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轉型跨越山西再起飛--山西代表團媒體開放日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1日   來源:山西日報

    3月10日下午,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山西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袁純清、王君、李小鵬、胡蘇平等代表回答了記者提問。

    新山西,新在結構,新在“四化”,新在富民

    人民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是袁純清書記履職山西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發展目標。請問袁書記:新山西“新”的含義是什麼?未來幾年,山西轉型發展的著力點放在什麼地方?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又在哪?

    袁純清:很高興今天有這麼多新聞界的朋友來山西代表團採訪,這本身就反映出對山西的關注,也是山西有人氣的表現,體現了山西新的希望。我們提出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這個“新”字既是一個新的定位,又是一個新的內涵,還是一個新的旗幟。“新”在哪呢?第一,新在結構,就是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建立多元化的産業結構。山西是資源大省、能源大省、煤炭大省,去年挖了7.4億噸煤炭,運出去5.1億噸。解放60多年來,共挖了120億噸,運出去90億噸,佔到煤炭外調量的70%,所以説,山西的能源對國家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很大代價,包括生態的代價,也包括生命的代價。光靠挖煤、賣煤,無論從生態環境、從産業持續以及經濟效益來講,都不可持續。我們首先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改變一煤獨大,或者説煤及煤直接相關産業佔比過大的局面。因此,也可以説是新在多元。第二,新在“四化”,就是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這“四化”描繪了山西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包括民生的一幅藍圖,也是一個路線圖。工業新型化,就是同時做好地下地上兩篇文章。做好地下的文章,就是要挖好煤,實現清潔挖煤、安全挖煤。目前挖一噸煤損耗2.48噸水資源,産生6噸到7噸伴生物,在挖煤過程中把水資源保護和利用起來,減少對生態的破壞,減少地的塌陷,這就是清潔挖煤;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杜絕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這就是安全挖煤。用好煤,就是延長産業鏈,對煤炭進行深加工,走循環經濟的路子。做好地上的文章,內容很多。山西的旅遊資源很豐富,遼金以前木結構建築佔全國的70%以上,有平遙古城、五台山和雲岡石窟三個世界文化遺産,發展旅遊業潛力巨大;裝備製造業大有文章可做,山西煤礦平均産能已達90萬噸以上,可全部採用機械開採,這本身就有很大的煤機市場需求,我們要建設世界級的煤炭裝備基地;山西是物流大省,不僅為汽車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而且可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山西不是糧食大省,但都是特色農産品大省,有苦蕎、小米、紅棗、核桃等等,為此我們提出山西要成為京津地區特色農産品的供應地和菜籃子。農業現代化,就是要以“一村一品”為載體,加快農業産業化的板塊推進,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市域城鎮化,就是以太原城市群為重點,以大運高速、高鐵為軸線,加快建設“一核一圈三群”城鎮體系,形成“頭朝京津,手牽東西,腳跨中原,大步前進”的城鎮化格局,這也代表了山西大發展的形象。城鄉生態化,就是要建設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每年造林400萬畝,到2020年實現森林覆蓋率26%,達到國際生態良好標準;到2015年,所有市縣、重點鎮和工業園區全部用上氣,包括天然氣、焦爐煤氣、煤層氣;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使天更藍、水更綠。山西省“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完成得很好,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分別削減17.6%、13.93%;目前每個村都有一個衛生室,下一步要探索推進縣域醫藥衛生一體化綜合改革。第三,新在富民,主要是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生活不斷改善,讓老百姓有新的生活,生活得更加幸福。“十二五”期間,我們要力爭實現城鎮居民收入翻番,而且農民收入增幅要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使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總之,“新山西”會是一种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形態,新的面貌,新的生態,更是老百姓新的生活。

    轉型跨越關鍵之年,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據我所知,山西是受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影響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經濟曾一度出現負增長,請問王君省長,目前山西經濟恢復得怎樣?“十二五”時期有哪些舉措?

