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局地凍雨降雪日數多 專家詳解入冬以來異常氣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03日 09時14分   來源:氣象局網站

中東部持續低溫 霧霾頻發 局地凍雨降雪日數多
專家詳解入冬以來異常氣候

    水管被凍裂、“冰霧”頻現、冰凍連連、“霧閃”逼停動車、口罩成為熱銷品、PM2.5被尋常百姓惦念……儘管這沒有好萊塢大片《2012》描繪的火山吞噬自然、海嘯淹沒大陸等場景嚇人,但這個冬天老天爺還真是有點“鬼”。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入冬以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月30日),中東部持續低溫,平均降水較常年偏多,儘管全國的氣候總體平穩,但是不乏“極端”和“異常”。

    中東部持續低溫,降水偏多但時空差異明顯

    春節長假,武漢雖未遭遇雨雪天,但最低氣溫跌破冰點,天然氣用氣量達到2600萬立方米,再創新高;在浙江金華各大醫院,倒下的大多是堅信能扛住低溫冷凍的年輕人;冷凍令佛山大部分景區遊客量銳減,叫苦不迭……

    據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艾婉秀介紹,入冬以來,全國平均氣溫為-5.5℃,較常年同期(-4.6℃)偏低0.9℃,比去年同期偏高0.5℃,為近27年來同期次低。與常年同期相比,除西南地區偏高0.1℃外,其他地區均偏低。

    在冬季,即使是氣溫偏低0.1℃,一旦超出生物的承受能力,生物就會發生大面積的凍傷、凍病甚至死亡。根據氣象監測數據,入冬以來,東北大部、西北大部、華南中西部及內蒙古大部、貴州等地氣溫偏低1℃~2℃,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不只如此,這個冬天的雨雪有點怪異。“降水偏多,但時空差異明顯。”據艾婉秀介紹,全國平均降水量24.2毫米,較常年同期(22.5毫米)偏多7.6%,但比去年同期偏少7.3%。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和華北降水量偏少,其中東北地區偏少78.4%,為近61年來最少;1月1日至30日,南方區域平均降水量為53.7毫米,較常年同期(33.5毫米)偏多58.6%,為近14年來最多。

    局部地區霧、霾多達25天,凍雨和降雪達15天

    這個冬天,“PM2.5”熱了,紅了。

    這個原本對很多人來説是既陌生又專業的詞彙,一時間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幾近家喻戶曉。

    而其背後是霧、霾天氣的輪番表演。入冬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5~25天的霧、霾天氣,局部地區超過25天。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華北西部、黃淮東部、江淮等地偏多3~10天,部分地區偏多10天以上。

    霧、霾監測預報預警以及PM2.5觀測等,受到各地政府及氣象、環保等部門空前重視。如北京市人大代表在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建言,進一步治理大氣污染,提升空氣質量。江西省將建設能見度、 PM2.5、負離子等自動觀測設備,提高城市霧、霾自動監測能力。該省氣象局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尤其是環鄱陽湖城市率先建立觀測系統,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這個冬天,冰凍和雨雪也頻頻使壞。出現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冰凍災害,從範圍和影響程度等方面都無法與2008年年初南方地區出現的大範圍的冰凍災害看齊,但是,艾婉秀稱,入冬以來,貴州、四川東南部、雲南東北部等地出現了3~15天的凍雨天氣,部分地區超過15天。凍雨出現在這些地區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正值春節假日,春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入冬以來,除華南及雲南等地外,全國大部地區出現降雪天氣,其中江南北部以及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北部、青海、甘肅東部、貴州等地降雪日數有5~15天,局部超過15天。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及青海、甘肅、貴州、內蒙古東北部等地降雪日數偏多。

    多種因素致氣候異常

    專家建議科學應對極端災害

    大氣環流形勢變化是氣候異常的重要標誌。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柳艷菊認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續發展,利於我國大部氣溫偏低。北太平洋海溫持續偏高,西伯利亞高壓持續偏強,海陸熱力差異加大,利於東亞冬季風偏強。

    1月中旬後期,大氣環流表現出明顯的變化, 北極濤動出現明顯轉折,高緯地區烏拉爾阻塞高壓建立並維持。這種形勢有利於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1月上中旬,低緯地區南支波動比較活躍,印緬槽偏強,有利於西南暖濕氣流的輸送;與此同時,西太平洋副高明顯偏強、偏西,利於水汽的輸送。在這樣的環流配置下,來自低緯的兩支暖濕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我國西南、華南和江南南部匯合,從而造成這些地區降水的異常偏多。

    對於前期中東部地區頻發的霧、霾天氣,柳艷菊稱,前期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冷空氣活動偏少,且強度偏弱,地面風速小,有利於水汽在大氣低層積聚,對霧、霾的形成較為有利;另外,青藏高原南側暖濕空氣活動偏強,使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輸送極其活躍,這股暖濕氣流沿西南路徑將豐沛的水汽輸送到我國中東部地區,且到達北京附近,使這些地區濕度明顯增加,易於形成低層逆溫,非常有利於霧、霾天氣的形成。

    不過,專家指出,除了氣象條件外,工業生産、機動車尾氣排放、冬季取暖燒煤等導致的大氣中顆粒物(包括粗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增加,都是霧、霾多發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處於臨界點,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空氣質量在擴散條件較好時能達標,一旦遭遇不利天氣條件,空氣質量就會迅速下滑。

    至於入冬以來的異常天氣氣候是否有電影《2012》中提及的世界末日的跡象,艾婉秀認為,《2012》所表現的一些信息非常有意義。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很多電影裏描述的災難都不同程度時有發生,不過這並不是説將要到世界末日了,只是啟示人類要更好地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要科學應對極端天氣災害,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加強防災減災民生工程建設及強化民眾的自救意識。

    新聞鏈結:當前該關注哪些災害

    今年1月以來,我國南方出現大範圍低溫陰雨雪天氣,部分地區遭受寒害、雪災;內蒙古、青海部分牧區遭受白災;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導致西南地區小麥、油菜病害發生。儘管1月農業遭受寒凍害和雪災情況總體偏輕,但是2月應重點防範南方低溫凍害和北方牧區白災。

    2月,南方開始春播,夏收糧油作物生長加快;北方冬小麥開始返青,牧區進入接羔育幼階段。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艾婉秀稱,應密切關注低溫陰雨對華南春播的影響和後期春旱可能對冬小麥生長和東北春耕的影響。

    艾婉秀建議,低溫陰雨影響較明顯的地區需提前準備,適時採取覆蓋、增施熱性磷鉀肥等措施,土壤過濕的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墑,防禦濕、漬危害,降低不利氣候條件對春播的影響;冬小麥生長區應加強水資源調度管理,提早做好抗旱準備工作。春運後期,南方仍可能出現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要加強春運的組織管理,避免和減輕雨雪天氣對春運造成影響。(中國氣象報記者 郭起豪 通訊員 郭戰峰)

 
 
 相關鏈結
· 異常氣候致黑龍江近400萬畝楊樹暴發“灰斑病”
· 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及異常氣候事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