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教育部:加強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和行風評議調查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2日 19時21分   來源:教育部網站

加強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和行風評議調查報告
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注入不竭動力
——黨的十七大以來教育行風建設工作的創新實踐

    黨的十七大以來,教育部黨組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堅持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緊緊圍繞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深化專項治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陽光治校,規範辦學行為,加強長效機制建設,提高行風建設科學化水平,大力推進教育系統行風建設。深入持久開展教育行風民主評議,加強行風監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行風建設有力推動了教育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了教育系統和諧穩定。實踐啟示我們:只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標本兼治,糾建並舉,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實現行風建設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協調推進,良性互動,才能不斷推進行風建設取得成效,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教育行風不僅體現教育戰線的工作作風,更關係到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教育部堅持把行風建設納入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體制改革中統籌謀劃,系統推進,一手抓教育改革發展、一手抓教育行風建設,積極營造為民、務實、清廉的行業風氣,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取得較好成效。

    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持久開展教育行風建設

    目前,全國有各級各類學校52.70萬所,在校生2.62億人,專任教師1442萬人,教育公共服務涉及千家萬戶,行風建設任務十分艱巨。教育部始終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抓住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大機遇,加強頂層設計,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規範辦學行為,紮實推進教育行業建設。

    (一)加強頂層設計,行風建設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教育部始終把行風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堅強保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在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中主動把握行風建設基本規律,注重搭建行風建設新的載體,積極探索行風建設新的途徑,不斷破解行風建設新的難題,做到行風建設與教育改革發展兩結合、兩促進、兩發展。

    1.加強領導體制建設。教育部成立了以黨組書記、部長任組長,分管部領導任副組長,26個司局為成員單位的行風建設領導小組,把行風建設列入教育規劃綱要、納入教育體制改革統籌謀劃,推動行風建設與教育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建立了部黨組定期研究行風建設工作制度,2008年以來,部黨組研究涉及行風建設問題86次,加強對行風建設重點工作的部署、指導、協調、督辦。不斷完善紀檢監察部門和業務司局協同推動幹部隊伍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學風建設等工作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都成立了行風建設組織機構,建立了主要領導負總責、班子成員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紀檢監察部門協調配合、群眾支持和參與的行風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2.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了行風建設領導小組定期會商、部內司局間業務工作與行風建設工作有機互動、行風建設熱點難點工作合力推進、信訪舉報問題督查督辦等多項工作機制。積極整合各方力量,針對治理教育亂收費、國家教育考試環境綜合整治等行風重要領域,建立完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優勢,定期分析形勢、定期研究制定政策、聯合開展督導檢查。每年協調召開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部際聯席會議,總結部署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明確治理工作重點和方向。僅2011年召開治理亂收費部門協調、協作會議15次,形成教育行風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

    3.推動工作落實。每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系統反腐倡廉工作會議上由駐部紀檢組長代表部黨組專題部署教育系統反腐倡廉和行風建設工作。每年分類召開31個省(區、市)教育紀工委書記、75所直屬高校紀委書記座談會,研究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破解行風建設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堅持“管行業必須管行風”、“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的原則,落實行風建設責任,逐級簽署《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行風建設責任體系,並把履行責任制情況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和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教育系統覆蓋全面、銜接緊密、貫通融合、運轉協調、相互促進的行風建設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深化專項治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進一步破解。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亂收費問題,教育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攻堅克難、常抓不懈,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2011年,國家信訪局受理反映教育亂收費問題的信訪件同比下降37%,全國1188個縣(市、區)實現了教育收費問題零投訴,佔總數的41%。

