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重慶市打造專業招商團隊 助力電子製造業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2日   來源: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始之年。為全力實現重慶市電子製造業全年銷售産值3000億元,佔整個工業的21%左右,逐漸成長為重慶國民經濟第一支柱産業的目標,市經濟信息委將採取如下措施,加快重慶市電子製造業的發展,實現新的戰略飛躍。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産業轉移

    1.按照“千人萬億”專業招商工程要求,以及招大引強的原則,整合部門、區縣、園區、企業等資源,組建50個電子製造業的專業招商團隊(每個團隊包括懂專業、懂市場、懂成本核算、懂外語等4-5個人的專業招商人員),形成一支200人、諳熟談判技巧、高效能幹的産業招商隊伍。

    2.抓住國際和東部沿海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機遇,發揮已引進的惠普、宏碁、富士康、英業達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帶動影響力,注重産業招商、以商招商,吸引産業鏈條整體轉移和關聯産業協同轉移,提升産業配套能力,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

    3.根據重慶市電子製造業“5+3”發展戰略,以筆記本電腦整機及配套産業、集成電路産業、新型顯示産業等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以“整機”招“配套”、以“核心”招“外圍”的思路,積極籌劃、週密部署,力求在引進企業的規模和質量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産業集中佈局

    1.加強全市電子製造業的統籌規劃和産業佈局,合理確定各園區的産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推動産業園區向規範化、集約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增強重點地區産業集聚能力,逐步形成重慶市功能完整、特色明顯、有機互補、錯位發展的産業園區體系。

    2.加大産業園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氣、供電、排污、通關、物流、綠化等生産配套設施和員工衣、食、住、行、娛樂、就醫、教育等生活性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增強園區的綜合配套能力。

    3.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國際貿易大通道的早日建成,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物流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運輸成為産業發展的助推器。

    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産業服務水平

    1.深化行政管理和經濟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率。規範政府行為,防止越位和錯位,避免盲目引進和惡性競爭。推進依法行政,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完善法制環境,保障投資者權益。

    2.加快完善電子製造業發展情況的監測機制,提高産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水平。通過密切監測重點行業、區域、企業的運行情況,及時全面準確掌握産業發展的狀況和趨勢,跟蹤經濟走勢和政策、市場變化對重點企業的影響,加強分析研判和預測預警預控,提高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引導産業發展的科學決策能力。

    3.完善對企業洽談簽約到投産達産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建立對已落戶企業的定期回訪和座談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在辦理相關手續、生産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做到引得進、留得住、長得大。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産業聯盟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有效吸引産、學、研、用各方資源的聚集和分享,促進國內外機構和企業的密切合作和交流,推進重慶電子製造業的快速進步和發展。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實現産業優化升級

    1.扶持市內重點電子製造企業的自主創新,積極組織重慶市有關企業圍繞國家支持的新興戰略性産業,爭取國家項目資金的支持,加大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研發及産業化力度,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使産業逐步沿價值鏈向上移動,加快産業的優化升級。

    2.注重培育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的內生力。積極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將自己定位為“技術創新主體”,結合實際開展自主創新。

    3.積極從落實稅收政策、引導金融支持、保護知識産權以及吸引科技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斷提升重慶市電子製造企業的自主創新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産品盈利能力。

    4.堅持開展中高級人才的引進工作,為提升産業創新能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進一步創新中高級人才引進、使用、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積極為中高級人才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産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相關鏈結
· 民生導向引領發展轉變 求解共同富裕"重慶樣本"
· 重慶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兩旺 3場招聘會5萬人求職
· 黃奇帆:讓民企成為重慶發展的大馬力“發動機”
· 重慶出臺201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實施方案
· 四川、重慶:政府企業聯手“留住”農民工
· 重慶春節期間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諮詢1410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