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北京市發佈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1日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11-2015年)

    全民健身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發展本市全民健身事業,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北京市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加快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發〔2011〕5號),結合本市全民健身發展特點,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和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市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保障市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促進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

    二、目標任務

    到2015年,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並長期保持,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一)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並長期保持。市民體育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普遍增強,體育健身成為市民普遍的生活方式。每週參加體育鍛鍊活動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達到中等以上鍛鍊強度的人數比例長期保持不低於49%。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鍊活動。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不斷提高。

    (二)市民體質明顯提高。市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25%;在校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為90%以上,優秀率為20%,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

    (三)城鄉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增加。各類體育場地達到1.25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1平方米。在全市100%的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建有體育設施;100%的區縣建有一個多功能全民健身體育中心;50%具備建設條件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建有健身場地設施;具備開放條件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率達到70%;改善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無障礙條件,各類體育設施的開放率和利用率有較大提高;形成各級各類體育設施佈局合理、互為補充、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網絡化格局。

    (四)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堅持開展經常性、傳統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動,統籌推進各類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均衡發展。大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化、區域化全民健身品牌活動,100%的區縣創建體現區域特色和風采的“一區一品”群眾體育品牌活動,使健身活動項目更加豐富。

    (五)完善全民健身體育組織網絡。充分發揮行政管理網絡、社會團體網絡、體育協會網絡和基層體育組織網絡在全民健身社會管理中的作用。100%的街道(鄉鎮)建有體育組織;社區(行政村)全民健身輔導站組織化程度大幅度提高。100%的區縣建有體育總會、行業體協、人群體協、單項體協等。30%的市級體育協會逐步實現實體化,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有較大發展。形成覆蓋面廣、包容量大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六)全民健身指導和志願服務隊伍進一步發展。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證書人數達到3.5萬人以上,其中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人數達到7000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廣泛組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學校體育教師開展義務健身輔導,培育全民健身骨幹,形成組織落實、結構合理、覆蓋城鄉、服務到位的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隊伍。

    (七)科學健身指導服務不斷完善。通過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學指導大講堂等形式,大力宣傳推廣科學健身方法,積極開展體質測定、運動能力評估。通過對廣大市民進行日常體質測試,依據個人體質狀況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增強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質量和水平。

    (八)全民健身服務業蓬勃發展。不斷增加體育市場供給,健身市場規範有序,市民體育健身消費意識明顯增強,體育健身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健身服務從業人員水平不斷提高,培育和形成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力量強的體育健身服務企業和品牌,打造公共體育服務網絡化、信息化平臺。

    三、措施和保障

    (一)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1.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和本實施計劃作為本級政府和本部門依法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作為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充分發揮部門協調聯動作用,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要把全民健身工作作為政府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各類評選表彰活動的重要指標。

    2.各級政府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按照國家有關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體育主管部門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主要用於全民健身事業,並加強監督管理。

    (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推進體育生活化。

    1.健身活動要遵循因地制宜、業餘自願、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原則,突出健身性、參與性、趣味性。不斷創新體育健身活動形式和方法,編制《北京市社區體育實用手冊》,研究創新全民健身網絡服務平臺和內容,開展線上線下的網絡健身服務,提高活動生活化、科學化、社會化水平。傳承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將優秀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和相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和策劃,開展好健身周、體育節等傳統體育健身活動,精心組織策劃好“全民健身日”活動,舉辦好北京市體育大會、職工運動會、農民運動會、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大(中)學生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等綜合性運動會和單項競賽活動。舉辦和打造一批與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群眾性、國際化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擴大首都全民健身活動的影響力。

    3.各區縣要責成體育行政部門按照《北京市“一區一品”群眾體育品牌活動標準》,根據區域特色,結合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創建、開展“一區一品”群眾體育品牌活動。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要組織居民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

    4.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堅持開展工間(前)操和業餘體育健身活動。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要結合自身特點,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5.各單項體育協會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和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列入計劃,並對全民健身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

