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位於天津市北部偏遠山區的最後27個自然村完成水泥路鋪設工程,並相繼通車運行。至此,天津市3838個行政村和67個自然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高等級公路的目標,率先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自然村與行政村相比,具有地處偏遠、建設里程長、經濟基礎薄弱、建設資金籌集困難等特點,道路修建難度更大。為徹底改變剩餘自然村不通公路的落後面貌,市委、市政府把實現薊縣北部山區27個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工程列入2012年20項民心工程。從今年初起對全市最後27個未通瀝青、水泥路的自然村的道路進行改造。該工程涉及7個鄉鎮27個自然村,總長度為29公里。其中4米寬道路16條21.2公里,3.5米寬道路11條7.8公里。
為確保這項民心工程讓廣大農民滿意、放心,市縣兩級公路建設部門和當地政府在工程建設中實行三透明工作方針。一是標準透明,將道路建設規模、標準,路面結構,起終點、開竣工時間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做到建設計劃透明。二是過程透明,在施工過程中,將項目法人、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將每個項目的工程概況,主要施工工藝,進度計劃,主管部門建設單位,監督電話、機構、職責等各項內容通過現場設置公示牌等方式公佈,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質量透明,將質量監督機構、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和檢查結果、項目最終質量鑒定結果等向社會公開,通過採取全天候巡查、全過程控制、全社會參與的方式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對評定結果及時公佈。通過精心組織精心施工,最後27個自然村的高等級公路建設工程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竣工。
據天津市政公路管理部門介紹,這27個自然村公路修通後直接受益農民2712人,間接受益人口近3萬人,將有力促進當地的農村産業結構佈局調整,實現由以前的種地、外出打工為主逐步向採摘業、農業觀光旅遊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預計農民人均收入將由現在的4000元提高到8500元左右,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同時,對學生上學、村民看病、幹部下鄉、社會治安、森林防火、綜合開發等提供先導性、基礎性設施,使廣大山區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真正享受公共設施服務國民均等化。(記者 何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