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工作歷來是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做好“三農”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夯實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礎的要求,是億萬農民群眾的殷切期盼。做好“三農”工作,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人民銀行歷來高度重視農村金融服務工作,在推進農村金融機構改革、促進農村金融産品創新、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加強金融支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支付體系是經濟金融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加強農村支付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實質上是將非現金支付資源向農村有效配置、使廣大農民群眾享受支付體系現代化發展成果的過程,是依靠支付科技創新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創新、促進城鄉金融資源均等化、擴大農村消費、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社會公平的一項基礎工程。人民銀行從加強銀行賬戶管理、拓展支付清算網絡、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豐富農村支付結算手段,夯實農村金融服務基礎,促進全國支付體系均衡發展。
一、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為發揮支付結算支持三農、服務三農的功能,人民銀行積極採取措施加強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各商業銀行和相關經營機構的積極性,推動支付結算網絡向中西部地區及廣大農村地區延伸,滿足偏遠農村地區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務需要。
一是加強規劃指導,統籌部署全國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人民銀行先後印發了《關於做好農村地區支付結算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發〔2006〕272號)、《關於改善農村地區支付服務環境的指導意見》(銀發〔2009〕224號),加強了對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規劃指導,明確了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的目標、措施、工作重點和要求等重要事項,指導各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各經營機構開展工作。
二是採取措施解決農信社支付結算難問題。農信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人民銀行在農村支付結算工作中,始終把解決農信社結算難問題放在突出位置,採取多項措施積極拓寬結算渠道,提升農信社競爭能力。吸收符合條件的農信社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改善其異地支付手段,為農信社參與平等競爭創造良好的金融設施基礎;批准設立農信社資金清算中心,專門辦理農信社匯兌和銀行匯票清算業務;推行代理制,鼓勵商業銀行代理農信社的支付結算業務;創造條件使農信社能夠開辦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業務,拓展其業務範圍,增強其業務競爭力;組織開展銀行卡支農惠農項目,通過要求相關機構向農信社開放銀行卡發卡業務,進一步改善農信社支付結算外部環境、增強其結算功能。
三是充分發揮央行協調功能,推出銀行卡支農惠農項目,促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開展。銀行卡是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的重要載體。人民銀行高度重視發揮銀行卡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作用,先後組織實施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通過將銀行卡受理網絡延伸至廣大偏遠鄉村,使農民足不出村就能及時、便捷地拿到補貼和取到現金,解決農民群眾的基本金融服務需要,使農民群眾享受了現代化支付方式成果,營造了以銀行卡支農惠農項目為突破口,推動農村支付環境建設以及中央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的濃厚氛圍。截至2011年底,203家發卡機構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發卡方服務,6.44萬個農村信用社營業網點及2.52萬個郵政儲蓄銀行營業網點,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受理方業務。2011年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實現交易筆數1641萬筆,金額200億元,同比增長13.2%和24.5%。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全國推廣工作從2011年7月份啟動以來,到2011年底,部分省市推廣工作已覆蓋轄區鄉鎮的50%,作為主要收單機構的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分別在全國布放7.6萬和2萬個助農取款服務點,2011年共實現取款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250萬筆、7.7億元。
四是支持和鼓勵經營機構針對農村經濟特點推出各具特色的産品和服務。農業銀行針對農村地區推出的惠農卡、針對中小商戶推出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戶通卡以及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推出的銀聯福農卡,都已成為具有很高社會價值和廣闊市場前景的農村金融品牌産品,滿足了農戶的存取款、理財、支付結算、貸款等金融服務需求,發揮了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方便農村居民生産生活的積極作用。銀聯“福農卡”于2011年初發行以來,已在28個省市發卡774.6萬張,並在4.95萬戶涉農商戶和6.15萬台涉農終端上開通受理,打造了金融服務“三農”的新平臺。
二、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面臨的形勢
雖然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總體上看,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制約,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還存在明顯不足,不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主要表現在:支付服務供求矛盾突出,存在不少金融服務空白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非現金支付受理環境不到位;非現金支付工具功能發揮不充分,針對農村特點的支付創新動力不足;宣傳教育不夠,農民群眾有關非現金支付知識較為缺乏等。
另一方面,我們在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方面也擁有許多積極有利的條件,並且在前期工作中積累了大量有益的經驗。
一是從政策環境看,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措施,將民生工程和“三農”發展列為優先扶持的重點,通過擴大消費開支和減少稅收,刺激就業並推動農業、社會保障、教育以及中小企業發展。