    1.出實招整治義務教育擇校亂收費問題。堅持一手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強化源頭治理,一手抓擇校亂收費專項治理,解決突出問題。堅持分階段實施、分層次推進、分類別指導,不斷深化擇校亂收費治理工作。2010年出臺《關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的指導意見》,推動28個省份出臺實施方案,在完善招生政策、規範招生秩序、制止違規高收費和亂收費等方面起到一定化解作用。2012年,針對當前最為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以錢擇校、以優擇校、以權擇校”等現象,按照“管用、可操作、見效快”的思路,出臺了便於實施、易於量化、利於檢查考核的《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指導督促全國所有省(區、市)全部出臺了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就近入學,跨區域招生限定在10%以內;規範招生行為,明確取消“佔坑班”、推優生、特長生;實行優質高中平均分配中考名額制度,達到30%以上;取消了與入學挂鉤的捐資助學費和贊助費等變相擇校費;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和行政問責制度,遏制了擇校收費亂象。與此同時,不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務院出臺了《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意見》。教育部與各省(區、市)簽訂了備忘錄,確定各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逐步縮小校際、城鄉、區域差距,探索從源頭上治理擇校問題的途徑。

    2.出對策整治教輔材料散濫問題。針對教輔材料種類繁多、質量良莠不齊、價格虛高、市場混亂、選用缺乏規範等問題,按照“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分類管理、強化審查”的思路,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設邊界、控數量、提質量、限價格、管選用”的教輔材料管理使用原則。堅持嚴格準入、嚴密監督、嚴厲整治、嚴肅問責,以“一教一輔”為核心,加大監督力度,斬斷利益鏈條,提升教輔材料質量,著力規範市場。嚴把出版資質關,強化質量審查,規範出版發行秩序;把好推薦評議關,按照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教輔評議委員會機制,推薦質優價廉的教輔;把好價格關,對進入課堂的教輔實行政府指導限價;把好選用關,堅持自願購買,制止強制訂購和進校推銷。目前,29個省份出臺了實施方案,2012年秋季全部按照新模式運作。學生選用教輔材料的數量由人均3—5套減少為規範後的一科一輔,教輔材料市場均價由教材的3倍降為與教材同等價格標準,學生課業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明顯減輕。

    3.下力氣解決改制學校不規範問題。針對中小學改制學校存在辦學性質不清、改制行為不規範、高收費亂收費等問題,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利用5年時間進行了徹底規範。抓責任落實,明確政府主導、“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度。抓政策落實,加強指導,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明確清理規範工作中的學校性質、教師安置、資産清查評估、債務關係等重要事項的政策界限。抓工作進度和質量落實,加強督導檢查,摸清底數,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表,實行“一校一方案”和掛牌督辦,開展復核檢查,防止假清理、走過場。切實糾正以改制為名的亂收費和“一校兩制”、“校中校”等不良辦學行為。目前,2001所義務教育改制學校清理工作基本完成;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範工作將於近期完成。

    4.下決心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針對“入園難”問題,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堅持公益性、普惠性,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要求,各地以縣為單位編制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國家實施八個學前教育重大項目,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和城市學前教育薄弱環節,學前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據統計,2010年至2011年,全國幼兒園增加2.85萬所,在園幼兒增加了766.6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學率提高了11.4個百分點,“入園難”問題開始緩解。針對“入園貴”問題,一方面推動各級財政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學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另一方面切實加強收費監管,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制定《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大部分省份已經出臺實施細則。合理確定收費項目,明確將幼兒園收費統一為保教費和住宿費,充分考慮群眾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加強對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管理,嚴格實行聽證、公示及收費許可年審制度。針對有些家長對民辦幼兒園的收費依據的疑惑,嚴格履行備案程序,加大了公示宣傳力度,使幼兒園收費政策為廣大群眾所了解,真正使群眾成為幼兒園收費監督的主體。加強監督檢查,對於幼兒園收取與入園挂鉤的捐資助學費以及以開辦特色班、興趣班等名義向家長另行收取費用等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辦,切實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三)推進陽光治校,高校辦學行為進一步規範。

    堅持以“陽光治校”為載體,加強對招生錄取、科研經費、學術誠信、財務管理、物資採購、基建項目、校辦企業等七個關口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建立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推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深入推進招生“陽光工程”,維護入學機會公平。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考風考紀監管機制,實施“六公開”、“六不準”、“十禁止”,有效解決考試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完善招生管理體系,清理規範高考加分政策、調減加分項目和分值,強化特殊類型招生和自主選拔錄取管理,規範計劃、投檔、錄取、審核工作。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招生亂收費、非法仲介、違規錄取等問題,2008年以來,查處違規招生案件267件,2012年嚴肅查處了湘潭市考試院招考科科長周文勝洩露、販賣2012年碩士研究生考試試題案件,涉案犯罪嫌疑人已移送司法機關查處。2011年全國高考考場違規發生率降為1.22?酃,為歷史最低。

