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元旦小長假剛過,主題為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國土資源部黨組2013年第一次會議就召開了。
在北京30年來最寒冷的冬季裏,這次會議卻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在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的主持下,黨組成員們認真研究討論了《關於進一步改進部、局級幹部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若干規定》。
開局的會議,為全年工作定下了基調。
在這次會議上,國土資源部再次明確:部級幹部、直屬機關局級幹部要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注重調研實效、堅持基層聯絡點制度、堅持輕車簡從、加強統籌安排;要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會議計劃管理、控制會議規模和時間、簡化會議活動安排;要精簡公文簡報,堅持發文年度計劃管理制度,提高公文簡報的質量和時效性……
《若干規定》是國土資源部黨組按照《中共中央印發〈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的通知》和《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實施細則》要求,結合部門實際制定的。
這是國土資源部對中央改變作風“八項規定”的積極響應,而從某種程度上,這更是一種傳承。因為一直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作風建設常抓不懈,在國土資源部機關已成常態。
良好作風的建設,有如春雨潤物,無聲卻有力地傳遞著正能量,讓一切在靜悄悄中改變……
從來都是“重頭戲”
2007年以來,在推進“雙保工程”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國土資源部一直致力於推進工作作風轉變
在國土資源部的工作安排中,作風建設一直都是“重頭戲”。尤其是2007年以來,在保障發展、保護資源“雙保工程”以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國土資源部不斷推進工作作風的轉變,以此確保自身的執行力不斷提升。
2007年7月20日下午,國土資源部召開全體機關幹部大會,徐紹史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做好國土資源工作時,就提出要狠抓作風建設的要求。他説:“要杜絕拖拉、疲沓的作風,振奮精神,努力工作,不當庸官、懶官、太平官。”
在這之後,作風建設持續推進,不斷被賦予新含義。其背後,更是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之後,2009年被稱為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這一年,國土資源部任務之重、壓力之大,前所未有;中央領導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之高,更是史無前例。
重壓之下,國土資源部上下一心,迎難而上,頂住了壓力,並轉危為機,打了一場漂亮仗。
“這不可能是巧合,作風建設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一位部領導這樣説,“關鍵時刻,要有一支想幹事、能幹事的隊伍,要有一種勇於改進、銳意創新的精神,要具備雷厲風行、昂揚奮進的工作作風,要能夠營造一種講團結、善共事的氛圍。”
正是基於這樣的深刻認識,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成果的基礎上,2009年,國土資源部將作風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這一年的5月下旬到12月底,根據《關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進作風增強執行力的決定》和部2009年重點工作佈局安排,一場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進作風、增強執行力”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活動,在部黨組和部機關各司局、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所屬在京單位、部其他直屬單位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前所未有的高度,表現在這次活動成為當年與“雙保行動”和“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齊頭並進的三大戰役之一,還表現在部黨組敢於“拿自己開刀”。
部黨組民主生活會本來每年一次,在2009年變成了兩次。多出的那一次,就是11月6日的作風建設專題民主生活會,是部黨組的“自選動作”。
部黨組還以身作則,把自己當成作風建設監督評議的“靶子”。
在開展作風建設活動過程中,部機關各司局、各土地督察局幹部和直屬單位的班子成員等,都收到了一份調查問卷,評議的對象,就是部黨組。
問卷選項包括“主動謀劃”、“工作辦法”、“協調聯動”、“落實能力”、“民主決策”、“幹部選拔”、“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廉政勤政”、“關心群眾”、“機關作風建設”10個方面,分“好”、“較好”、“一般”、“較弱”、“弱”5個檔次,目的是全面了解廣大黨員、幹部對部黨組作風建設情況的評價。
部領導的以身作則,還表現在帶頭下基層調研上。在2010年出臺的《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和改進重大問題調研工作的意見》中,要求部級幹部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推動問題解決和政策儲備。
實際上,早在2008年出臺的《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關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進作風增強執行力的決定》中,就規定部級幹部每年至少到基層調研1個月,撰寫一篇調研報告,直接推動一項政策出臺;局級幹部每年至少調研2個月,撰寫2篇調研報告,提出2條可操作的合理化政策建議。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部黨組成員深入基層調研共計49人次,調研時間200多天,撰寫調研報告20多篇。
高潮過後,作風建設並沒有進入低谷,反而成為常態化的工作。
作風建設常態化
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日常性工作,常抓常新,做到年年有重點,年年有創新,年年出實效
前兩年,丁前從重慶市到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挂職。在不長的時間裏,他卻實實在在看到了機關工作作風的真實面貌。
談起這些,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那次去南方某省實地核查掛牌督辦案件。“一下飛機就到現場,晚上看資料,第二天就回北京,一刻不得清閒。以前以為部機關幹部不與群眾打交道,工作應該很輕鬆,現在才發現,這麼累、這麼難!”
