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3日,第四屆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率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
傅自應在大會一般性辯論中表示,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關係到世界和平和穩定,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世界持久繁榮的必要保障,也是國際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要繼續加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切實履行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各項援助承諾。
傅自應指出,中國一直堅定支持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儘管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自身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深入地推動面向最不發達國家的南南合作,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支持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訴求。60多年來,中國從最不發達國家的實際需要出發,先後為46個最不發達國家援建了近1000個各類項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累計為最不發達國家培訓2.6萬多名各類官員和技術人才。截至2010年底,中國共免除了44個最不發達國家238億人民幣的債務。2010年9月,溫家寶總理宣佈將給予有關最不發達國家95%的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今後,中國對外援助重點將進一步向最不發達國家傾斜,並將在農業、民生、貿易優惠、經貿合作和人力資源等多個領域,全面加強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支持,幫助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會議期間,傅自應還會見了尼泊爾總理卡納爾、乍得總理納丁加爾、馬爾代夫外長納西姆、中非共和國外長甘比、美國國際開發署副署長斯坦博格、聯合國主管最不發達國家事務的副秘書長迪亞拉等。
此次會議是2011年聯合國發展領域最重要的一次會議,聚焦于全球48個最不發達國家8.8億人口的發展問題。會議設定了截至2020年半數最不發達國家實現畢業的目標,通過了《伊斯坦布爾宣言》和《伊斯坦布爾行動計劃》。《伊斯坦布爾宣言》體現了國際社會支持最不發達國家發展的堅定政治承諾,《伊斯坦布爾行動計劃》將具體指導未來十年的最不發達國家發展努力和國際社會支持行動。
來自於各國政府、民間社會、私營部門、議會和國際機構的參會代表人數超過1萬人,其中包括土耳其總統居爾、芬蘭總統哈洛寧、尼泊爾總理卡納爾、孟加拉總理哈西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等逾2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貿發會議秘書長素帕猜和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等近30個國際機構的負責人。會議活動近百場,從生産能力和市場準入等多個角度深入討論了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