    2.加強基建工程監管,著力打造放心工程。針對基建工程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開展專項治理。制定《關於嚴禁教育系統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若干規定》、《教育部直屬高校基本建設管理辦法》等文件,督促直屬高校健全並落實基建項目集體決策、審批報批、招標投標、資金支付等制度,加強基建項目審計和日常監管,確保工程優質安全和幹部廉潔。加強監督檢查,對75所直屬高校工程建設工作及500萬元以上的1001個工程項目進行量化考核,發現問題91個,提出建議98條,有效防範了工程風險。

    3.積極推進“陽光采購”,保障資金安全和效益。2003至2010年圖書教材和設備採購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佔教育系統案件的27.3%,發案率居首位。針對突出問題,不斷強化高校物資採購的監管。推動高校嚴格執行政府採購規定,健全和完善高校物資採購管理制度,切實推動物資採購公開透明運作,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採購過程中的腐敗問題。引入競爭機制,對大宗物資統一採購、陽光采購,嚴防商業賄賂問題發生。積極探索建立高校“網上競價”採購管理系統和進口儀器設備、圖書採購聯盟,在30所直屬高校開展試點,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動態監控,降低採購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實現小額物資採購的規範化、集約化、陽光化。

    4.強化學校財務管理,管好用好教育經費。完善高校財務監管體制,修訂中小學和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制度,制定教育系統經濟責任審計、高校總會計師管理、高校財務巡視等制度,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確保財務管理規範高效。健全經費監管機制,成立教育部經費監管事務中心。完成東南大學等6所高校總會計師政府委派工作。強化直屬高校和直屬單位行政一把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內部通報制度。規範教育收費管理,深化治理“小金庫”長效機制建設,對存在問題的高校加強督辦,對當事人進行責任追究。推進財務信息公開。完善國家經費統計公告制度。推進學校定期公佈經費收支及管理情況。

    5.加強科研經費監管,促進科研人員廉潔從業。針對高校科研經費大幅增長、使用管理問題凸顯的新情況,把科研經費監管作為重中之重。制定《關於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政策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通知》,提出科研經費管理工作5年計劃。在5所高校啟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試點,探索科研經費監管有效體制。建立科技、財務、紀檢聯合督查機制,嚴肅查處虛報冒領、貪污挪用科研資金問題,2012年查處了一批高校教授侵佔挪用科研資金案件,已移送司法機關6起。結合高校實際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全國 2409所高校開展了風險防控工作,源頭防治力度明顯加強。

    6.規範校辦企業運營管理,確保國有資産安全增值。近年來,校辦企業不斷壯大,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達3564家,直屬高校資産總額達2200多億元。針對內控機制不健全、國有資産損毀等突出問題,強化對校辦企業的監督管理。研究制定校辦企業運營管理規範、校辦企業領導人廉潔從業規定等制度措施,健全高校國有資産監管體系。推動高校認真履行出資人管理職責,加強對重大經濟行為的監管,依法對投資效益考評,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推動完善校辦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決策機制,理順運行機制,促進企業發展。

    7.大力推進學術誠信建設,樹立求真務實的良好學風。出臺《關於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研究制定《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暫行處理辦法》,不斷規範學術行為。深化機制創新,建立科研人員誠信體系,推動學風建設機構、學術規範制度和不端行為查處機制“三落實、三公開”。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嚴肅查處了一批教師學術造假的案件。把學術誠信作為師德建設和學生德育重要內容,加強學術誠信教育,按照全覆蓋、制度化、重實效的要求,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2011年,接受宣講教育的研究生達85.8萬人次,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學術氛圍,有力推動了良好學風、教風的形成。

    (四)健全長效機制,行風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教育部科學研判形勢,把握行風建設規律,著力在抓源頭、治根本、求鞏固、謀長遠上下功夫,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高行風建設科學化水平。