    王君:您講得很對。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同時也由於自身經濟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因素,山西經濟發展一度時期下行壓力很大。我記得,2009年第一季度增長-8.1%,上半年是-4.4%,前三季度扭負為正,全年增長5.5%。在這樣一種極為嚴峻的形勢下,山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擴大消費,努力穩定和拓展出口,同時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現在可以高興地告訴大家,通過這些措施,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全部超過了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山西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地區生産總值達到9088億元,同比增長13.9%;財政總收入完成1811億元,增長17.8%;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70億元,增長2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48元,增長11.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36元,增長11.6%。

    與此同時,我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僅去年就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037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今年還將竣工1000公里、開工1000公里,到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5000公里,屆時將實現省會城市到各設區市3小時通達、各市之間2小時通達、市縣之間1小時通達的目標。同時,一大批機場、鐵路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35項應急水源工程進展順利,投資50多億元的引黃北幹工程今年可實現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標。

    關於2011年的工作,就是要在全面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步伐,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三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活力;五是大力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進一步強化科技、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人民生活水平一定會有大的改善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據我了解,山西省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請問李小鵬副省長,在“十二五”期間,山西有哪些切實的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在重點工程建設上有哪些舉措?

    李小鵬:“十一五”期間是山西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尋常的五年。在這5年裏,山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高度關注民生,切實保障和努力改善民生,全省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性住房等領域,累計投入資金達2793億元,這些投資是整個“十五”期間山西民生投資的2.96倍。我們全力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積極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擴大就業,不斷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和覆蓋水平,大力實施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應該説目前已見到了實際效果,人民群眾也享受到了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特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2009年和2010年,我們全力推進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兩年投資300多億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萬公里,改造中小學校舍9483所,建成6971個村級衛生室,完成9638個村的村通廣播電視任務,建成各類飲水工程1.2萬處,圓滿實現了全覆蓋目標。“五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當然正如你所説,我們山西基礎差、底子薄,雖然在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人民群眾期盼過上更加美好新生活的願望相比,還有差距,我們還要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

    “十二五”時期,我們將大力推進轉型跨越發展,要實現再造一個新山西。對在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方面也有了具體的安排。一要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具體有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切實解決幼兒園的“入園難”的問題。紮實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把農村中小學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從現在的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從今年起,用2年時間要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全覆蓋,就是要讓沒有進入大學、進入高中的學生,能享受免費的中等職業教育,使得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將來能夠發揮作用。同時還要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在醫療衛生方面,我們要全面完成國家部署的五項醫改任務,並且結合山西實際,做出新的特色,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作出新的努力。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我們計劃投資1170億元,建設大約80萬套保障性住房,當中,廉租住房11.12萬戶,經濟適用房16.6萬戶,公租房7.5萬戶,限價的普通商品房、棚戶區改造31.04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大約10萬戶。在擴大就業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十二五”期間新增就業200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90萬人左右,將城鎮登記的就業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在社會保障方面,在“十二五”,力爭實現養老、醫療兩項覆蓋到城鄉全體居民,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城鄉全體從業人員。同時,還要在鞏固提升農村

    “五個全覆蓋”的基礎上,實施新的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讓全省廣大農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堅信,只要高度關注民生、切實保障民生,進一步加強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十二五”期間一定會有大的改善。

    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力轉變幹部作風

    新華社記者:許多媒體曾報道袁書記到山西上任後大抓幹部作風整頓,評價您的工作雷厲風行,這方面在社會上也有很大的影響,請問袁書記,為什麼要從幹部作風整頓入手,現在幹部的面貌有變化了嗎?要完成下一步任務,在幹部的管理和要求上您還有什麼打算?

