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由農業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江蘇漁業船舶檢驗局承辦的中國漁船裝備技術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
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在講話時説,漁船是漁業生産的重要載體,是生産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漁業和船舶科技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截至2011年底,我國漁船總數達到106萬艘,但90%是小型漁船,85%是木質漁船;大量漁船設備陳舊、老化嚴重,船型混雜、技術狀況差、漁船燃油能耗高。
張玉香指出,當前世界先進漁船正向高技術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大型化、網漁具精準化、捕撈加工設備自動化發展。我國大型漁船技術的主要差距在於尚未掌握核心技術,産品結構單一,裝備自動化程度低,國産化率低,系統配套不完善,船型設計水平落後。要實現我國漁船裝備現代化,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推進漁船裝備現狀根本轉變。一要加強漁船裝備技術發展戰略研究,按照工業化道路發展要求,提出振興、發展漁船裝備現代化的規劃措施,推動漁船裝備列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性産業,研究出臺漁船裝備技術現代化發展規劃,提高合理利用全球海洋生物資源的技術水平。二要加大科研投入,堅持科技興漁,依靠科技造船,不斷提升漁船裝備産業的研發能力,攻克高技術新型漁船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等在漁船上的研究與應用;加強漁船設計、建造、檢驗技術標準和檢驗規範研究,解決制約我國漁船裝備性能提升的重大關鍵技術,全面提高我國漁船裝備的科研支撐能力。三要積極推進漁船標準化改造工作,嚴格執行技術標準,保證新建漁船質量,提高漁船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高我國漁船安全裝備水平。
張玉香強調,漁船裝備現代化是具有戰略性的課題,是工業與農業部門的交叉領域,是部門協作的大舞臺,更是船舶裝備的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漁業、船舶、科研等單位要把推進船舶裝備現代化與全球海洋資源合理利用緊密結合起來,把漁船裝備和船舶裝備統一起來,加強協作,共同開發。
論壇上首次發佈的《全國海洋漁船安全技術狀況報告》客觀反映了我國海洋漁船的特點以及24m以上鋼質海洋漁船、遠洋漁船的安全技術狀況,分析了與國際公約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了我國海洋漁船小船多、大船少,木船多、鋼船少,老船多、新船少,沿岸船多、遠海船少,投入多、産出少的“五多五少”現狀。報告將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漁船政策的技術支撐,是各部門提高漁船裝備水平、改進漁船管理制度,制定漁船裝備發展政策的基礎,也是應對《國際漁船安全公約》生效的重要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