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寧夏:要做好一切應對突發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2日 13時24分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5月20日20時,寧夏防汛抗旱指揮部燈火通明,按照自治區領導的緊急指示,一場應對可能發生極端災害天氣的全區性戰役正在緊急部署:要做好一切應對突發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各縣區防汛負責人要24小時值班監測,及時匯總防汛數據、信息。一旦發生突發災害,各縣區要第一時間反映,各級防汛部門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把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産危險降到最低。

    今年洪澇災害或多於往年

    寧夏近年來異常天氣顯著增多,去年全區大部分地區發生了冬春夏三季連旱,汛末降水又異常偏多。隨著氣溫變化加大,高溫乾旱、暴雨洪水的反常性、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更加突出和明顯。

    自今年5月以來,寧夏部分地區頻發短時間內強降雨,給全區防汛工作帶來不小的壓力。目前,寧夏防汛區、市、縣、鄉鎮、村隊五級監控防洪體系已全面運行,一旦發生洪澇災害,自治區防汛辦可第一時間掌握災害情況,並組織防汛隊伍,協調公安、武警等相關責任單位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5月7日起,寧夏全面啟動防汛預警機制,自治區防汛指揮部24小時派專人值班。“這比往年早了半個多月,4月份我們已經組織6個防汛檢查小組對全區防汛重要監控地區進行了嚴格檢查,部分河堤、溝渠防災輔料已經全部落實到位,各縣區也已經進入了高度警戒狀態。”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人員張國軍説。

    洪水災情不容忽視

    隨著寧夏防汛能力的不斷提高,寧夏應對突發洪澇災害能力不斷增強,但以史為鑒,洪水災情不容忽視。

    據了解,黃河寧夏段自古洪水災害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洪峰流量4000立方米/秒到60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8次,其中3次洪峰流量接近或超過6000立方米/秒,達到50年一遇。據不完全統計,僅1979年至1998年,黃河寧夏段共塌毀農田34.41萬畝、堤防131公里、道路15.7公里、渠溝227.45公里,各類水利設施1829處,房屋4515間。

    近年來,寧夏洪澇災害發生頻率明顯提高。2010年8月11日,寧夏部分地區突降大到暴雨,引發洪水災害,同心、紅寺堡、鹽池等地發生大到暴雨,降雨量達143.2毫米,造成同心河西鎮建新村210戶、700余人受淹,紅寺堡區石炭溝暴發山洪,大河子鄉龍擺溝村16戶群眾受淹。

    寧夏防汛安全網已經鋪開

    5月21日下午3時,為了檢驗防汛指揮責任應急效率,記者按照年初自治區防汛辦印發的防汛值班手冊,隨機撥打了3名防汛指揮責任人的手機,3人電話均暢通。

    黃河吳忠段防汛責任人何旭東:“我們昨天下午已經做了5項防汛部署,並向有可能發生洪災的村隊下達了防災減災通知,群眾可第一時間從危險現場轉移。”涇源縣防汛抗旱總指揮許正清告訴記者,20日下午,縣上組織專門的排查隊伍對易發災害區進行了緊急檢查。靈武市旗眼山水庫責任人陳淑惠20日接到氣象局黃色預警通知後,組織市交通、水務部門在水庫現場蹲點駐守,及時應對突發災害。

    近年來,寧夏大力推進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建成全區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防汛異地會商系統、水庫水位自動測報系統和水情中心,實現了自治區防指與國家防總、五市防指的網絡互聯互通,並率先在全國省級防汛部門建成了首家三維電子江河系統,大大提升了防汛抗旱指揮調度決策能力。“目前,我們在主要河流、渠道上均架設了視頻和水文監測設備,一旦發生汛情,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掌握洪災的各種信息。”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説。

 
 
 相關鏈結
· 寧夏重大文化項目“黃河藝匯”在香港公佈規劃
· 寧夏:農技幹部下基層縮短技術入戶"最後一公里"
· 寧夏將對涉及民生等重點項目開闢環評綠色通道
· 寧夏部分景區將在“中國旅遊日”推出優惠措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