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京市農民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1至4月份,北京市農民人均收入6102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1元,增長11.3%,其中工資性收入約佔六成,退休金、養老金等轉移性收入增幅明顯。這是筆者昨天從市農委獲得的消息。
農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産性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工資性收入仍然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據統計,今年以來,北京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481元,約佔整體收入的57%;家庭經營收入990元,其中二産、三産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9.4%和9.5%,一産收入卻減少12.9%,“這説明北京市農民對一産的依賴正在逐漸減少。”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農村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各區縣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幫扶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目前,北京市農民在二、三産業中的就業比例高達80%以上,數十萬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成了每月領取工資的上班族。延慶大莊科鄉35歲農民閆鐵路,通過參加朝陽、延慶兩區縣聯手舉辦的招聘會,成功在朝陽區三間房鄉找到一份大廈保潔員工作,每月工資1000多元,公司還負責繳納“五險一金”。
該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市將有95%以上的農民轉移到二、三産業就業,工資性收入將會得到穩定提高,總體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從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退休金、養老金等轉移性收入的提高,也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單位退休金、福利養老金分別增長了10%和15%,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964元。僅此一項,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