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貴州省圍繞構建“六大體系”著力打造重點發展平臺,重點推進“5個100工程”建設,其中包括打造100個旅遊景區,目前旅遊景區工程已正式啟動。今年將完成100個旅遊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並完成相關前期工作,50個以上旅遊景區開工建設,確保年底帶動全省接待旅遊總人數達到2.7億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實現2200億元以上,旅遊業增加值達到640億元左右。
如何讓100個旅遊景區在構建特色産業體系、打造發展平臺的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當前和未來五年全省旅遊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旅遊發展頂層設計繪就了貴州省大旅遊發展藍圖,今年省委省政府推動重點發展平臺建設,打造100個旅遊景區,旅遊業找到了最強有力的載體和抓手。”面對貴州旅遊業新一輪發展所迎來的重要機遇,省旅遊局局長傅迎春信心滿懷。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做新做實現代服務業”的目標,省旅遊局著手以《貴州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産業發展規劃》為引領,堅持有序推進、滾動發展。在加快推進國內一流旅遊目的地建設中,做到定路線圖、定工作量、定時間表、定責任人,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讓遊客坐下來、住下來、靜下來,力求打造出一批符合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遺産性項目。
借重點平臺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結合《貴州省生態文化旅遊創新區産業發展規劃》,省旅遊局已從各地上報的185個景區中遴選出100個旅遊景區,景區範圍6391平方公里,5年建設項目面積12130萬平方米。按建設內容和項目性質,分為重點提升類、重點旅遊文化綜合體類、重點特色旅遊村鎮類和重點主題旅遊文化類共4大類。到2017年,將100個旅遊景區打造成為産業特色突出、示範效應明顯、基礎設施完備、配套服務齊全、綜合效益顯著的精品旅遊景區,其中進入全國一流旅遊景區力爭達到20%,國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80%。通過100個旅遊景區引領全省旅遊産業轉型升級,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確保達到4.48億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實現4500億元。
打造20個重點景區形成示範
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負責、融合推動、創意為重”的原則,今年,貴州省將完成20個旅遊綜合體和示範性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並批准實施,啟動黃果樹—龍宮度假旅遊綜合體、遵義紅色旅遊綜合體、梵凈山度假旅遊景區、百里杜鵑旅遊景區、赤水旅遊景區、荔波樟江旅遊景區、萬峰林—萬峰湖生態旅遊綜合體、西江千戶苗寨鄉村旅遊綜合體、多彩貴州城文化創新旅遊綜合體、中鐵國際戶外休閒旅遊綜合體、茅臺旅遊綜合體、鎮遠古城文化旅遊區、金陽中鐵十二灘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綜合體、白雲老齡休閒度假養生旅遊綜合體、天河潭旅遊文化綜合體、織金洞旅遊景區、樂灣國際溫泉文化創意旅遊綜合體、黎平肇興侗族文化旅遊景區、臺江施洞原生態苗族文化旅遊綜合體、丹寨石橋古法造紙文化旅遊景區等20個旅遊綜合體和示範性景區建設,這批精品旅遊景區建成後,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增長25%以上。
完成投資130億元以上,新建或改造景區旅遊公路41.5公里,建成景區步道23公里、遊客服務中心7個、停車場4個、旅遊廁所6座。建成多彩貴州城展示中心、白雲老齡休閒度假健康生態城溫泉風情小鎮和配套設施一期工程、樂灣國際溫泉文化創意旅遊綜合體戶外體育旅遊運動基地及接待設施。今年年底前,完成其他旅遊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修編工作。
傅迎春説,100個旅遊景區建設在創意策劃、規劃設計、品牌打造上要舍得投入,通過高水平創意設計,全新打造一批旅遊綜合體、主題類旅遊産品,要突破一般化的傳統思維局限,按照符合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的要求,用創意旅遊理念引領項目建設全過程,力求謀劃一批有恒久影響力的遺産性項目,為後人留下一筆文化財富。
強化旅遊項目招商引資
完成100個旅遊景區招商項目庫建設,印製旅遊招商項目書,對符合條件的旅遊景區項目納入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庫管理。
召開金融機構支持100個旅遊景區座談會,建立100個旅遊景區金融服務體系,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支持。
利用“第三屆酒博會暨投洽會”、“泛珠合作論壇”、“香港活動周”和“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等,建立“長三角”、“泛珠三角”和“環渤海”旅遊招商平臺。
加強與8個對口幫扶城市的溝通,引進一批有實力的大型投資商和管理集團。
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重點開發民族文化旅遊演藝項目,舉辦民族體育賽事活動,建立景區風情演出、大眾娛樂演出、小劇場演出等多層次、多種類民族民間演出産品體系。
建成多彩貴州城文化創意産業基地,苗王城民俗文化表演場建設竣工並接待遊客。開工建設凱里民族風情園旅遊休閒區、民族文化觀賞區、民族歌舞和體育競技表演區。
打造西江千戶苗寨、仡佬古寨等民族特色旅遊品牌,完善休閒度假功能和旅遊服務功能,完成務川仡佬族文化旅遊區古寨民居和手工作坊修復、修繕。
通過實施品牌塑造計劃,培育“貴州侗族大歌”、“多彩貴州風”、“神秘夜郎”、“依依山水情”、“八音坐唱”、“萬人侗族大歌”、“萬人反排木鼓”等文化旅遊品牌和一批集休閒度假、旅遊功能于一體的博物館和藝術館。
完善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重點推進旅遊主要交通道路沿線綠化及景觀建設,開工建設黃龍湖環湖旅遊公路、霸陵橋至滴水潭環線旅遊公路、百里杜鵑花海文化城旅遊公路,建設清龍河鄉村旅遊區、“泉城五韻”旅遊綠道等一批生態路、景觀路、文化路;
加快景區旅遊基礎配套建設,如息烽露營度假基地餐飲及主題客棧,凱里民族風情園民族餐飲聚集區、五榕山公園特色餐飲一條街及佛教文化中心,馬嶺河—萬峰林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民族文化館及鄉村酒吧,以及景區酒店、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標識等配套設施建設;
加強旅遊景區旅遊商品生産基地和旅遊購物中心建設。開工建設黃果樹旅遊商品園區、息烽露營度假基地購物中心、榕江縣茅人河旅遊區旅遊商品一條街、貴州高原千島湖休閒度假園區;積極挖掘和開發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服飾、工藝品、樂器、食品以及花卉、盆景、奇石等旅遊商品。
加大旅遊宣傳營銷力度
創新旅遊景區市場宣傳促銷工作手段,抓好重點客源市場促銷,針對長三角、泛珠三角、環渤海及其周邊主體市場,多渠道開展宣傳促銷。
利用品牌活動搭建促銷平臺,以“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第三屆酒博會暨投洽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等活動為重點,開展有創意、有影響的旅遊景區文化品牌宣傳,提高旅遊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
加強景區綜合管理和功能建設
召開全省旅遊景區現場大會,通過現場參觀、典型發言、經驗交流,推進100個旅遊景區建設工作。抓好行業質量監管,實現質量監管全覆蓋,杜絕安全事故和欺客、宰客現象發生。加快構建全省統一、規範的旅遊景區信息技術平臺,加強旅遊景區交通、安全監控信息設施建設,啟動黃果樹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整合部門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大力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建立100個旅遊景區建設跟蹤,定期對景區建設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完善景區人才工作機制,強化從業人員培訓,通過項目建設引進人才。(蔣興勇 記者 金艾)