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生産經營中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當前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嚴打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指示精神,切實維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近日下發通知,部署本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通知指出,對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將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同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失職、瀆職行為依法依紀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開除公職。
始終保持監管高壓態勢 緊盯薄弱環節重點區域
通知要求,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實行網格化監管,明確責任,分片包乾,消除監管死角。特別要針對生鮮乳收購、活畜販運、屠宰等重點環節和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檢力度,提高抽檢頻次,擴大抽檢範圍。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生産販賣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廠主和主要非法銷售人員,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産食品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在法定幅度內從重從快懲處。
對國家近期公佈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以及禁止在飼料和飲用水中使用的物質,各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非法添加行為的源頭治理,同時堅決打擊通過互聯網等方式銷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為。對農村、城鄉接合部、縣域接合部等重點區域,企業外租廠房、車間、倉庫以及城鎮臨時建築、出租民房等重點部位,要組織經常性排查,及時發現、徹底清剿違法製造存儲非法添加物的“黑窩點”,堅決搗毀地下銷售渠道。
加強預警早發現早報告 企業負責人負首要責任
通知要求,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合作、協調聯動,嚴格監管食品添加劑的生産使用,嚴肅查處超範圍、超限量等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加強對提供火鍋、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力度。同時,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建設,強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監測,對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切實防範系統性風險。
嚴格落實各方責任,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負責原材料採購和生産配料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分別簽訂責任書。對第一責任人所在單位發生違法添加行為,直接責任人發現單位購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的,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大型食品企業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所屬公司産品出現問題的,要暫停本企業所有同類産品的銷售並向社會公告,經批批檢驗合格後方可繼續銷售。
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對轄區出現非法添加行為且未及時有效查處的,工作推諉扯皮、涉嫌徇私舞弊、瀆職等不按規定履職的公職人員,要嚴肅追究當地政府及部門相關責任人責任,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開除公職,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