旱澆麥的同時,還要看苗科學追肥。
三類麥田應當早追肥:麥播時底肥施用不足,目前群體偏小、苗質較弱的麥田,可結合澆水早追施;冬前生長偏旺、群體偏大的麥田要在分蘗兩極分化開始時及時追肥;前期發育快、春季拔節早的麥田,也應早追肥。
對於底肥施用充足,前期生長基本正常,春季大分蘗在60萬以上/畝的麥田,均可在拔節期結合澆水進行追肥。
對無水澆條件的麥田若需要追肥,春季可趁降雨雪時追施速效化肥。
另外,因為乾旱,去冬蚜蟲、麥蜘蛛發生重,且有大爆發流行的潛在危險,還有吸漿蟲和後期的赤霉病、穗蚜,對小麥産量和品質影響很大,一定要密切監測,及時防治。
還要做好防禦“倒春寒”等極端不利天氣的預案。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幹土層繼續加厚,未澆水的麥田和前期生長偏旺的麥田要特別注意預防春季凍害和“倒春寒”。此外,南方稻茬麥田還要注意及時清溝理墑,以利遇旱澆水,遇澇排濕防漬,保苗穩健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