二是從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看,目前全國13多億人口中,農村人口6.7億,2011年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中,城市消費15.69萬億元,農村消費2.43萬億元,城市消費是農村消費的近7倍,人均消費是農村人均消費的6倍多。也就是説,人口與整個歐洲相當的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其消費力不到城市的17%,人均消費只有城市的六分之一。這一方面反映出30年來我國經濟非均衡發展遺留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表明開發農村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村消費、投資的大量增長必然要求配套的金融服務支持,從而架構與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體系。這些將為農村支付服務市場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期,促使農村支付服務市場步入提高、整合和創新的發展階段。
三是從農村地區的軟、硬環境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信社等涉農金融機構行內綜合業務系統的建成運行和不斷完善,以及這些系統與人民銀行跨行支付系統實現聯接,中國銀聯網絡在農村地區的不斷延伸,為改善農村支付服務提供了良好的支付網絡基礎設施。固定電話、移動通信網絡、電視網絡在農村地區的全覆蓋,為卡基支付、移動支付、電視支付創造了有利條件。銀行卡應用的不斷發展,農村勞動人口在城鄉之間的流動量不斷增大,使這些人受到城市支付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年輕人對銀行卡支付、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越來越認同,這對培養農村地區居民非現金支付習慣將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四是從銀行卡等支付服務發展態勢看,目前國內一線城市的市場競爭幾近飽和,過度營銷可能造成資源浪費並帶來經營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有必要,也有動力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方向、經濟結構特點和金融市場需求,調整銀行卡特別是信用卡業務目前單一追逐城市高端客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數量眾多、具有一定潛力的二三線中小型城市,以及縣域農村地區的銀行卡業務,實現客戶群體從高端向中低端的逐步覆蓋。
三、加強規劃,突出重點,開創農村支付結算服務新局面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規劃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推進。要認真總結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推廣工作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協調、市場配置資源兩方面的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開拓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新局面。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意識。各有關方面應從服務三農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實施該項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涉農金融機構要抓住開展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良好機遇,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和聯絡農民的金融紐帶的作用,加強産品創新,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二要堅持因地制宜,抓好特色服務。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支持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建立,大大縮小城鄉居民在非現金支付工具使用方面的差距,實現現代支付系統在絕大多數鄉鎮的覆蓋,實現公共支付、涉農補貼、社保資金髮放等的快捷便利操作。要充分考慮城鄉差異,根據農村客戶的金融需求,研發推廣農民能用、好用、愛用又用得起的特色産品,特別要從尊重農村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現金支付習慣出發,選擇操作簡便且兼具現金及非現金支付功能的支付工具和終端,如銀行卡、電話POS等,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促進其應用和普及。
目前,農村地區的銀行卡滲透率不足10%,與城市尤其是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非常大。如何使銀行卡用於廣大農村地區,惠及廣大農民群眾,一直是人民銀行高度關注的問題。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和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就是這方面的有益探索。下一步,人民銀行要繼續鞏固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的成果,拓展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的深度,最大限度便利農民工異地存取款;要加快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加強組織、協調和宣傳,豐富服務內容,實現2013年前在全國農村鄉鎮、行政村的基本覆蓋;要支持相關經營機構有關涉農銀行卡産品的創新,促進銀行卡和農戶小額貸款相結合,解決農戶貸款難問題;要創新支付渠道,探索推廣手機支付業務;要協調推動出臺有關配套支持政策,調動農村機構參與支付服務市場建設的積極性。
三要拓展支付網絡,延伸覆蓋範圍。要統籌考慮、充分發揮人民銀行跨行支付系統、農信銀資金清算系統、銀聯跨行支付系統等在涉農金融機構間的橋梁作用,促進資源共享。要暢通農信社、村鎮銀行等區域性涉農金融機構加入相關跨行支付清算系統的渠道,發揮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點多面廣的優勢,縮短資金在途時間,提高資金匯劃效率,為鄉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提供優質的支付結算服務。
四要加強風險防範,確保資金安全。農村支付結算産品的創新在功能設計上多以滿足農民群眾的金融服務需要為目標,對現有政策和技術模式多少可能有一些突破或改變,但有一條紅線是堅決不能逾越的,即安全管理問題。農民群眾的資金來之不易,各經營機構必須規範操作,通過業務管理、技術防範等手段提高風險防範能力,為農民群眾辦理支付結算服務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確保農民群眾資金安全,維護農民群眾權益,促進農村支付結算業務健康發展。
五要強化宣傳培訓,普及支付知識。堅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介,採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方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宣傳,增強各方參與和支持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農村居民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