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後,從廣州搭上去往香港的高鐵,僅需36分鐘就可到達。先去繁華鬧市買名牌,地道茶餐廳“嘆”菠蘿包,再到紅磡聽一場演唱會。一切完畢,36分鐘後,搭乘高鐵的你又可以回到廣州的家。
像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一樣,粵港之間的合作正全面進入快車道。軌道前方,藍圖恢弘——根據廣東提出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未來粵港將共同推進跨界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運營,擬在交通、口岸、信息、能源、城市供水等方面進行全面對接,構建粵港發達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
完善交通網絡 未來香港北京10小時可達
6月的烈日之下,毗鄰西九龍文化區的香港市區心臟地帶,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正熱火朝天地建設中。
2015年,一個嶄新的高鐵總站將在這裡聳立。這意味著,2015年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後,從廣州到香港僅需36分鐘,廣深港三地將更趨同城化。
對岸的廣東早已蓄勢以待。2011年12月26日,廣深港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作為一條連接廣州、東莞、深圳以及香港的高速鐵路,其廣深段已經建成通車。
“廣深港高速鐵路全長約142公里,從廣州經過虎門、福田、直達香港的中心西九龍。建成之後,從廣州南站到西九龍,乘車時間可以從之前的100分鐘減少到40分鐘左右,深圳北到西九龍約20多分鐘,福田到這裡約15分鐘,大大縮短香港跟珠三角城市交通的時間。”站在巨大的高鐵總站模型前,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總經理蔡豐松自豪地介紹。在他看來,廣深港高速鐵路除了能縮短交通時間,更重要的是,香港、珠三角和內地的網絡將因此連到一起,香港作為祖國南大門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説起未來香港和內地的交融圖景,蔡豐松十分興奮:“整個網絡完善後,從香港到長沙只需要4個小時,到武漢5個小時,到北京10個小時。”
更多的像廣深港高速鐵路這樣的大型基建項目,正在粵港兩地如火如荼地開展。
“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及南港島線在內的‘一橋、五鐵、三主幹道’將為香港創造超過56000個就業職位。粵港兩地基建的擴大、經濟的發展,將為香港就業作出很大的貢獻。”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如是説。
貿易往來頻繁 定期赴港消費成深圳人習慣
每逢節假日,從深圳羅湖、福田過關去香港的人,從早排到晚,以至於口岸工作人員不得不拉起通道線,疏導秩序。在這些口岸裏,尤以深圳灣口岸最為明顯。
為緩解粵港交往日漸增多帶來的陸路通關壓力,深圳灣口岸2007年7月1日正式啟用。作為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其創造性地實施了“一地兩檢”的新通關模式。
2009年,香港對深圳戶籍人士開放“一簽多行”後,深圳赴港人次便屢破紀錄,去年更是突破了600萬人次,每月定期赴港消費成了不少深圳人的生活習慣。而反過來,隨著通關的便利化,深圳東門購物街也逐漸成為港人最喜愛的購物地點。
而令人矚目的深圳前海,更讓深港“雙子城”的距離大大拉近。前海地處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核心,不久的將來,從這裡出發,10分鐘內便可抵達深港兩地機場,半小時內可抵達香港中環。根據規劃,前海總用地面積15平方公里,目標建成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和高端産業的聚集區,被視為“特區中的特區”、大珠三角的“曼哈頓”。
前海備受矚目,除了離香港地理距離近外,更重要的是,前海將為銀行、證券、保險業提供很多商機。隨著前海金融交易所、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相繼成立,未來還將建立前海保險交易所等,形成交易所集群。前海還將試點深港銀行跨境人民幣雙向貸款業務,完善人民幣流出機制和回流機制。
前海就像是粵港合作的縮影,預示著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同城化大趨勢。
2009年7月14日,廣州南沙客運專線開通,廣州到香港航程僅需60分鐘。未來,南沙也將建成粵港澳全面合作的示範區。
共建基礎設施 更多合作項目正在快速推進
按照廣東省提出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未來粵港將共同推進跨界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運營,擬在交通、口岸、信息、能源、城市供水等方面進行全面對接,構建粵港發達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
2009年1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的《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粵港澳要共建優質生活圈。幾年來,粵港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通過創新合作機制,在大型跨境基建、口岸管理、能源保障、環境保護、醫療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大膽探索,為構建兩地優質生活圈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港人在粵定居人數的增加,他們的服務需求也相應增多。香港工聯會東莞服務中心揭牌,為在莞港人提供服務;珠海設立港澳專家特診室;著名僑鄉、江門市首家港資醫療機構——江門宗醫館中醫門診部也在2011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而有1.8萬名跨境學童居住的深圳,為了保障學童安全,在口岸區域劃出專門停靠位置,統一管理校車。
目前,粵港更多的合作正快速滲透進各個領域。
香港總商會新任主席周松崗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説:“粵港兩地合作還可以加強,現在我們是簽了很多協議,也有很多合作機會,我們要繼續在這方面努力。”
周松崗兩年前開始了一個項目——支持香港中文大學到深圳去設立一個大學,“現在很多香港的大學都在深圳設研究學院,可是真真正正成立一家大學,這還是第一次,我希望它能夠成功。”在他看來,像深圳這樣的國際型城市,要發展成一個先進服務業城市,萬事俱備,只差人才的培訓。“粵港合作要發展得很好,不單只是商界的事,各個領域我們都要加強。”
合力推動升級 粵港共促企業 向高增值轉型
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廣東是內地經濟金融大省。另一方面,廣東還是香港堅實的經濟腹地。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粵港攜手合作共渡難關的做法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2008年,許多企業出口受挫,粵港政府部門在廣州聯合舉辦“粵港金融合作研討會”,商討應對危機措施。2008年5月,粵港共同舉辦廣東品牌“走出去”專題培訓班,利用香港的外貿優勢,幫助粵企外擴。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廣東通過結構調整,力主企業轉型升級,聯手香港特區政府,共同推動在粵港企轉型升級。
2010年4月7日,粵港共同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在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等方面對粵港兩地的角色分工作出清晰定位。
2011年5月12日至13日,粵港政府在廣州攜手舉辦“轉型升級 香港博覽”大型會展,超過220家香港服務業商家到場。此次展覽會,搭建了一個平臺,從而推動香港優勢服務業與廣東企業合作,加快轉型升級,達到共贏。
目前,廣東轉型升級已步入攻堅期,為在港企業擴大內銷、技術改造升級等提供了種種幫助。眾多在粵港企也積極投身這一時代潮流。廣州白雲區的港企康泰玩具廠就變身為“創意産業園”。
“香港和廣東的多個城市都在加快轉型升級上有很多配合。在過去兩年,廣東為我們的企業提供了很多幫助,我們的措施是相輔相成的。粵港的目標其實非常一致,就是把我們的企業提升到一個高增值的層次。”在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看來,香港憑著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國際影響的網絡,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同樣可以更好地配合內地在全球的貿易、金融和其他的商業領域的發展和地位的提升,加快珠三角跟國際接軌。
近年來,香港服務業積極北上,擴展市場,在歷屆中博會上,香港創意産業均積極參展,為內地帶來香港先進的文化創意理念。
如果説,過去粵港經濟合作偏重於實業,那麼未來,將由現代服務業引領兩地的經濟合作。(記者 趙琦玉 實習生 郭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