事實上,得益於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這種勤勉務實的工作態度早已融入國土資源部廣大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之中。
2010年,國土資源部黨組發佈《關於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的意見》,提出從鞏固和拓展作風建設成果、繼續貫徹落實“三個文件”(《部黨組關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進作風增強執行力的決定》、《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落實部黨組作風建設整改意見具體措施〉的通知》)、完善作風評議制度三大方面,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
“所謂作風建設常態化,就是要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日常性工作,常抓常新,做到年年有重點,年年有創新,年年出實效。”2010年,在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工作座談會上,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世元講得很明確。
其實,在此前的幾年中,國土資源部每年都圍繞一個主題,紮實開展工作,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如今,無論是部整體開展的作風建設,還是各司局在部門開展的工作,作風建設都融入日常工作中,無處不在,成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常態。
在這次座談會上,王世元指出:“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切實在作風建設常態化工作中走在前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深造環境,與幹部的發展進步結合;要創造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調動幹部的積極性,自覺以身作則;要創造良好的人文關懷環境,掌握思想、生活情況,積極解決實際困難。”
《意見》還提出了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的措施:一要主動謀劃,理清工作思路。開展問策諮詢,依據職能,採取多種方式問需于基層、問計于基層;堅持務虛研討制度,邀請有關專家和基層同志參加,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考慮問題,研究確立工作思路。二要勤於調研,適應形勢變化。三要完善制度,推進規範管理。四要嚴格把關,提高公文質量。五要兼顧左右,做到“內外聯動、和諧互動”。六要狠抓落實,強化執行意識,落實執行責任,加強執行管理,切實增強執行能力。
切實的措施很快取得了實效,這從第二年會風的改變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工作任務不斷加重、工作事項持續增多的情況下,2011年上半年,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部長辦公會議及部專題會議,實現了會議次數未增多、會議用時未增長、會議紀要質量效率更提升、會議議定事項督辦落實更強化的會風改進目標。
據部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切實改進會風,部辦公廳有針對性地採取了細化措施。一是加強議題統籌,儘早下發通知。每月、每週及時梳理匯總需上會研究或審議的題目,盡可能超前計劃。二是儘量合併開會,節約會議時間。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部長辦公會議合開11次,佔用11個半天。三是控制參會人數,減少候會時間。四是推行網上辦會,提高運轉效率。會議管理系統的運行,實現了會議通知和報名網上運轉,會議紀要網上公開或運轉。五是堅持無會周制度。每月第三周確定為無會周,期間不安排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和部長辦公會議。
2011年上半年,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部長辦公會議共召開41次,審議或研究議題119個,同比持平。召開專題會議54次,研究專項議題54個,同比下降31%,減輕了其他三類會議的壓力。
此外,在會議用時得到控制、參會人員得以規範的前提下,會議紀要質量效率也進一步提升——會議紀要基本做到會後1個工作日從部長辦報出,3個工作日部長簽發;會議議定事項督辦落實和新聞宣傳得到加強——會後及時編制報批會議督辦事項單,會議議定事項督辦力度進一步加大。在宣傳方面,每次會議原則選取1個重要議題予以重點報道,及時向社會公佈重大動向。
眼睛往下看 身子往下沉
走基層,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最終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成為作風建設的重要一環
“源頭活水在基層,要特別關注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是否符合基層實際,需要做哪些改進完善,努力克服國家機關制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機關化、城市化的現象。”談起作風建設,徐紹史部長經常這樣説。
正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國土資源部作風建設一直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走基層,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最終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成為作風建設的重要一環。
向群眾學習的方式之一,是開展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工作,一直被部黨組高度重視。從2010年開始,每到全國兩會,國土資源部都要開展百人大調研活動。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裏,由部機關、國家土地督察機構、部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率領的31路人馬,日夜奔波在神州大地上,對接國土資源部新年新打算和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年新需求,及時了解在上面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總結基層經驗,發現問題和矛盾,向群眾問計問策,消化、轉化、深化、顯化調研成果。