    袁純清: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性。我到山西工作後,是從提振精神、解放思想、改變觀念、轉變作風開始推進工作的,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提出了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主題和思路。毛澤東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省委、省政府確定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目標後,如何解決好這個“決定”的因素,必須從幹部抓起,在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同時,還要大力轉變作風,就是要講規矩,守紀律,幹實事,抓落實。紀檢部門圍繞大局開展工作,對幹部作風進行檢查,發現了一些問題,依紀進行了處理,這使我們看到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相比山西廣大幹部而言,只是極少數。通過對一些幹部的處理,山西幹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廣大幹部群眾對正風肅紀的行動給予充分肯定。這是一點。其次,我們更重要的是從正面抓幹部作風建設。去年8月28日,省委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對在全省掀起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新高潮作出了部署。右玉與內蒙古接壤,在毛烏素沙漠的邊緣,解放初期森林覆蓋率只有0.25%,縣裏18任領導班子一屆接一屆栽樹60多年,現在森林覆蓋率達到52%,有人甚至説像北歐一樣。特別是右玉栽樹十分困難,有的樹生長起來需要9年,右玉不光綠化了山河,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一種精神、體現了幹部的作風,體現了積極的正確的價值觀、政績觀,這也從一個方面充分説明山西的幹部是敢幹事、能幹事、可以幹成事的。所以我們在全省開展了右玉精神學習活動,要求每個縣處級幹部到右玉參觀學習,對照右玉精神開一次民主生活會。作風建設是常抓常新的,今年我們推出一個新的舉措,就是在全省領導幹部中開展下鄉住村“六個一”的活動,要求廣大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企業去,和那裏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建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開好一個解放思想、促進發展的討論會,制訂一個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幫助上一個好的致富項目,解決一些群眾關注的實際問題,形成一個促進作風轉變、推進項目建設的調研報告。省委常委要帶頭做起,我今年要在適當時候選擇一個村,和老百姓住幾天,落實“六個一”。要通過這項活動,使幹部更加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密切與群眾的聯絡,使幹部作風有更大的提升。第三,要在制度建設上有新的舉措。比如説,要推進流程重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精簡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間,規範審批程序,項目審批蓋章能一天的不用兩天。總之,要通過正面的典型宣傳,通過加大監督力度,通過健全體制機制,山西幹部的作風會更好,希望大家相信這一點。

    切實用好轉型綜改試驗區這一重要平臺

    中央電視臺記者:山西是一個煤炭大省,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衍生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山西的可持續發展。去年年底,國家批准山西為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從哪作為突破口,來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

    王君: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正式獲批,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山西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對山西3400萬人民的關懷。我們要緊抓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切實用好這一重要平臺,大力推動山西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試驗區建設主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著力解決産業結構單一化的問題,構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長期以來,山西以挖煤為主,煤焦冶電佔工業的80%以上,這种經濟是不可持續的、不健康的。我們不僅要搞煤焦冶電,還要搞新興産業,搞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業、特色食品工業和文化旅遊産業等。二是解決生態環境脆弱的問題,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將著眼于建設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大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力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三是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城鄉統籌發展。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山西省各項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城市和農村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為此,省委、省政府在進一步鞏固提升已實現的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新的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即再用兩年時間實現農村的街巷硬化、便民連鎖商店、文化體育場所、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使農村面貌發生顯著改善。四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和民生欠賬較多的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進一步加快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做好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民生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五是解決制約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推進改革創新,強化政策支撐,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吸引和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為資源型經濟轉型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人才技術支撐。目前,我們正在加緊編制總體方案和專項方案,積極準備與國家有關部委搞好政策銜接,市縣也都開始積極籌劃這項工作,待總體方案報國家批准後,這項工作將在山西省全面展開。

    農民收入會有較快增長

    農民日報記者:袁純清書記,未來五年,山西在提高農民收入上有哪些舉措?前一段時間,乾旱一直是困擾山西的問題,未來在解決水的問題包括農田水利建設上有哪些舉措?