    1.加強工作制度創新。近年來,圍繞作風建設、幹部管理、隊伍建設、資金項目、招生考試、教育收費、評估評審、科研活動、校企管理等9個方面的行風建設,制定和修訂制度70項,直屬高校建立健全制度3717項,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教育部注重制度合法性和廉潔性評估,及時清理不合法、不合理規章制度,為制度裝上“殺毒軟體”,2011年集中修改廢止了12項規章、400多個文件,從制度層面剷除滋生不正之風的土壤和條件。

    2.強化監督評價機制。圍繞中央惠民政策落實、群眾切身利益的保障,加強績效考評,強化監督,提高了制度執行力,保證了中央政令暢通。堅持“定期體檢、發現問題、排除隱患、科學發展”原則,完成了對75所直屬高校的第一輪巡視和11家直屬單位的巡視,有力促進了被巡視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2010年,對30個省(區、市)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91個,提出整改建議措施96條,推動了教育惠民政策的有效實施。2011年,對75所直屬高校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準則情況進行量化考核。2012年,組成22個檢查組深入中西部國家試點省份,督導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促進惠民政策惠及百姓。

    3.完善督查督辦機制。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教育行風問題,2011年督辦率達100%。加大行風問題通報力度,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典型案件進行通報,2012年上半年公開通報亂辦學、亂收費等違紀違法案件25件,督促推動有關政府部門和單位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治理教育亂收費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建立聯合查處機制,每年深入重點省份實施專項督查。2008年以來,全國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涉案金額達12.2億元,有11873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

    4.建立民主評議機制。2011年,採取評議組評議與群眾民主評議、定性評價與量化考核、入戶調查與網絡調查有機結合的方式,開展全國教育行風評議。組織了5個由國家督學任組長、省級糾風部門和教育部有關司局同志為成員的教育行風評議組,對除西藏外的30個省份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行風建設情況進行現場評議和量化考核。首次借助第三方評議機構開展評議,委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採用現代社會調查方法隨機抽樣,對遍佈全國93個縣(市、區)的14156名群眾進行入戶調查,隨機對4847名群眾進行網絡調查,全面、客觀地了解各地行風建設情況,聽取群眾對教育行風的意見建議。結果顯示,人民群眾對教育行風建設滿意度達72.7%。

    二、紮實推進教育行風民主評議,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教育部委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教育行風情況進行了民意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教育行風總體情況、教育信息公開情況、教育收費管理情況、教育招生和考試情況、師德師風建設情況和維護群眾合法教育權益情況等。

    調查結果顯示:

    (一)超過七成受訪者對所在地區教育行風評價較高,認為近年來教育行風建設進步大,教育行風總體上好于其他行業。

    72.7%的受訪者認為本地區教育行風建設很好或比較好,74.3%的受訪者認為教育行風建設較以往有很大或較大進步,74.6%的受訪者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教育行風很好或比較好;1.8%的受訪者認為本地區教育行風建設不夠好或不好,5.1%的受訪者認為教育行風建設較以往有所退步或明顯退步,4.5%的受訪者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教育行風不夠好或差得多。

    (二)人民群眾對教育行風建設工作滿意度最高的是學校師德師風。

    人民群眾對教育行風建設工作的五大方面,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師德師風81.3%、教育信息公開72.6%、教育收費管理71.9%、維護群眾合法權益70.0%、高校招生管理63.8%(見表1)。

    (三)入戶調查中,七成受訪者表示教育行政部門向社會定期規範公開招生信息、收費政策,公佈諮詢監督電話。

    入戶調查中,69.8%的受訪者表示教育行政部門定期規範公開招生信息,70.9%的受訪者表示教育行政部門定期規範公開收費政策,71.3%的受訪者表示教育行政部門向社會公佈了諮詢監督電話。值得關注的是,22.1%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招生信息公開情況,19.6%的受訪者不了解收費政策公開情況,24.0%的受訪者不了解公佈諮詢監督電話情況。

    (四)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所在地區高校能嚴格執行“六公開”規定,超過八成人大代表等認為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取得成效。

