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廣東:提煉新時期“廣東精神” 專家建議找個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30日 09時31分   來源:南方日報

    29日,電視劇《下海》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這部反映改革開放“新廣東人”奮鬥史的電視劇引發了在場專家的熱議,同時也引出了對重塑新時期“廣東精神”的思考。

    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下海潮”可視作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南漂”們紛紛紮根成為廣東的一份子,這也意味著新時期的“廣東精神”不應該只是“老廣們”的專美,也應該融合這些“新廣東人”的價值追求,應當建築在移民文化的基礎上。在前日的文化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要在公民價值、公民道德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提煉出社會共同認可、體現廣東特色、群眾樂於接受、容易傳承傳播的價值理念,使之成為我們新時期“廣東精神”,這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穩定。到底什麼才是《下海》中所表現的“廣東精神”的內核,又應當如何提煉“廣東精神”?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與會專家和企業家。

    《下海》中的“廣東精神”

    在社會正義前提下追求“個性的成長”

    在《下海》的編劇袁克平看來,在下海浪潮中,中國人第一次旗幟鮮明地發出了追求金錢財富的吶喊。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於財富渴望的表達多是內斂而含蓄的,不為傳統倫理道德認可。所以,從民族精神內涵的層面上來講,下海是一場偉大的精神變革。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則更願意把這種精神變革的內涵概括為中國人開始第一次追求“個性的獨立和自我的成長”。他認為,《下海》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從北方來到陌生的環境中,廣東人寬容地接納了他們,這種誠信和公平的環境是一種“廣東精神”,“建立市場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建立公平社會。開刀的大夫你不認識、開車的司機你不認識,所有維繫我們的就是誠信和公平。我覺得廣東在這個方面,都是典範。”

    而從個體來説,這些“南漂”們都懷抱著自己的夢想,希望通過努力實現成長。“劇中人物一直堅持的道德底線,其實是一個誠信的體現,不傷害國家和他人,但是可以自己獨立追求財富和幸福。另外,它體現了一個社會方式,需要有社會正義,去保護個體去追求個人的價值。這是廣東文化,大家欣賞並認同的核心要素。”尹鴻説。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學武也認為,廣東精神是一種“有底線”的文化。“市場經濟之中,我們並不指望自己能做個多高尚的人,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是個有底線的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對的世界。”李學武説,廣東人絕對不會自己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給別人分一口糧食吃的,一種新的市場倫理的建構,可能在這個地方建構起來。身為“新廣東人”的李學武説,廣東有一句名言就是“吃的鹹魚抵得渴”,也就説你想做一個事情獲得某一個利益的話,必須要接受這個利益帶來的一些負面的東西。“從這句諺語出發,廣東精神還是一種肯認輸的文化,廣東人尊重規則,無論做出某種選擇,都能接受不想要的東西,這在現在這個社會中需要提倡。”

    如何提煉“廣東精神”?

    不要將泛泛而談的詞語納入“廣東精神”候選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歷時18個月,經293萬北京市民投票選出的8字“北京精神”日前公佈。中央政法委近日又概括出了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用幾個詞語去概括一個地域的特色,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底提煉“廣東精神”要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尹鴻認為,“廣東精神”不僅要尋找共性,還應該尋找個性。“廣東精神”不僅是一個精神的概括,一定要是大家都會認同的當地精華,體現我們的價值觀念,體現周圍的人對你的認同。“一個地域的精神從內來講是一個凝聚,我們內在認為他代表了我們,以及從外來講是一個識別。內在和外在結合,才能體現他的文化精神。”

    尹鴻認為,提煉“廣東精神”一定要有前期預選,要把泛泛而談的東西去掉,不然最終就有可能變成“正確但沒有特點的概括”,得不到大家的認同。“如果口號不能夠準確概括團體的差異性和特色,那這個口號就是形式。如果取得不好,還不如暫時不取。”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棣則從形式上建議,“廣東精神”的口號選取應當像廣告學習,不僅要有好的內涵,在語言形式上也要好聽,才能起到宣傳的效果。“一定要好記,才能被人接受。”

    “廣東精神”由誰決定?

    “廣東精神”不能只經過一輪公眾投票

    既然是尋找“最大公約數”,“廣東精神”必然要由公眾決定,然而,如何從程序上保證“廣東精神”既有文化內涵又能符合廣東人的價值觀?苗棣建議,要像《美國偶像》似地在海選階段就好好把關,這樣無論哪些成為“廣東精神”都沒有問題,不會不靠譜。

    尹鴻則建議,尋找廣東精神不僅要聽取廣東人的建議,也可以聽取廣東以外的人的建議,這樣才能保證“廣東精神”不會陷入小圈子的遊戲。“首先是廣泛討論,可以開微博、論壇、博客或者座談會討論,因為這些事情通過不同團組的座談會,包括甚至是廣東之外的人的座談會,就可以達到內在認同外在識別,特別是從外地來到廣東的人,和廣東以外的人一起討論。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案,通過甄別篩選,放到網上去投票。”尹鴻説,甄別要找出差別,網上投票也可以讓大家來選。

    除此之外,尹鴻還特別強調,對於“廣東精神”,平時大家可能沒思考過,最後投票完還要通過專家組,不一定要按照票數多少來決定,還有詞語表達是否準確、合適,靠公眾投票,只能判斷他願意選擇哪種是他的價值觀,但是要如何具體表述就要專家來決定。“不能違背公眾的基本情感和基本選擇。公眾認為‘開放’是我們的精神,但是用詞最後要照顧前後左右的表述。”尹鴻建議,公眾投票不能一輪就算了,可以在初稿出來後再徵求一輪意見,這樣才能保證“廣東精神”達到“最大公約數”的效果。(記者 吳敏 蒲荔子)

 
 
 相關鏈結
· 廣東揭東以富帶貧實現困難群眾養老保險全覆蓋
· 廣東將建個人誠信檔案 公務員等被列為首批人群
· 廣東民企10年投入光彩事業513億 慶典暨頒獎舉行
· 廣東召開文化改革發展工作會議 汪洋作重要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