    袁純清:山西農民的收入較低,現在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0%。正因為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省委、省政府提出目標,“十二五”末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9000元,而且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要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這個目標很振奮人心,但是實現這一目標任務特別艱巨。怎麼實現?我們要大力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按照中央的要求,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産業化“三化”一起推進。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縣域經濟會議,出臺一個文件若干個措施,大力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通過發展“一村一品”,通過一連串的政策措施,支撐農民大幅增收。總之,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二是有若干政策措施支撐,三是廣大農民在政策調動下煥發出積極性,相信山西農民收入會有較快增長。

    山西確實是缺水,但是已經有很大改觀。我們加大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的35項應急水源工程,完成27項,其餘的即將完成。“十二五”期間我們還將通過各種渠道新增25億立方米水,水資源是可以支撐轉型跨越發展的。同時,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山西目前60%用的是地下水,下一步通過建設大水網等措施,轉變為60%利用地表水,加上全社會節約用水,山西儘管缺水,但水的瓶頸制約是可以解決的,完全可以支撐“十二五”乃至更長遠的發展。

    發展是第一要務,安全生産同樣是第一要務

    澳洲新快報記者:袁書記不久前曾經説過,讓礦難成為山西的歷史,讓煤焦領域反腐敗得到有效遏制,這被外界認為這是您主政山西作出的承諾,請問,您對承諾有沒有兌現的時間表,有沒有壓力,有哪些具體舉措和工作目標?

    袁純清:礦難是山西人民之痛。在一段時間,礦難頻發,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失去,給許多家庭帶來災難,也給當地幹部造成巨大壓力。正因為這樣,我們強調,對山西而言,發展是第一要務,安全生産同樣是第一要務,沒有安全就沒有發展,就沒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和諧,安全生産必須時時講、人人講、處處講。我們採取了許多措施加強安全生産。比如,要求下井人員必須做到“三知三會”,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帶班下井,一旦遇到事故可以及時有效組織處置。我們還為每個産煤縣都配備了安全縣長助理。去年,省委、省政府還出臺了12個行業118條具有“殺手锏”性質的安全生産規定。還有一個釜底抽薪的重大舉措,就是開展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併重組,煤礦由2600座整合為1053座,平均每個礦井的産能達到90萬噸,可以實現機械化開採和信息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目前,山西安全生産形勢出現了明顯好轉,2009年比2008年死亡人數減少1018人,2010年又比2009年減少505人,去年煤炭百萬噸死亡率降到0.188,大大低於全國0.749的平均水平。下一步,我們決心實現安全生産形勢由明顯好轉向穩定好轉轉變。隨著基礎性工作的加強,機械化開採的推廣,信息化管理的跟進,政府安全監管主體、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的全面到位,山西安全生産持續穩定好轉的局面就會到來。

    關於反腐敗問題。山西煤焦領域的腐敗問題較為嚴重,近年來在中央紀委的領導和指導下,山西加大了焦煤領域反腐敗力度,開展了集中整頓,僅違紀違法資金就收繳300多億元。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有腐敗就要反,就要抓,就要治,就要給予嚴肅處理。山西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反腐敗的問題上,立場是堅定的,旗幟是鮮明的。我相信,只要我們有這樣的決心,有工作的力度,以及相關源頭治理措施的跟進,我們就有條件遏制腐敗多發、高發的勢頭。

    難是一種客觀存在,關鍵是如何對待

    南方都市報記者:人們都説晉官難當,請問袁書記,這個難難在哪?從陜西到山西,從省長到書記,您覺得最大的轉變和感受是什麼?

    袁純清:實事求是地講,做官難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現在處於變革時期,既有發展的任務,又有穩定的任務。難是一種客觀存在,關鍵是如何對待。解決難的問題是一個主觀對客觀的過程,如果你覺得難、害怕難,那永遠是難,如果你認定困難的背後有一個成功在等待,一定會克難攻堅,開闢出一個新的天地。我來山西工作後,得到省委一班人的支持,得到幹部群眾的支持,我願意和山西幹部群眾一道,共同克服經濟發展滯後、社會矛盾較多、民生還需大力改善的困難。相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省委一班人的努力和廣大幹部群眾的支持,山西“十二五”的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

    文化要成為山西發展的一翼

    光明日報記者:眾所週知,山西是一個文化資源大省,現在我們注意到,正在向建設文化強省努力。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山西取得了哪些進展?目前和國內的一些文化強省相比,山西存在的差距在哪?在“十二五”時期,在文化建設方面將有什麼新舉措?