    入戶調查中,73.1%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地區高校招生能嚴格執行“六公開”規定,其中,37.5%認為很嚴格,35.6%認為比較嚴格,僅有1.7%認為不夠嚴格或不嚴格,還有8.6%的受訪者不了解情況;82.0%的人大代表等認為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工作有成效,其中,37.0%認為成效顯著,45%認為有一定成效,僅有3.2%認為未見明顯成效或沒有成效。

    (五)目前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緊緊抓住群眾關注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擇校亂收費”、“中小學強制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等突出問題。

    入戶調查中,家長普遍認為,目前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緊緊抓住了群眾密切關注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擇校亂收費”、“中小學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普通高中違反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和“中小學校組織補課、辦班並收費”等四個方面突出問題。

    入戶調查顯示,部分受訪者認為,除學費外,城鎮家庭教育支出主要用於支付課外培訓班費,農村家庭教育支出主要用於購買教輔材料。

    (六)入戶調查中,七成家長和學生認為教育部門答覆群眾諮詢問題及時,處理群眾反映問題得當。

    入戶調查中,70.3%的家長和學生認為教育部門能及時答覆群眾諮詢問題,僅有1.5%的受訪者表示教育部門對諮詢問題未作答覆,71.1%的家長和學生認為教育部門對群眾反映問題處理得當,僅有1.2%的受訪者表示教育部門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未作處理。

    (七)高校招生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特殊類型招生入選資格考生信息公示監督力度不夠”。

    入戶調查中,有46.6%的受訪者認為高校招生工作沒有突出問題,選擇比例最高的突出問題是“特殊類型招生入選資格考生信息公示監督力度不夠”,達到24.0%;其次是“獨立學院、民辦高校招生不規範”,比例為20.9%;再其次是“體育、藝術專業招生工作不規範”,比例為17.9%。網絡調查中,有30.8%的受訪者認為高校招生工作沒有突出問題,選擇比例最高的突出問題是“特殊類型招生入選資格考生信息公示監督力度不夠”,達到34.3%;其次是“招生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全面、不真實”,比例為25.1%;再其次是“自主選拔錄取工作不規範”,比例為25.0%。

    三、教育行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教育部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作風推進行風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創新中提高,進一步深化了對教育行風建設特點和規律的認識,積累了寶貴經驗,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得到群眾認可和支持。

    (一)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了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

    近年來,教育部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行風建設全過程,落實在行風建設的各個環節和方方面面,保證了行風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始終把教育行風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思考、謀劃,放在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部署、推進,緊扣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緊跟中央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的部署,完善糾風工作內容,突出糾風工作重點,加強行風工作監督檢查。圍繞教育規劃綱要特別是425個教育改革試點項目、校舍安全工程、中央擴大內需教育投資項目、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項目、國家獎助學金政策等實施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和效能評估,及時糾正了政策措施落實過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風和違規問題,引導教育系統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提高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聚精會神促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有力保障了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和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二)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為主題,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營造良好氛圍是教育行風建設的核心內容。近年來,教育部始終堅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行風建設的主題,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行風建設質量的根本標準,把保障學生健康成長作為行風建設的基本功能,紮實推進理想信念和廉潔執教教育。堅持不懈地在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黨性教育,每年會同中組部舉辦中管高校主要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2010年對全系統3995名領導幹部和780名直屬高校校級幹部進行《廉政準則》培訓,培養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在重點部位和關鍵崗位人員中開展廉潔從業教育,組織高校財務、基建、招生等方面人員進行法紀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廉潔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在教師中開展廉潔執教教育,組織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和“每月一星”學習宣傳等活動,完善師德規範,引導激勵教師樹立和弘揚高尚師德;在學生中開展廉潔修身教育,推動廉潔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紮實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2007年起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實現廉政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構築起崇尚廉潔的校園文化,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三)始終堅持以促進公平為主線,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人民群眾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教育部始終堅持把促進公平作為行風建設的主線,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行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努力以行風建設新成效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受教育的權利。從群眾最關心問題抓起,堅持“治”、“理”結合,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充分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強監督、嚴肅懲處,對影響公平、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依紀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凈化了行業風氣和幹部隊伍。加強規範化管理,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高校招生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體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完善高校招生計劃安排向中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的政策,最大限度減少損害教育公平的問題發生,取得顯著成效。