三年來,每到春回大地的時刻,調研組都在全國各地撒播和集納著來自春天的消息。
如今,參加過百人大調研活動的人數已近700人,足跡遍及全國400個市縣。通過調研,已總結、發掘了一批鮮活、有創造力的管理經驗,掌握了基層的大量情況。如:江蘇省金壇市直溪鎮的“農民耕地保護協會”;江西省政府批准成立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並安排專項資金建設應急指揮平臺;重慶、甘肅、廣西等地將地質災害防治與農村土地整治、房地産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試點相結合等。
據此,部機關推出了一批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改進完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鍛鍊了隊伍,密切了機關與基層的聯絡。
向群眾學習的方式之二,是開展“三進四同、兩送一改”活動。
2011年至今,國土資源部將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作為推進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借助“創先爭優”平臺,結合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三進四同、兩送一改”活動,即分期分批組織基層工作經歷不滿兩年的機關幹部,進國土所、進地質隊、進礦山,與基層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學習鍛鍊,送政策、送服務,改工作作風,時間不短于一個月。
讓廣大幹部職工有足夠時間了解基層情況,總結基層經驗,發現基層問題,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問計問策,更好地推動工作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體現部機關走在前、作表率的作風和形象。
“深入基層,千辛萬苦皆體會;細問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説起下基層的感受,自稱是從家門、校門直接進機關門的“三門幹部”,國土資源部財務司年輕幹部李兆宜深有感觸。
2011年秋,李兆宜同國土資源部29名機關幹部一起,參加了部機關組織的 “三進四同、兩送一改”基層學習鍛鍊活動。一個月的鍛鍊結束後,他思考良多:“基層之行,讓我堅信:只有把感情貼近基層,我們的精神才能永不衰竭;只有深入基層,我們的工作才能知民情、順民意、得民心。”
除此之外,國土資源部利用一切機會,為工作人員創造下基層學習鍛鍊的機會。
例如,作為烏蒙山片區扶貧工作的聯絡部委,國土資源部主動與該片區川滇黔三省聯絡,以“聯創齊爭”為平臺,統籌謀劃機關幹部下基層學習鍛鍊、幹部挂職和扶貧攻堅三方面工作,引導機關幹部在下基層學習鍛鍊和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中創先進、爭優秀,增強了服務基層的能力,強化了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加深了黨群幹群的血肉聯絡,錘煉了紮根基層、調查研究、服務基層的良好作風。
如今,國土資源部機關幹部下基層學習鍛鍊,已經成為常態化工作。例如,每年安排新錄用公務員到中西部地區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鍛鍊,安排處級以上幹部輪流到部信訪接待室接待來信來訪;組織機關幹部深入基層開展“三進四同、兩送一改”學習鍛鍊活動。
一系列調研鍛鍊活動,促進了機關幹部作風的轉變。
健全制度 鞏固成果
建立一整套相對穩定的規範性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約束
作風建設絕不僅僅是一陣滋潤人心的“暖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項長期工程、長遠追求。“因此,必須建立一整套相對穩定的規範性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約束,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機關作風建設的常態化。”一位部領導這樣説。
為此,國土資源部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鞏固機關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果。
2008年,圍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出臺了《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關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進作風增強執行力的決定》。
2009年,圍繞深入開展作風建設活動,出臺了《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部辦公廳印發了《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落實部黨組作風建設整改意見具體措施的通知》。
2010年,在系統梳理總結近年來機關作風建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關於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的意見》,進一步深化了作風建設,將其與“雙保工程”、鞏固擴大“大討論”成果等工作並列,作為部積極應對形勢變化、保發展、調結構和促轉變的三大平臺之一,通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推進部中心工作的貫徹落實。
2011年,針對上年度省市、縣、鄉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部機關作風評議時提出的突出問題,部黨組提出了“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破解兩難”的明確要求,開展了“兩評議一交流”活動,即“借助年度考核工作,請基層對部的調研作風進行評議;借助政策後評估辦法,請專門班子對年度調研成果進行評估;借助學習讀書活動,請調研工作中有經驗的同志交流方法”。
2012年,出臺《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的意見》。
這一系列文件,涵蓋改進調研工作、精簡會議活動和文件簡報、厲行勤儉節約等多個方面,收效明顯。