    胡蘇平: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隨著轉型跨越發展,山西的文化強省建設的戰略任務越來越緊迫。一方面是個機遇,另一方面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強省這一戰略任務高度重視,提出文化要成為山西發展的一翼,要像挖煤一樣挖文化。這些都為推動山西文化強省建設,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

    剛才記者提問我們山西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什麼新要求。山西的文化體制改革按照中宣部提出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近年來取得比較大的改革成效。首先是全省出版系統事業單位全部轉企改制。山西出版集團經過幾年的運營,經營收入已經由原來的27億元達到去年的47億元。同時,省市縣的局臺分離、“三局合一”、成立文化綜合執法大隊等方面工作也全部完成。這兩項改革任務,我們走在了全國前列,受到中央領導的表揚,在全國做過經驗介紹。我們目前面臨的改革任務,是要儘快完成演藝團體改革,最近我們在省市縣三級對全省的文藝團體進行改革重組、轉企改制,我們的目標時間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革任務,進行掛牌運營。同時也要對廣電網絡進行整合、推進電影行業整體轉企改制。

    山西省的文化産業、文化發展與全國水平相比,與建設文化強省的目標要求相比,還有很明顯的差距。一個文化強省,應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文化體系、比較大的文化産業規模以及對全省經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從目前來説,山西省的文化産業的發展速度雖然比較快,但總量還比較小。去年,山西省文化産業的産值是280億元,佔到GDP的3%左右。在“十二五”規劃中,山西省文化産業的産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佔到GDP的6%。

    2011年,山西省要加快實施“五大戰略”,實現“五個新進展”,努力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及相關産業的融合,進一步提高文化産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提高文化産業的集中度和關聯度。其中,在大作品展現方面,圍繞建黨90週年,打造《紅軍東征》《晉陽秋》《高君宇石評梅》《申紀蘭》等影視劇,充分發揮山西歷史文化特色。在舞臺劇方面,我們最近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千手觀音》《大紅燈籠》,以及正在排練的《粉墨春秋》等。在大集團運作方面,在成功組建山西出版集團的基礎上,組建山西廣電傳媒集團、山西日報傳媒集團、山西廣電網絡集團、山西省演藝集團、山西影視集團,預計今年上半年組建完畢,正式運營。到“十二五”末六大集團産值要努力達到400億元。在大景點支撐方面,今年要與旅遊部門聯手,對確定的佛教與邊塞文化産業區、晉商文化産業區、根祖文化産業區、太行文化産業區、黃河文化産業區五大區域進行精心打造,以取得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在大服務引領方面,一大批文化設施將陸續投入使用,同時在景點建設一批酒店等服務設施,給廣大遊客提供便利,擴大和增強景點的吸引力。在大會展集聚方面,在搞好現有的平遙國際攝影節等知名文化節的基礎上,打造太原晉商文化節、大同雲岡文化旅遊節、右玉西口風情文化節,以及黃河壺口文化節等文化節。

    轉型跨越發展必須有強大的人才支撐

    中國組織人事報記者:山西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省,但又是人才資源小省,我想問,袁書記到山西提出人才加速計劃,山西人才工作在“十二五”期間的主要著力點在哪?山西在引進人才上有個著名的“百人計劃”,五年到十年時間引進100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到2010年已經引進58人,人才引進如此高效,是否會影響人才引進的質量?