    (四)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促進了教育系統和諧穩定。

    當前教育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解決問題的難度增大,有大量複雜的課題需要去研究、破解。教育部充分發揮行風建設及時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改善行業風氣、化解行業矛盾、促進和諧穩定的重要作用,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積極研究新情況、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辦法,不斷推進教育行風建設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著力解決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不正之風問題。注重行風建設前瞻性問題研究,建立百所高校反腐倡廉調研聯盟,組織81個高校廉政研究機構,瞄準行風建設重大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課題攻關,取得一批指導行風建設的研究成果,推動了教育行風熱點、難點問題的不斷解決。創新監督方式,完善公開制度,加強動態預警和監測,建立和完善了信訪舉報、投訴處理、行風評議等機制,協調利益、化解矛盾,防止權力濫用,維護了教育系統和諧穩定。教育系統連續20多年保持穩定,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不斷深化教育行風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教育系統行風建設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特別是人民群眾密切關心的突出問題。行風建設發展不平衡,個別地區和領域的不正之風仍然突出,群眾反映強烈;一些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尚未得到根治,亂招生、亂辦班、亂收費等問題,屢禁不止、糾而復生。教育行風問題産生根源複雜,既有利益驅動的因素,又有體制機制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教育部充分認識到教育行風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有力的舉措繼續紮實推進行風建設。

    1.進一步完善行風建設責任制。研究制定教育行風建設實施意見,加強政策指導和工作推動。研究制定教育行風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和責任追究辦法,健全科學合理的責任目標體系,完善責任追究和行政問責機制,把行風建設責任層層落實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把履行責任制情況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形成環環相扣、層層銜接的行風建設責任鏈條,確保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任務落到實處。

    2.繼續強化專項治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和全國糾風工作會議精神,嚴肅查處擠佔、截留、挪用和騙取中職助學金、免學費補助資金和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資金的違紀違法行為;堅決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深入推進中小學教輔材料散濫治理工作;全面完成中小學改制學校的清理規範工作;切實加強對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監管;啟動中小學有償補課專項治理;強化對高校自主招生和特殊類型招生的制度規範;有效治理以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為名的高收費和超計劃招生、考研輔導班等方面的亂收費;加強對高校聯合仲介機構亂辦班的整治。

    3.進一步完善教育行風建設長效機制。完善行風評議工作機制,在總結行風評議工作基礎上,創新評議方式,拓展評議範圍,豐富評議內容,加強評議結果運用;完善群眾訴求暢通機制,整合現有資源,搭建投訴舉報公共平臺,方便群眾監督;完善行風問題督查督辦機制,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完善信訪舉報反饋機制,加強教育行風問題信訪舉報情況的匯總分析,督促推動信訪反映問題的及時解決;完善行風問題通報機制,加大對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開展教育行風建設系列宣傳活動,結合工作重點,堅持重大專題集中宣傳、重要典型深入宣傳、惠民利民政策廣泛宣傳,努力營造抓行風、促發展的工作氛圍。

    4.加強前瞻性研究,積極應對行風建設新情況新問題。教育行風建設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廣泛關注,人民群眾強烈期盼。隨著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不斷深化,行風建設不斷深入,新情況新問題將不斷出現,工作任務更加複雜艱巨。加強調查研究,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遠的眼光、更實的態度明確行風建設的宏觀思路、目標任務和方法措施,順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強整體規劃,增強行風建設的系統性,使專項治理的時間表、路線圖更加明晰細化,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層級監督。強化前瞻意識,及時發現、掌握行風建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構建行風問題防控機制,努力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相關鏈結
· 教育部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行風建設座談會
· 十七大以來教育行風建設成果綜述:不斷提升滿意度
· 邵琪偉出席全國旅遊紀檢監察暨行風建設工作會議
· 質檢系統召開行風建設及食品安全監管動員培訓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