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桂林在保護漓江與發展工業的抉擇中精彩“破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0日   來源:廣西日報

    當桂林成為“好山好水”的代名詞,保護漓江便成了桂林人的第一責任。

    如何在肩負責任的同時,做強經濟總量?回眸“十一五”,500萬桂林人民交出了保護漓江與發展工業“兩不誤”的精彩答卷——2010年,GDP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15億多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121億元,創10年來最大增幅;而河流水質、空氣質量等指數在全國113個被列入重點環評的城市中,年年名列前茅。

    常言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讓青山綠水依舊,還做強做大了“工業蛋糕”。用桂林市委書記劉君的話説:“我們長期面臨著保護與發展的兩難抉擇,但是,經過這些年的艱苦努力,現已基本破題。”

    發展“破題”:從理清思路開始

    提及桂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旅遊業。

    沒錯,旅遊業的確為推進桂林“富民”作出過巨大貢獻。但是,“強市”的支撐點在哪?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桂林發展的戰略定位,桂林市委、市政府對産業特徵深入思考,提出了“農業穩市、文化立市、旅遊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思路。

    “工業強市”之於桂林,難度可謂最大。工業戰線一位資深人士坦言:與其他城市不一樣,桂林發展工業始終有一道“紅線”制約,那就是“不能對漓江造成環境壓力”。“30年前我到桂林工作時,漓江污染比較嚴重;現在,江水清澈多了,而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越來越明顯。”

    “沿漓江不能佈局傳統工業,我們就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新型産業;老城區沒有工業發展空間,我們就盯緊縣域工業和園區經濟。總之,按照科學保護漓江的總體要求,桂林工業必須疾步向前!”市長李志剛的態度很明確。5年前,桂林的三次産業結構為23.4:36.5:40.1,如今,工業地位顯著增強,三次産業已“變身”為18.3:45.3:36.4,桂林工業提升並沒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相反,“十一五”期間,桂林在污染物總量減排、污染防控、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均走在全區前列。該市工信委主任何兵告訴記者,2010年,桂林規模工業總産值增長了37.1%,而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卻下降了11.04%,超額完成自治區指標6個百分點。其中,43家重點耗能企業累計實現節能近16萬噸標煤,完成年度計劃的173%。

    不走工業發展的傳統老路,桂林人瞄準“五大五小”奮力前行。所謂“五大”,是指食品飲料、機械電器、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和錳業5個産值規劃均超100億元的産業;所謂“五小”,是指橡膠製品、醫藥及生物製品、竹木加工、建材和電力5個産值規劃均超50億元的産業。

    調整結構:靠自主創新壯大

    “桂林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工業,也不能因為保護青山綠水而無所作為。”劉君曾這樣告誡桂林工業口的負責人。工業要“破題”,桂林惟一的選擇是從調結構入手,走一條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説起高新技術産業在桂林工業領域的引領作用,桂林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七星區區長何運保告訴記者,目前,桂林高新區有600多家工業企業,2010年,完成工業總産值430億元,實現利稅46.7億元。高新區已形成高端製造産業集群、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和生物醫藥産業集群,以及新材料、環保産業等特色産業鏈。

    “我們這裡很多企業靠智力起家,靠自主創新成果起家。”桂林高新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説,高新區建有一整套完整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已累計“産出”92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規模企業達63家。目前,正在“孵化”的企業達300余家、項目超過600個。也就是説,這裡每萬平方米“孵化”企業達到15.2家,超過全國高新區平均數的一倍,是廣西最大的科技企業群和留學人員企業群。

    從當年1平方公里起步,經過近20年的頑強成長,桂林高新區已發展至擁有信息産業園、英才科技園、鐵山工業園、創意産業園、機電工業園等5大專業園區,總規劃面積達18平方公里。桂林高新區工委、七星區委書記趙德明直言:“調結構,關鍵得有人才和智力資源。我們轄區內有14所大中專院校,8所部省屬科研院所,8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兩個自治區人才小高地,擁有500多名博士,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0多家企業研發中心。這些智力集合,已累計開發實施各類高新技術項目1600項,其中151項被列入國家級科技計劃,已誕生高新技術産品近400個。”

    手握自主創新的“關鍵牌”,桂林工業調結構就有了方向和底氣。據悉,許多外來資金正是衝著創新而來,其中不乏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僅去年新增各類入園工業企業109家,園區工業增加值激增50.1%。

    謀新謀變:讓新興産業領航

    向“太陽”借能源,向“山風”借力量,向“餘熱”借溫暖。“十二五”開局之年,桂林工業在新一輪謀新謀變中昂首上路。

    落戶興安的桂林尚科光伏,不僅填補了廣西産業的空白,還為廣西新能源崛起拉開了序幕。為拉長光伏産業鏈,做寬産業帶,繼桂林尚科投資6.06億元建設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二期工程新近投産,桂林鑫友光伏年産5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産線進駐臨桂秧塘工業園。桂林人搶佔新興産業制高點的萬丈雄心,正悄然變成現實。

    地處桂北高寒山區的資源縣,由於歷史原因,工業底子薄。在桂林“工業強市”和建設生態名城的“兩難抉擇”中,他們將目光移向山巒,借風借力,向高山要“綠色GDP”。在海拔1725米的山峰上,建設裝機總容量15萬千瓦的金紫山風電場,站上了廣西風電的制高點。資源的風電示範效應還引發了國電、大唐等知名企業搶佔“桂北山頭”的連鎖反應。

    作為桂林工業“退二進三”主要承載地的永福蘇橋工業園,如何避免入園企業重復建設供熱小鍋爐?園區實行集中供熱,既有利於能源的梯次利用,還能減少新增污染物的排放。桂林興源熱能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陸志勇告訴記者,他們投資1.18億元正在興建的廣西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已接近尾聲,目前,將有60多家園區企業共享電廠的“餘熱”。

    陸志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設計252萬噸/年的供熱能力,每小時可提供熱量360噸,意味著至少上百家入園企業不必自己建鍋爐。該項目今年上半年投入運行後,每年可節省11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000噸。

    “我搞了多年的能源開發,前些年搞小火電,給桂林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作為桂林人,如今,我該為家鄉的節能降耗和生態保護做點實事了。” 陸志勇的語氣中透出桂林企業家勇於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睿智。(記者 駱展勝 通訊員 雷志剛)

 
 
 相關鏈結
· 桂林通過推進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決議
· 旅遊局副局長在桂林檢查春節假日旅遊安全工作
· 冰凍致廣西160多萬人受災 融安至桂林公路中斷
· 桂林:結冰受阻道路再次增加 公路部門加緊搶修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