    袁純清:對山西來講,能不能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最終還必須有強大的人才支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培養和引進人才的著力點放在資源型産業的轉型上,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解決最緊迫的現實課題,這是我們基本的立足點。二是加大引進的力度,我們一年拿了5000萬元搞“百人計劃”,引進速度很快。我多次強調,這方面的問題不在於拿了多少錢,而在於用了多少錢,用得越多就説明引進的人才越多,就越高興,下一步我們會有相當大的財力保障引進人才。特別要強調的是,山西是個好地方,值得人們來。第一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有廣闊的用武空間;第二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提供了便利條件,隨著太原到北京高鐵的建成,太原將成為北京最大的衛星城,太原還是華北地區很難得的山水之城,對人才投資創業有較大吸引力;第三是實行柔性人才政策,加大自身人才培養力度,建設山西工業技術研究院,加強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等等,有這些條件,引進人才的速度自然會快一些,而且質量也是高的。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既定目標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君省長,我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您説要努力轉型30年,把山西變為北方小江南,您這樣説的信心來自於什麼?

    王君:縱向比,近年來山西發展得不錯,也可以説很快;但橫向比,我們與其他發達省市還有不小的差距。“十二五”時期,是山西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瞄準轉型跨越發展這一目標,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産為重要保障,大力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在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基礎上,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産性服務業大省、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再造一個新山西。

    我們的信心來自哪?第一,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第二,有長期以來打下的紮實基礎。第三,有省四套班子團結和諧形成的凝聚力,目前全省政通人和,發展的氛圍很好。第四,已經形成了一個轉型跨越發展的好思路。第五,有著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有著不斷改善的區位條件和積澱深厚的文化傳統。第六,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人心思進、人心思上,形成了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合力,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山西能把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併重組這件事辦成,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總之,“十二五”再造一個新山西的有利條件很多,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既定的目標。

    沒有人才什麼事也辦不成

    中國産經新聞報記者:教育是強國之本,也是強省之本。請問王君省長,“十二五”時期,山西省在教育發展方面將有多大的投入?

    王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山西要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實現再造一個新山西的宏偉目標,沒有人才什麼事也辦不成。為此,我們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了山西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總的要求就是要繼續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統籌發展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特殊教育。

    國家要求到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達到4%,我們保證完成,而且還會根據財力情況逐年增加。

    通過 “四個一點”,保障固定資産投資目標

    中國能源報記者:過去的一年,山西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雖然增長很快,但是總量仍處於中部六省後列。山西新的發展目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請問王君省長,你們計劃如何籌措?

    王君:固定資産投資,既關係到當年經濟發展,也關係到長遠發展。這兩年,我們加大了固定資産投資力度,2009年全省固定資産投資達到5030多億元,2010年達到6350多億元,累計投資超過1.1萬億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固定資産投資的目標任務是5萬億元。錢從哪來?主要途徑,就是“四個一點”:一是各級政府拿一點;二是銀行資金貸一點;三是啟動民資籌一點,近兩年山西煤炭資源整合之後,大量民營資本從煤炭採掘行業退出,只要引導得當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産業投資,包括文化旅遊産業等;四是招商引資引一點。5萬億投下去,山西省基礎設施和生産條件一定會有更大的改善,全省GDP總量翻一番的目標也一定能夠實現。

    在好的基礎上實現更快的發展

    工人日報記者:山西與中部和周邊省份相比,不少數據是靠後的,您是不是覺得壓力比較大,在“十二五”期間,山西追趕這些省份有沒有具體的目標?

    袁純清:山西“十一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1.1%,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應該説我們是有壓力的。正因為有壓力,所以我們提出“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3%。這樣做,説追趕也可以,就是我們講的跨越發展,就是在好的基礎上實現更快的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袁書記您到山西後,請您談一下和王君省長是什麼樣的搭檔關係?

    袁純清:大家可以看出來,我們的關係很融洽。我們會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關係,總的講可用目標一致、志趣相投8個字概括。(記者 尚慧輝 田建平 左燕東)

 
 
 相關鏈結
· 山西代表團:"十二五"讓轉型發展的成果惠及民生
· 山西對2942萬畝公益林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 山西:確保年內全面完成集體林改主體改革任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