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深入南寧市馬山、上林兩縣,圍繞産業化扶貧、生態治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考察調研。他強調,要結合本地發展實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全區“五位一體”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奮力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馬山縣三樂村百香果種植示範基地是自治區“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工程之一,種植規模達3000多畝。該示範項目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和“異地産業扶貧”方式,主要通過扶貧龍頭企業讓利分紅帶動發展,由貧困戶以財政扶貧資金3000元/戶入股成立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與扶貧龍頭企業合作,對項目進行統一連片開發,解決了扶貧過程中土地、資金、技術缺乏等問題。
11月23日下午,馬飚來到這裡詳細了解了基地的種植方式、發展水平及貧困群眾受益等情況,並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果園。馬飚稱讚該基地在助推三樂村及周邊貧困村農戶脫貧致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他指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大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扶持力度,支持這些地區加快改革開放、增強發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要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産品綜合效益,提高農民收入。
弄拉屯位於馬山縣古零鎮的大石山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石山區。當地群眾早在50多年前就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後果,並開始封山育林,保護植被,使原有的灌叢、荒山恢復成繁茂的森林,逐漸形成了立體生態發展模式,還建立了弄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被稱為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馬飚充分肯定了弄拉石漠化治理的成果。他強調,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既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弄拉自然保護區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充分挖掘優勢資源,積極樹立“大景區”理念,把石漠化治理與旅遊産業、生態産業、文化産業結合起來,努力做好生態旅遊發展,構建“生態保護、旅遊發展、百姓得利”的和諧局面。
上林縣巷賢鎮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開展林下養殖、種植等複合型生産經營,探索出一條農、林、牧業協調發展的“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生産模式。11月24日上午,馬飚來到巷賢鎮光全村六三莊,實地考察了林下禽畜養殖項目。得知六三莊成立了養雞專業合作社,農戶通過發展林下規模養雞年平均純收入達8-10萬元,馬飚十分高興。他強調,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是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一條重要途徑,上林縣要充分利用山地多、林地多的地理條件,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突出特色,推動林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調研過程中,馬飚強調,要結合本地發展實際,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全區“五位一體”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不斷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著力增加農民收入,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各地各部門要以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契機,把全區幹部群眾的力量凝聚到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而奮鬥。
馬飚此行還考察了馬山縣民俗文化展示館、上林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上林縣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
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陳武,自治區政府秘書長王躍飛等一同調研。(記者 董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