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廣西紀檢監察機關服務民生紀實:糾風治本濟民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4日 10時12分   來源:廣西日報

    天大地大,民生最大。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黨委、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近年來,廣西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大力推進安農、安康、安心、安保、安教、安居(“六安”)工程,積極開展“糾風惠民陽光”行動,切實維護、保障、發展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促進社會和諧、鞏固邊疆安寧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嚴資金監管:

    百姓的錢一分也不能少

    下面是糾風工作人員兩個截然不同的工作鏡頭,卻異曲同工。

    “老鄉,你家危房改造的補貼領到了嗎,請你把補貼一卡通拿出來,給我們核實……”這是融安縣紀委監察局副局長韋何,在浮石鎮長龍村嶺腳屯蘭本文家核對惠農資金的一個細節。儘管人手奇缺,他們還是堅持地毯式核查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一戶不漏。

    而在貴港市,通過民生資金電子監察系統“項目查詢”模塊,所有人都可以查詢到資金到位情況以及資金撥付時間、金額、最終受益人等詳細情況。

    “無論是用最原始的人工方法,還是依靠現代的科技手段,都必須確保每一分錢發放到老百姓手中。”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自治區紀委提出的要求。

    廣西是老、少、邊、山、窮地區,每年均需投入大量民生資金保障和改善民生。繼2010年“大手筆”後,2011年自治區政府又“掏”出300多億元,實施為民辦十件實事工程。

    “民生資金是老百姓的吃飯錢、保命錢,要從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黨的執政力和政府的公信力高度出發,加強民生資金監管,絕不能發生被貪污、挪用、截留現象。”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石生龍對民生資金監管“三令五申”、多次強調。

    2009年,廣西實施了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安農、安康、安心、安保、安教、安居”工程,從健全監管制度、加強監管手段和措施、規範操作程序等方面入手,持續加大對民生資金的監管力度。為進一步加強民生資金監管,自治區同時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糾風惠民陽光行動”,利用一切手段,使群眾對各項惠民資金是否按政策落實到補貼對象,是否存在虛報、冒領、貪污、擠佔、截留、挪用的情況都清清楚楚。

    以“六安工程”為載體的保障民生工作開展以來,廣西開展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檢查,涉及項目3200項、金額16億元。全區96%以上的農戶簽訂了二輪土地承包合同;全區43個縣(區)的107家社區衛生中心和424家鄉鎮衛生院成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試點單位;4255個國家基本藥物品種中標,中標價平均降幅36%;240萬人次城市低保對象和1200萬人次農村低保對象得到有效保障;加強對500億元社保基金和全區約80億元扶貧資金及100億元移民資金的監管,確保資金安全;今年,29萬套(戶)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

    “六安工程”展現了廣西保障民生工作的嶄新成效,真正將“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落實到群眾的心坎上。

    正幹部作風:

    群眾張嘴幹部跑腿得民心

    每逢圩日,革命老區東蘭縣巴疇鄉的施元雄和其他漁民們一樣,總是充滿期待:縣裏的幹部如期上船,為他們辦理各種業務手續或者傳授新的致富技能。

    “我每年能減少700多塊錢的開支。”施元雄説,從“坐機關”到“跑基層”,幹部作風的轉變讓群眾得到了實惠——“業務船上辦、證明船上拿、有苦船上訴、技能船上學”。東蘭縣幹部告訴記者,“農事村辦、農事船辦”,讓庫區3.8萬名群眾每年能節約各項費用開支達80多萬元。

    幹部作風好壞,事關黨的威信和國家安定和諧大局。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推動幹部作風轉變,千方百計服務民生。全國首創的“農事村辦”就是廣西努力轉變幹部作風的一個典型樣本。

    “農事村辦”就是根據群眾的習慣和需要,實行定點定時集中服務與流動服務相結合、代辦服務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制度。在“農事村辦”的發源地百色市,60%以上的鄉鎮幹部放到村級“農事村辦”服務崗位上,“群眾向上跑”變為“幹部向下跑”,“分散辦事”變為“集中辦事”,“被動受理”變為“主動服務”。

    “自從有了‘農事村辦’,以前我們跑上跑下找不到人、辦不成的事情,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辦成了。”百色市田陽縣新民村老黨員李仕寬給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寫了感謝信,表揚“農事村辦”。

    郭聲琨對“農事村辦”予以充分肯定。他説,就是要通過推廣“農事村辦”,努力讓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進一道門,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個人,少花一點錢”,確保他們用最短的時間把想要辦的事辦好。

    目前,廣西已有970個鄉鎮、6365個村實現“農事村辦”。從“坐機關”到“跑基層”,“農事村辦”不僅找到了轉變幹部作風的突破口,而且“農事村辦”上通黨委政府,下聯村寨群眾,成為民情冷暖的“溫度計”,架起了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贏得了民心。

    謀公眾安康:

    創新模式換來邊疆穩民族安

    “開什麼玩笑,吃飯還要報告政府?”歐陽不明白地問起來——他千里迢迢從北京回到闊別多年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才鄉老家,準備大開“百家宴”聚鄉情,鄉親們卻叫他暫緩。在廣西,50人以上聚餐,事前必須向當地政府報告備案,並接受健康指引,即使是偏遠如環江的少數民族地方,受益於聚餐報告指導制度的鄉親多達數十萬人,此制度已是家喻戶曉。

    廣西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列入糾風工作的重點,推行“安康工程”建設,在全國率先創建餐飲服務和食品藥品安全示範工程,創立具有廣西特色的“風險排序、壓力傳遞”監管新模式:

    ——南寧市推行食品安全信譽度評價評議機制,對餐飲服務單位的信譽開展等級評分評議,分別以“笑臉”、“平臉”、“哭臉”來代表三個評價分數進行等級升降,直接在食品安全信譽度公示評議牌上標明,供消費者監督。

    ——河池市針對邊遠山區餐飲服務單位的特點,全面進行風險評估及風險排序,實行分類分級管理,並在每個縣(市、區)重點抓好一個鄉鎮食品安全示範點,在城區所在地至少創建一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街。

    安康工程在保障公眾的健康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全區共創建示範縣(市、區)14個、示範街106條,農村50人以上集體聚餐報告指導制度覆蓋82%以上行政村,已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多層次、全方位、全業態餐飲服務安全示範群,並逐步向全區城鄉推廣。

    ——通過打造“邊境食品藥品安全長廊”,目前廣西邊境一線的食品生産經營企業持證持照率達100%;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的進貨索票索證率達100%;鄉(鎮)生豬定點屠宰率達100%;食品市場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上市交易的禽畜類在交易前檢驗檢疫率達100%;全區村屯藥品配送供應覆蓋率、藥品市場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邊民用藥與縣城同質同價,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直接接觸藥品工作人員健康檢查率達100%。“邊境食品藥品安全長廊”惠及邊境510多萬名少數民族群眾,有力地維護了邊境安寧和民族團結。(記者 李 賢)

 
 
 相關鏈結
· 廣西第十次黨代會舉行預備會議和主席團第一次會議
· 實現百姓“安居夢”——廣西保障安居房建設紀實
· 廣西1-9月固定資産投資完成6492.59億 增長28.6%
· 廣西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續回落 價格調控獲成效
· 廣西:保障經費確保重點黨報黨刊發行量穩定增長
· 廣西給城鄉困難群眾發放3個月的臨時價格補貼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