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文化遺産日,秩序壯美中軸線申遺正式拉開序幕。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透露,隨著申遺保護初稿完成,大高玄殿等古建築將陸續修繕,地安門燕翅樓等曾一度消失的中軸地標有望重現。
“一條中軸線,再現京城千年建城史。”市文物局文保處處長王玉偉説,專家曾提出復建地安門、北上門等已經消失的中軸古建,這些仍在論證過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軸體現的是傳承美,不是要將消失的建築統統重建。這條線展現了明清古城的風采,也有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近現代代表建築的風采,甚至有專家提出中軸線的範圍應該北延至奧林匹克公園。
目前,已經確定的復建項目中,最為引人關注的當屬地安門燕翅樓。這組建築位於皇城北門——地安門門樓左右兩側,原為二層建築,每座面積大約300平方米。燕翅樓原為清朝政府內務府滿、蒙、漢三旗公署,1924年驅逐末代皇帝出宮時,部分太監曾暫棲於此樓。“此前,西城區在街巷環境整治過程中,發現了燕翅樓遺存。目前,路口兩側的燕翅樓修復方案已完成。”王玉偉透露,“修復工程最快將於今年8月底拉開序幕。”
另外一處引人關注的宮殿群——大高玄殿,則位於故宮北側,是我國惟一一座明清兩代皇家御用道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元閣是大高玄殿內重要的文物建築之一,上部為象徵天圓的攢尖屋頂,覆以藍琉璃瓦,象徵天;下為方形,覆以黃琉璃瓦,象徵地。為改善大高玄殿的保護狀況,文物部門11日啟動了乾元閣文物修繕工程。
“五年之內,大高玄殿、景山壽皇殿、北海王佛樓等重要中軸文物都將按部就班地進行修繕,並逐漸對公眾開放。”王玉偉透露,“古建築修繕講究循序漸進,並不會因為申遺而‘突擊’施工。近10年來,北京市已陸續開展了10余處中軸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如故宮的修繕與周邊皇城墻遺址公園環境整治工作、天壇神樂署搬遷修繕以及火神廟騰退修繕等。”
除了做加法的修與建,中軸添色還有減法——“天罈罈墻附近的簡易樓、先農壇內的大型體育設施,這些與中軸風貌不相符合的地方,都將進行調整。”孔繁峙表示,“中軸因人文而精彩,修繕過程中不會大面積遷移居民,留下空蕩蕩的街面。”(記者 劉冕)
鏈結
7.8公里的中軸線,現存的主要文物建築包括燕墩、永定門(復建)、天壇、先農壇、正陽門、太廟、社稷壇、天安門、故宮、景山、北海、皇城墻(地安門內大街)、普度寺、萬寧橋、火神廟、鼓樓、鐘樓、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