在精簡會議方面,要求嚴格實行計劃管理、加強會議組織管理、創新會議活動舉辦方式、規範四類會議服務管理,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要求彙報一般不超過10分鐘,發言不超過3分鐘,而且充分發揮現代化手段,儘量採用電視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等方式舉辦各類會議活動,各類公務接待一律在部機關安排。
一位知情人曾向記者透露,有一次部機關打算在外面開一個培訓會,對方提供的預算是76萬元,後來降到48萬元,部領導還是覺得成本太高,最終決定培訓會還是在部機關開,節約了開支。
數字恐怕最能説明問題:機關會議數量由2008年的87個,減少到2011年的61個,減少了30%;部黨組會議數量由2008年的55個,減少到2012年的34個,減少了38%;部務會議數量由2008年的15個,減少到2012年的4個,減少了73%;部長辦公會由2008年的41個,減少到2012年的30個,減少了27%。
在精簡文件簡報方面,實行公文計劃管理、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開展簡報集中清理、規範文件簡報運轉程序、提高文件簡報的時效性。
還是來看一組數字:制發的文件數量由2008年的537件減少到2011年的341件,減少36.5%;2012年進一步減少到294件,比2011年減少了13.8%。規範性文件的數量,由2011年的99件,減少到2012年的40件,減少近60%。簡報數量大幅降低,由2008年的114種,減少到目前的35種,減少了70%。部領導退文件次由2010年的30次,減少到2011年的25件次,2012年進一步減少到19件次。
此外,這一系列有關作風建設的文件,還在部領導出訪活動方面進行了規範。例如,嚴格實行部級領導出訪管理制度;嚴格實行出訪計劃管理,年初制定外事出訪計劃,明確團組名稱、出訪內容、地點、時間、人數及經費等;加強出訪紀律教育,要求出訪領導幹部加強政策學習,在對外交往中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和保密意識,杜絕發生有損我國國家利益和國際形象的行為。
積累破解“兩難”的正能量
國土資源管理新機制、新格局逐步建立,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出臺,“兩難”局面不再是鐵板一塊
對一個國家來説,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對一個部委來説,持續不斷地加強作風建設,精簡了穿靴戴帽、疊床架屋的程序,隊伍工作作風更加紮實。
紮實的作風,自上而下。記者曾多次跟隨徐紹史部長下基層調研,他那種腳踏實地的作風,讓人印象深刻。去年9月,徐紹史部長到內蒙古自治區調研,3天行程4000多公里,宵衣旰食,連年輕的記者都跟不上他的節奏。
正是緣于這種實幹勁頭,國土資源管理新機制、新格局得以逐步構建,許多有針對性的措施紛紛出臺,“兩難”局面不再是鐵板一塊。
近年來,國土資源部部署開展了“雙保”行動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部省合作為平臺,建立了基層聯絡點制度和觀測點制度,主動強化與各級地方政府的溝通聯絡;積極參與地質災害防治、抗旱找水打井、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等急難險重任務;敢於碰硬,嚴肅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嚴格落實問責制度,有效維護了資源管理秩序。
具體來説,在耕地保護方面,自2009年,全國耕地保有量連續3年保持在18.24億畝以上,這表明國家“十二五”期末18.18億畝耕地保有量目標得到有效保障;在建設用地使用方面,形成了“1+8”的組合政策,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用地。
在礦産資源保障方面,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進展順利,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望實現通過資源的有序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監督執法、保護資源、規範秩序方面,土地督察工作成效顯著,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實現全覆蓋,耕地保護不斷加強,礦産資源開發秩序不斷規範。
在維護權益、保障民生方面,徵地、房地産調控、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有效地克服了“兩張皮”和“一般化”現象。
作風建設的持續推進,直接推動了國土資源隊伍從“三不”向“三勇”的轉變,即從“安於現狀不想改革、畏首畏尾不敢改革、視野狹窄不會改革”的狀況,向“勇於革思想的命,勇於削手中的權,勇於去部門的利”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國土資源管理逐步實現了從單純的數量管理向數量、質量、生態並重管理轉變,從單純的資源管理向資源、資産、資本三位一體綜合管理轉變,從單純滿足需求轉向供給和需求雙向調節的差別化管理轉變,進而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從單純依賴資源消耗拉動走向依靠節約集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拉動。國土資源管理職能逐步從微觀走向宏觀、從重審批走向重監管、從項目安排走向制度設計。
作風建設的成果,還直接表現在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上。
一位地方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地方同志“跑部”進京的現象明顯減少了,部機關相關司局的工作人員反而會主動給地方同志打電話,催其抓緊辦理相關用地報件,“這樣的速度和效率,對地方幫助太大了。”
上行下效。部機關紮實的工作作風,也帶動了地方國土資源部門為民服務效率的提高。
發生在湖南的一個場景,至今還深深印在記者的腦子裏。
“這是回執單。”2012年5月15日中午,一名名叫尹利平的中年男子將半張A4紙大小的公函遞給窗口的工作人員。半個月前,他申請辦理二手房轉讓手續,預計辦證時間需要20天。距離預計截止日期還有5天的時候,他意外地接到“土地登記發證中心”的手機短信,告訴他證已經辦好了。復完回執單,尹利平微笑著離開了湖南省株洲市國土資源局。
這種辦事效率的提升,並非個例。據記者了解,很多地方的國土資源部門,都開展了提高服務效能的大競技,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實幹興邦,始自作風;破解“兩難”,依靠實幹。正如徐紹史部長所説:“把權力和責任真正放下去,把服務和監管切實抓起來。真正使我們的管理職能從微觀走向宏觀,從重審批走向重監管,從項目安排走向制度設計。變‘大家圍著我們轉’為‘我們圍著大家轉’,不與市場爭權,不與企業爭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