    6.創新健身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與旅遊、文化、商貿相結合的群眾性體育競賽、展示活動,不斷推出適合不同人群、地域、季節的體育健身新形式、新方法。加強對廣場、公園和節日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引導公眾科學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

    (三)加快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提高體育設施利用率。

    1.將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十二五”時期市、區(縣)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佈局,統一安排。新建居住區要按照國家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標準,設計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實施國家全民健身示範基地工程,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建設一批室外健身場地設施。

    2.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的管理與建設,提供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社區體育服務設施,加快本市城南地區、西部地區、新建大型居住區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現有城市公園與廣場空間資源,重點建設中小型、適用性強的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利用城市郊野公園、城市綠化帶建設一定數量的專項球類活動場地。各區縣要責成體育行政部門認真履行管理職能,按照資金配比規定給予經費保障,加大對全民健身設施的監管力度。

    3.公共體育設施應當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並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對學生、老年人和殘疾人優惠或者免費開放。學校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要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並在保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新建和改建學校體育設施,要便於向公眾開放。維修改造各類體校體育設施,使其成為全民健身活動場所。各級政府強化政府職責,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給予經費補貼和獎勵資助,為學校辦理有關責任保險。要積極創造條件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更新,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體育設施閒置浪費或被擠佔、挪用。

    (四)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指導水平。

    1.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形成體育健身指導服務網絡。在全市晨晚練輔導站、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生活化社區、各級體育協會、已配建的全民健身工程等實現社會體育指導員配備全覆蓋。改革培訓方式,重視培養指導少數民族體育和殘疾人體育活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吸納優秀教練員、運動員,授予相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稱號,充分發揮其在社會體育指導服務活動中的引領作用。

    2.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對不以收取報酬為目的向公眾提供傳授健身技能、組織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等服務的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免費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業務交流、表彰獎勵。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檔案,修改完善有關管理辦法,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在項目推廣、活動組織、信息諮詢、業務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3.積極發展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對以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嚴格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認證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高危險性項目的體育健身指導人員的管理。

    (五)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建立長效機制。

    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發揮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體育院校學生、體校中專學生等的作用,不斷擴大全民健身志願者隊伍。與文明辦、民政、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形成聯動機制,建立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工作體系和組織體系,健全註冊管理和培訓制度,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利用“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要利用公共體育設施定期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對老年人、殘疾人和學生優惠開放體育場地,提供健身服務,將全民健身與志願服務相結合,形成全社會廣泛關注全民健身、共同投入志願服務的良好氛圍。

    (六)發揮全民健身組織網絡作用,逐步實現全民健身社會化。

    1.充分發揮市、區(縣)、街道(鄉鎮)體育組織組成的行政管理網絡,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成的社會團體管理網絡,市和區縣體育總會、單項協會組成的體育社團指導網絡,社區和行政村等組成的基層體育運行網絡的作用,相互聯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統籌各類人群體育均衡發展,充分發揮市教委、市農委、市民委、市社會辦、市老齡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等主管部門和單位的積極性,統籌規劃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以及社區居民、農民、婦女、少數民族、殘疾人等人群體育工作不斷發展。

    (七)統籌城鄉體育、各人群體育協調發展。

    1.大力發展社區體育。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推進體育生活化社區達標進程。將社區體育組織建設、設施建設、健身活動、居民體質測試和健身宣傳培訓等服務列入《北京市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指導目錄(試行)》中,採取政府主導、多部門共同推進的方式,分計劃、分步驟、分批次地推進社區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全覆蓋。總結推廣東城區創建國家級全民健身示範區、履行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經驗。各區縣政府將社區體育工作作為社區建設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以街道和居住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街道辦事處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大力發展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健身團隊、晨晚練輔導站組織開展社區體育健身活動。整合街道轄區單位和學校的體育設施、體育人才資源,推動社區體育與職工體育、學校體育共同發展。

    2.加快發展農村體育。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將農村體育工作納入全市郊區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規劃,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完善文化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體育工作“六進鄉鎮”和體育特色村鎮評選活動。區縣政府將發展農村體育納入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城鄉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促進城鄉體育資源和公共體育服務均衡配置,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包括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內的綜合服務設施作用,利用好農村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資源,在傳統節日和農閒季節廣泛組織農民體育活動,辦好基層農民運動會。

    3.積極發展少數民族體育。重視培養少數民族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高水平體育人才。在學校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設置與優秀民族體育項目相關的教學內容。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建設全民健身設施,開展以民族優秀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競賽和活動。辦好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4.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將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和重要評價內容。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青少年系列體育比賽和健身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鍊活動。繼續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辦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積極開展課餘體育訓練,倡導科學、健康的體育健身和生活理念,不斷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培養青少年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鍊的習慣。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和聯動機制。

    5.重視發展老年人體育。建立健全老年人體育協會,廣泛開展經常性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公共體育設施對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和優惠。老年人教育機構開設體育課程,老年人活動中心設置適合老年人體育活動的設施,社區服務兼顧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和體育健身設施。

    6.大力推進殘疾人體育。建立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培養為殘疾人服務的體育教師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開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為殘疾人建設就近方便的體育健身設施,公共體育設施進行必要的無障礙改造,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研究開發適合殘疾人身心特點的體育健身康復手段。特殊教育機構和普通學校要提供適合殘疾學生特點的體育健身與體育康復項目。辦好殘疾人運動會和健身展示活動。

    7.著力推動職工體育。充分發揮行業體育協會、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體育協會等各類組織的作用,廣泛建立職工體育俱樂部和體育健身團隊,開展符合單位特點和職工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和競賽活動。鼓勵企業制訂針對職工的體育健身指導方案,為職工參與體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時間保障。堅持工間(前)操制度,開展《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測驗和體質測試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每年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積極開展進城務工人員體育活動。創新職工體育發展模式和基層職工體育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完善社區體育與職工體育互補機制。

    (八)做好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

    1.加強體育法制建設,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做好修改《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的準備工作,研究有關實施細則。各區縣政府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加強對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和本實施計劃實施情況的檢查監督,保證各項規定的全面執行。

    2.建立全民健身宣傳的長效機制,發揮媒體和網絡的作用,宣傳全民健身工作。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和互聯網要不斷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提高宣傳質量。

    (九)加大科學健身指導力度。

    1.在國家體育總局修訂完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和制定國家殘疾人體質測定標準基礎上,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達標活動,深入實施《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積極推行各體育項目《業餘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建立證書證章激勵制度,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經常、持久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不斷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技能水平。

    2.建立國民體質監測和北京市群眾體育現狀調查制度,鞏固市級、16個區縣級體質測試站,調整完善街道、鄉鎮級測試網絡,探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結合的市民體質測定服務。

    3.繼續開設全民健身科學指導大講堂,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進行科學健身指導。出版全民健身科普圖書,提高公眾體育健身科學素養。

    (十)促進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引導城鄉居民體育消費。

    各級政府要制定政策,扶持大眾化營利性體育健身休閒場所運營和體育健身休閒用品開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體育健身休閒産業,推動體育健身休閒産業發展。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體育健身休閒專業人才培養。加快推行體育服務質量認證制度,建立和完善體育服務規範,提高全民健身服務水平。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本實施計劃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體育局會同市有關部門、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共同推進。建立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本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工作,由市體育局負責組織實施。

    各區縣政府要根據本區縣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並責成體育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和組織共同組織實施。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並建立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

    (二)加強成效評估。各級體育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和本實施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指導,並在2014年對實施成效進行全面評估,將評估報告報本級政府。各區縣政府要將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彙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市體育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單位對為全民健身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駐京部隊和武警北京市總隊可根據本實施計劃的要求,結合部隊實際參照執行。

 
 
 相關鏈結
· 《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北京卷10日正式出版發行
· 劉淇10日在北京會見亞太旅遊協會主席錫麟一行
· 中國第二批援突尼斯緊急人道主義物資從北京啟運
· 劉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北京汽車工業發展
· 北京: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調整為2元
· 亞太旅遊協會成立60週年慶典暨年會在北京舉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